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只要是做生意就有可能有盈有损,但是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盈利和亏损差出了8、9亿元人民币的事情,但是就在前天,上市公司獐子岛正常披露的三季度报告中,就出现了这戏剧化的情况。
獐子岛公司发布的公告里显示,因为北黄海遭遇异常
的冷水团,公司105.64万亩海洋牧场遭遇灭顶之灾。也正因此,公司前三季的业绩“大变脸”,由上半年的盈利近五千万,变为亏损近八个亿。这冷水团足够“冷”。在科技逐渐发达的今天,即使农民养殖也不会纯粹的看天收,而是有各种新科技,来提前防御和解决重大农产品风险。但是,作为一家大型的上市公司,獐子岛为什么会遇到这种骇人听闻的情况?难道之前没有一点准备吗?昨天,獐子岛集团在大连举行灾情说明会,突然的巨额亏损背后,究竟是天灾,还是人祸?
“獐子岛现黑天鹅事件”,成了昨天国内财经新闻的头条。当然,这里的“黑天鹅”绝不是平常所说的珍贵野禽,恰恰相反,它是资本市场上人们唯恐避之不及的“乌鸦”意指非常难以预测,且不寻常的事件,通常会引起市场连锁负面反应甚至颠覆。那么,獐子岛是怎么和黑天鹅扯上关系的呢?昨天的发布会上,中科院海洋所所长助理刘鹰表示,科研结果显示,北黄海冷水团,是联系獐子岛与黑天鹅的关键词:
刘鹰:2014年1到8月份的水位波动幅度高于历年平均水平,水温日变幅加大,受北黄海冷水团和辽南沿岸流锋面影响,獐子岛西部底播海域的底层水温在6到8月下旬波动很大,水温日变化频繁且幅度较大将对虾夷扇贝生长、存活产生较大影响。较低的水温也影响贝类饵料生物的生长,特别是对深水区域的饵料生物负面影响更大,易造成虾夷扇贝的基础摄食率不足,生长趋慢和营养积累不足。
前天晚些时候发布的獐子岛集团三季度报告中认为,北黄海遭遇异常的冷水团,是公司105.64万亩海洋牧场遭遇灭顶之灾。獐子岛集团海洋牧场业务群执行总裁梁峻:
梁峻:根据我们秋季存量抽测的结果,以及会计师复查的结果,最终确认我们现在2011年的受灾面积76万亩,2012年受灾面积接近30万亩,并且我们参照中科院海洋所北黄海观测平台的数据,以及专家的意见,确定了我们的受灾的面积以及受灾的原因。
獐子岛集团董事长吴厚刚说,天灾,是造成重大损失的最主要原因:
吴厚刚:这次的灾害就是天灾冷水团,但是整个系统的海洋牧场运行质量,内控制度,可能需要我们公司还要反思,要加强。
无论天灾,还是人祸,10月13号至今,獐子岛停牌,股价停在了15.46元。前天三季度报告披露之后,獐子岛“绝收了”、“报废了”的传言,就不绝于耳。那么獐子岛集团如回应?
对于这些说法,集团董事会秘书孙福君表示,没那么严重:
孙福君:主要是针对2014年收获的部分海域的影响,我们存量调查显示,我们2015年将有一个稳定的供应能力,2016年的海域基本没有受影响,总体还处在一个安全的界限内。
而对于投资者所担心的,由于公司业绩巨额亏损,而造成投资者收益下降,甚至血本无归,孙福君坦承,短期内,这种担心总会存在:
孙福君:这个事件出来之后,负面的东西肯定有,造成损失了,但从我们公司来说,对这种风险未来的分析、研判和防范,我们想会有一个系统的能力提升。
然而,各大论坛里,广大投资者却未必买账。一些投资者质疑,獐子岛在处理这起事件中,有迟延披露关键信息的嫌疑,甚至将此次事件,与“蓝田退市事件”联系起来。海洋牧场业务群执行总裁梁峻,在发布会上对此作出回应:
梁峻:整个在我们存量抽测的过程中,我们是在10月份来进行的,发现了出现了异常之后,第一时间由海洋生物技术研发部举报给海洋生物研发中心,第一时间通知了总裁,召集了董秘和财务总监一起开了一个内部会议,第一时间作出停牌的决定,所以这是一个偶然的、和往年我们所掌握的规律相违背的事情。
开源证券首席分析师杨海表示,从獐子岛集团的公告上看,这次亏损应该属于正常范围之内。杨海认为,在没有充分的证据之前,将獐子岛与“蓝田事件”相关联,对獐子岛是不公平的:
杨海:獐子岛在市场上整体已经运行很多年了,而且它有自己的专卖店在全国落地,从实业的角度来讲,它应该不是一个空心化的公司,但是养殖业的风险确实很难去防范,因为中国目前整个的农业行业面临缺陷,产量不高,推广面积有限,而且抗风险能力很低。这也就是说,我们的上市公司在农业保险这一块也应该重视。
獐子岛集团在通报中表示,獐子岛还是头一回碰到这种大规模减产的事件,如何改进并保障投资者的收益,集团也在探索努力。尽管全景网发布的獐子岛集团公告显示,11月3号公司股票继续停牌,何时复牌待定,但集团董事长吴厚刚对未来依然表现得很有信心:
吴厚刚:这次灾情发生之后,我们对海中的扇贝存量及生长状况又进行了认真的抽测和分析。我们的判断是,保证2015年每天80吨的稳产应该是不成问题,2016年应收获的,目前存活和长势都很好。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