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这波热潮过去后,就轮到核电了。”在几家机构进行的核电业联合调研中,信达证券能源行业研究员路文韬如是说。
的确,今年核电重启和出征海外的预期点燃了资本市场对核电板块压抑已久的热情。但凡相关政策稍有风吹草动,往往引得整个板块一片飘红。日前,国
内核电重启已呈箭在弦上之势,核电“出海”也蓄势待发。中国核电业在逐步褪去福岛核事故影响的阴影后,正感受着“第二春”的阳光。个股方面,截至上周五收盘,曾连拉24个涨停板的“疯牛股”兰石重装的月涨幅高达93.79%,中核科技月涨幅达50.72%,应流股份、江苏神通、丹甫股份的月涨幅超过20%,沃尔核材的月涨幅超过10%。
申银万国表示,2014年第四季度和2015年为已开工核电项目投入商业运营以及新开工项目数量的第一高峰期,“十三五”期间内陆核电的开闸将使核电业迎来高速发展的第二个高峰。从投资上看,国内核电项目重启以及核电“走出去”战略将提升整个板块的估值。
不过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经历过2011年福岛核事故所带来的核电业“寒冬”的洗礼后,核电设备制造商已变得更加理性。面对这波核电“淘金潮”,几家核电设备供应商并非盲目乐观地扩展核电业务,而是一方面突出自身主业、积极布局;另一方面也反复强调了核电业是受政策影响很大的行业,做好风险的防控极为重要。
从国内市场空间来看,中国核能行业协会日前发布的今年第三季度核电运行情况显示,今年第三季度全国累计发电量为14548.9亿千瓦时,核电累计发电量为376.53亿千瓦时,仅占全国累计发电量的2.59%。在未来能源结构中,核电占比仍然有望提升。
与世界核电平均利用水平相比,我国的核电利用水平明显偏低。据中电联的数据,2013年,我国核电利用水平为2.11%,而世界核电利用的平均水平是14%。
业内人士指出,核电作为目前唯一已经成熟的、可以大规模利用的清洁替代能源,必将成为能源消费结构调整中非化石能源的主力军。国泰君安分析师也表示,目前国内核电发展落后,市场空间亟待释放。
政策方面,国务院办公厅11月19日发布的《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指出,到2020年,要基本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能源市场体系。在安全发展核电方面,再次强调了到2020年核电的发展目标,即“核电装机容量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容量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
据了解,目前,我国投入商业运行的核电机组共有20台,总装机容量为1807万千瓦,分布于秦山、岭澳、大亚湾、田湾、宁德、红沿河、阳江等7个核电基地;另有28台在建核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3062万千瓦。
据此,目前我国在运和在建机组的总装机容量共计4869万千瓦,距离2020年核电发展的目标还有很大距离。
中银国际的一位研究员表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要完成2020年的核电在运和在建的目标,可以说是相当困难,需要在‘十三五’期间加大力度。”
华创证券研报分析,以到2020年我国已建和在建核电装机容量8800万千瓦为目标,若以每台机组容量为100万千瓦计算,未来6年,我国平均每年将有6~7台机组开工建设。按设备投资占总体投资50%计算,未来我国核电设备市场将年均新增投资700亿元~800亿元。
“提高核电设备的国产化率是中国从核电大国走向核电强国的一个关键”。一位在核电设备厂家工作多年的人士介绍道。
在日前中银国际主办的核电行业专家座谈会上,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能源产业一部处长王国栋表示,“核电设备的国产化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指国内制造,另一方面指自主知识产权”。“华龙一号”和CAP1400就都是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电技术。
实际上,我国核电设备的国产化率在近年已取得明显进步。从岭澳核电站二期项目的国产化率64%,到宁德核电站的80%,再到阳江项目5、6号机组的85%,数字的变化也见证着中国核电自主的历程。
据悉,中广核最新开工的阳江5、6号机组,除了大口径调节阀、安全仪表等设备需要进口外,工程已基本具备自主知识产权,基本具备出口条件。
根据方正证券研报,国家明确要求未来核电建设中,国产设备占比不低于85%。而核电设备价值占比中,主设备占40%左右、自动化系统和仪表占10%~15%、辅助系统和设备占40%~50%。
由此来看,既拥有如此广阔市场发展空间,又有提高国产化比例的政策助力,未来几年无疑是国内核电设备商发展的黄金时期。
三家上市公司谨慎布局核电重启
核电产业链包括燃料供应商、设备供应商、原材料以及零部件供应商、核电运营商、核电发电企业以及核输配电企业等几方面。目前,涉及A股的上市公司多集中在设备供应商和零部件、原材料供应商这两类。其中,江苏神通、海陆重工、中核科技在核电产业链中颇具代表性。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虽然资本市场已对核电概念股几度热捧,但几家设备供应商备战核电重启的步调却显得冷静而谨慎,一方面根据自身特色加强主业,另一方面也强调通过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来抵御核电行业具有的政策风险。
“试想一下,如果2011年日本的福岛核事故发生在中国,而如果江苏神通又仅仅只做核电业务,那我们受到的打击将是不堪想象的。”江苏神通(002438)董秘章其强如是说。
值得注意的是,这家国内核级蝶阀和球阀的龙头企业在适逢核电业大热之时,并没有着力扩大公司核电业务的占比,而是强调了风险的防范和多元业务的均衡发展。
章其强表示:“我们也在不断学习和反思。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后,公司认识到了单一核电业务的风险,而且考虑到核电行业受政策因素的影响大,因此我们也在逐步拓展其他相关的业务。”
类似的,海陆重工(002255)也表示,在积极发展核电业的同时,不会忽略其他业务的发展。据记者了解,目前,海陆重工的核电业务占比并不大。该公司董秘张郭一表示:“公司会考虑借核电重启的热潮,大力推进核电业务;而在环保业务方面,也将以去年收购的瑞士Raschka投资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广州龙沙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为平台,来做大做强。”
另一家行业龙头中核科技(000777)则表示,公司将进一步抓住核电市场发展机遇,在关键设备的国产化和研发投入方面加大力度。
作为中核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中核科技在国内三代核电关键阀门研发制造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查看以往资料,记者发现,公司具有主营突出、专注阀门制造的特点。根据公司中报数据,今年上半年,阀门制造和毛坯制造的营业收入分别为5.11亿元和2435.71万元,其中阀门制造的收入和利润占比分别达到95.45%和93.6%。
按产品细分,根据今年中报,中核科技的核阀门和核化工阀门的利润占比为27.59%,水道阀门的利润占比为9.29%,其他特阀(石油、石化、电力等)的利润占比达56.73%。这也表明,公司在大力发展核电关键阀门之余,也做出了“不将全部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发展策略。
在核电产业大发展的背景下,对于目前核电设备制造商的心态,章其强的一段话极具代表性:“核电业迎来大发展了,很好,我们要积极布局,但也不可否认,核电行业受政策因素的影响很大,因此,做好对风险的防范必不可少。”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