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一,央行宣布降息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在外汇市场上,人民币对美元一改往日坚挺,收盘时大幅暴跌近200个点,创2个月来最大单日跌幅,引发市场高度关注。一种观点认为,这是人民币进入贬值通道的信号。
我们认为,24日人民币下跌是对降息的一种暂时反应,在降息后全球股市、黄金、相关货币和大宗商品市场都做出了一种即时反应,包括中国股市。但这种影响很快回归理性,25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1390,较前一交易日上涨30个基点。因此,不能说一次降息就表明人民币改变了升值通道,中国市场过度解读此次降息的影响。
一种观点认为,“此前由于中国经济相对稳定以及人民币资产的高收益,吸引大量热钱流入,但降息使得这一吸引力下降,投资者可能会担忧继续持有人民币的风险增大”,因此,会出现资本流出以及货币贬值压力。问题是,存款利率因提高了上限而没有太大变化,相反,降息可能会刺激住房消费以及大量资本涌入证券市场,推高中国资产价格,所以,降息使得人民币资产丧失吸引力的说法并不可靠。
还有一种说法,即中国为了加速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必须维持人民币强势和稳定,但这会牺牲出口,因此,一旦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可能会允许人民币贬值来刺激出口,稳定增长。人民币国际化确实在加速,但并不能说人民币维持强势的目的就是为了国际化。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为了这样一个长远的目标而牺牲当前的经济增长,人民币汇率的稳定首先是国内金融稳定、经济发展以及结构转型的需求。
当前一些货币出现竞争性贬值现象,比如日元与欧元等,而新兴市场国家早就进入一个贬值通道,俄罗斯卢比受制裁和石油价格影响下跌更严重。那么,在这样一个环境中,人民币贬值到什么程度才能有效刺激出口呢?显然,做到有效贬值需要大幅贬值,但这会得不偿失。首先,全球总需求仍然偏弱,贬值会增加国际贸易摩擦的同时,也不会对出口起到太大作用,但是中国在以7%左右的速度增长时,人民币贬值会导致国际社会的不满;其次,汇率大幅贬值可能触发资本流出,对中国金融稳定、资本市场以及资产价格产生冲击。
因此,中国不太可能通过人民币贬值来刺激经济,这是一把双刃剑,人民币在中期内应该会继续保持稳定,只会增加其弹性,但不会允许其大幅贬值或过度强势,这是中国经济平稳转型的一个重要基础。事实上,人民币维持强势也是倒逼国内出口企业升级换代,淘汰一些过度消耗能源与资源的低端产业,提高生产效率。当然,也有人担心这种倒逼模式会让产业空心化,失业率增加,但从目前的出口看,还没有出现这种情况,服务业也在吸收更多的劳动力。
经济转型是一个谨慎而尽量维持稳定的过程,考虑到中国经济“三期叠加”的复杂性,人民币不管是其利率还是汇率,都不可能允许出现大起大落的现象。市场往往会夸大问题的严重性而鼓励政府采取激进的措施,这些人包括地方政府、企业、地产商以及证券市场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利己”性的舆论在相当程度上对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效果产生了一些干扰,但这不代表中国货币政策会被舆论牵着走。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