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丹 上海报道
11月17日,沪港通将正式通车。
11月14日傍晚,本已是下班的时间,但在上交所的一楼大厅,却可见到一些人正在细心地制作“沪港通开通仪式”的背景墙,一时间,似乎周围的气息都透出了一份兴奋和紧张。
不过,上交所理事长桂敏杰表示,现在的心情反而比较平静了。他说,沪港通从筹划到现在前前后后将近两年,最大的难题不是技术,而是两地的差异化如何解决。
“目前,沪港通各项事宜都准备就绪,已可满足开通要求。11月15日,上交所将进行最后一次全市场的技术系统通关测试”,当日,上交所总经理黄红元说。
他透露,除了技术系统、规则制度、业务协议、资格授权等方面的准备工作已就绪、完全达到开通条件外,会员公司和投资者教育培训,也已符合预期要求。
据悉,截至目前,89家证券公司首批获得沪港通业务会员资格,经过验收已全部具备开通条件。在营业部、交易份额两项指标中,这89家会员占据了全市场份额的98%-99%。
从目前了解到的情况看,所有会员单位都已启动了意向开户。至11月14日,粗略统计的意向开户数量已可达到15万户。而香港沪股通的意向开户情况,根据相关投行人士介绍,每家大概都有一两百户,以机构为主。
在结算方面,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戴文华表示,有信心确保顺利完成沪港通第一轮的交易交收。包括完成了制度规则、牌照批复、系统开发测试、内部准备、市场投资者教育、各种风控和应急安排。
此外,10月1日,中国结算推出了统一账户平台,放开“一人一户”限制,为沪港通做出前期铺垫,即客户不一定通过账户搬家就可实现在不同时间、不同账户分做A股和沪港通交易。
前期额度或“秒光”
根据沪港通的制度设定,沪港通对人民币跨境投资额度实行总量管理,且设置每日额度,实时监控。具体为,沪股通总额度为3000亿元人民币,每日额度为130亿元人民币;港股通总额度为2500亿元人民币,每日额度为105亿元人民币。
而具体的单日额度的计算公式为:当日额度余额=每日额度-买单申报+卖单成交+买单申报撤销及被拒+买单成交价低于申报价的差额。
在这一制度下,即意味着一旦出现超额情况,当天的沪港通交易将会停止,直至下个交易日才能恢复。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目前,境内外投资者对沪港通抱有高度热情的同时,主要担心额度不够,开通后很可能被迅速一抢而空。许多会员券商人士也表示,他们会按照要求每个交易日定时向投资者通报沪港通实时额度情况,但从目前获知的信息看,开通初期的一两个交易日,“秒光”是大概率事件。
上交所方面亦不否认会面对这种情况。此前,上交所曾与代表54家投资机构的国际投资者进行过交流沟通,包括养老金长线投资者、代表客户的投行,以及原来对中国市场关注较少的对冲基金,他们出于对中国经济的看好和对中国股市、低估值蓝筹股的看好,也有额度不足方面的担忧。
日前,在上海的一家QFII机构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透露,目前业内的沟通情况是,肯定会形成抢额度。因为开通前期买盘多,卖盘少,不少QFII机构都有通过沪港通买入沪股从而释放QFII投资额度的需求。
对此,上交所理事长桂敏杰的说法是,一开始额度抢光也是正常的。不过,沪港通运行一段时间之后,相关方面会进行新的评估,再考虑下一步发展。
50万元门槛或挡小散
目前,关注沪港通的内地投资者都已知晓,港股通不是谁都能玩的。根据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规则,沪港通试点初期,参与港股通的境内投资者仅限于机构投资者,以及证券账户及资金账户余额合计不低于人民币50万元的个人投资者。
也就是说,50万元是个人参与港股通必须越过的一道门槛,而这一门槛很可能将不少投资者拒之门外。
对此,上交所总经理黄红元解释说,对港股通投资者设定门槛,实行适当性管理规则,是应香港证监会要求,同时,也是从保护内地投资者的角度出发。沪港两地市场差异较大,港股市场机构投资者居多,而A股市场则以散户投资者为主,此外,港股没有涨跌幅限制,这也需要参与港股通的投资者具备一定的风险承受能力。
不过,相关人士认为,随着沪港通业务的成熟,内地投资者对香港了解得越来越多,这一门槛也可能会调整。
而根据中国结算方面11月14日提供的数据,目前来看,可参与沪港通的账户数量相当庞大。据悉,在“一码通”账户下,拥有证券市值超过50万元的涉及210万人,若再算上资金在内,预计具备投资沪港通条件的人会达到300万-400万人。
沪港通是上交所向国际化发展中的重要一步。
上交所称,下一步的工作就是要把沪港通做好,保证顺利推出、平稳运行。同时,还会考虑如何参与上海自贸区建设,除了之前提出过的建立综合交易平台外,也在寻找其他方式。
作者:王丹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