獐子岛(002069.SZ)“扇贝门”事件不断发酵,公司8亿存货“一夜消失”引发市场各方的高度关注,其说法也不断受到外界的质疑。
第一财经专题报道组成员近日登临獐子岛,尝试着从现场挖掘有价值的线索。在獐子岛捕捞队的靠岸码头,有多位身着公司捕捞队统一服装的船
员向记者透露,獐子岛公司对外宣称的所谓遭遇“冷水团”海域,当时公司2009年~2011年间底播苗种时存在大量掺杂沙子和瓦块的情况,而且虚报数量,致使到了今年的收获季没有扇贝可捕。目前正值虾夷扇贝的捕捞季,每天会有20多只捕捞船前往海区捕捞作业。11月3日下午5点钟左右,捕捞船会陆续靠岸,船号为“辽长渔XXXXX号”的渔船靠岸后,陆陆续续走下多位捕捞船员,一位身穿獐子岛捕捞队服装的船员告诉记者:“我在捕捞队干了多年了,这些年都是亲自去播的苗,投下去好多这么大的沙子。”他说着还做手势比划着石块、沙子的大小。
上述船员透露:“比如说1000只苗实际只有一两百只,多数都是沙子、石块,贝类根本就没有多少。”他自己估计獐子岛2011年受灾海域底播的苗有40%的“水分”。
记者在码头也采访了另外几位捕捞作业归来的船员,他们的说法进一步证实了上述船员的说法。“2011年的都没有了,石头瓦块都往里投。苗少啊!”另一位船员师傅表示。
10月31日獐子岛公司公告称,受“冷水团”影响,公司决定对105.64万亩海域成本为7.35亿元的底播虾夷扇贝存货放弃本轮采捕,进行核销处理,对43.02万亩海域成本为3亿元的底播虾夷扇贝存货计提跌价准备2.83亿元。公司表示,此次灾情受影响的主要是2011年度底播的海域及部分2012年度底播海域。
前述船员说:“三年一收成,2013年就感觉扇贝收成开始明显不好了。以前,比如10多年前,(我们收的扇贝)一天6船都拉不完,每天100万斤都没问题。现在每天只有5万、8万的量。”
这位船员还透露,獐子岛捕捞队员是全公司最辛苦的岗位,忙碌的时候早上4点半就出海了,一天都在海上,晚上才上岸,“而且工人抱怨收入少、劳动强度大”。
对于上述底播苗种时掺杂沙子、虚报数量的情况,记者在采访后联系獐子岛董秘孙福君尝试着求证这种说法的真实性,孙福君仅回复“严重失实”四字。
而在第一财经专题报道组在獐子岛走访期间,记者发现有不明身份、乘一辆白色面包车的相关人员跟踪记者采访过程的情况。而且,上述受访船员在受访后曾被这些不明身份人员拦截、问话。
相关报道
獐子岛顾尾不顾头的存货迷雾
一位财务专业人士分析认为,獐子岛此次核销的存货价值为10.3亿元,也就是说,小扇贝们经过三年的生长,其价值不仅没有增加,反倒缩水了。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