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银监会公布了2014年三季度的监管统计数据,前三季度,中国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12645亿元,同比增长12.74%;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内外本外币资产总额为167.9万亿元,同比增长14.23%。
值得注意的是,净息差分别为2.58%、2.62%和2.68%,逐季升高。对此,
有专家表示,这表明银行正在进行业务调整,更多关注了一些小微型企业。不过,在利润、资产稳步增长的同时,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继续“双升”。2014年三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7669亿元,较上季末增加725亿元;不良贷款率1.16%,较上季末上升0.09个百分点。
不良“双升”或将持续
华夏银行发展研究部研究员杨驰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受同业业务治理新规和存款偏离度规定影响,商业银行资产和存款增速有所下降,预计未来将逐步从高速增长阶段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不良贷款连续几个季度出现双升,反映行业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对商业银行的负面影响正在逐步显现。考虑到经济下行压力较大,预计双升现象还将持续一段时间,但总体上仍处于可控区间。由于各行纷纷加大拨备和核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自身ROA(资产收益率)和ROE(净资产收益率),对利润产生负面影响。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微博)也认为,银行业不良率仍会继续上升,但是不会太高,不良贷款总体的风险还是可控的。
数据显示,2014年三季度末,商业银行(不含外国银行分行)加权平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47%,较上季末上升0.34个百分点;加权平均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47%,较上季末上升0.34个百分点;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为12.93%,较上季末上升0.53个百分点。
商业银行流动性比例为48.53%,较上季末上升1.01个百分点;人民币超额备付金率2.39%,较上季末下降0.11个百分点。自2014年7月1日起,银监会对商业银行存贷款比例计算口径进行调整,2014年三季度末,调整后存贷款比例(人民币)为64.17%。
银监会表示,银行业整体风险抵补能力较强,信贷资产质量总体可控,针对信用风险计提的减值准备较为充足。2014年三季度末,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余额为18952亿元,较上季末增加698亿元;拨备覆盖率为247.15%,较上季末下降15.74个百分点;贷款拨备率为2.88%,较上季末上升0.04个百分点。
净息差升高有两方面原因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今年前三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分别为2.58%、2.62%和2.68%,逐季升高。
对此,郭田勇表示,这说明目前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还不充分,但同时也表明银行在进行业务调整,更多关注了一些小微型企业。因银行在这些企业面前议价能力要高一些,导致净息差也就高一些。
中信银行杭州分行小企业金融部总经理俞伟成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监管政策允许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在银行办理续贷,这有助于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有利于企业扩大经营,同时还能降低金融风险。该行在推出无还款续贷后,对小微企业的审核、贷后监管都更为严格,小微企业的风险反而没有那么高。数据显示,到9月末,中信银行杭州分行国标小微企业贷款余额785.48亿元,客户9197户,分别比年初新增126.26亿元和757户,贷款增幅19.15%,高于全部贷款平均增幅10.39个百分点,小微贷款增量在中信银行系统内和省内股份制银行中均排名第一。
另据中信银行义乌分行行长傅河水介绍,该分行在今年就在调整信贷结构,向小微金融倾斜,一方面因为国家政策扶持,另一方面在利率市场化加速的过程中,银行在小微企业信贷业务上的利差肯定要比对大的企业要好一些。“但是,从我们分行来看息差并没有提高,未来银行肯定是一方面调整信贷结构,另一方面降低息差。”
郭田勇进一步指出,从全年来看,银行业净利润在第四季度会低一些。一方面银行贷款投放速度低一些,另一方面和当前的经济情况有关系。2014年全年银行业净利润增速在12%左右。
此外,截至三季度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 (不含票据融资)余额22.9万亿元,同比增长13.7%;用于小微企业的贷款(包括小微型企业贷款、个体工商户贷款和小微企业主贷款)余额19.7万亿元,同比增长14.2%;用于信用卡消费、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领域贷款同比分别增长31.4%和48.5%,以上各类贷款增速均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平均增速。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