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备受瞩目的油组(OPEC)会议和瑞士黄金公投,已于上月底先后举行,两者皆有令老毕诧异之处。然而,油会的“意外元素”不在结果(油组拒绝减产),而是市场的强烈反应(油价单日泻近一成)。
瑞士黄金公投刚好相反,市场反应殊不令人意外(先跌后扬),出人意表的反而是结果本身。老毕所指,并非瑞士民众在公投中否决增持黄金,而是“撑金派”一败涂地,得票率仅23%。换句话说,不赞成增持黄金及其他相关建议的国民,占比高达77%!
传言卖出, 事实买入
大家若有留意公投翌日(本周一)贵金属市场的反应,想必发现每盎司金价由当天低位(略高于1140美元)反弹75美元,一度重越千二关口;银价更“夸张”,从亚洲时段见过的每盎司14.2美元,反弹至16.75美元,低至高升近18%。
瑞士周日公投前,“撑金派”凶多吉少的消息早就传遍市场,增持黄金建议无法过关,很大程度已在金价中反映。结果作实后,金银二市反应乃典型的sell the rumor, buy the news(适用于利淡因素;若是利好因素,这句话该当反过来说,变成buy the rumor , sell the news)。平/挟淡仓活动,对金银反弹也许起了推波助澜作用,但单论市场反应并不令人意外。
“撑金派”惨败,得票率较“印钞派”最极端的估计还要低,才是这次投票最大的意外、最深的悬念。公投建议最关键的两点,一为瑞士央行于任何时候都要设法使黄金占储备至少二成;二为央行只能买不能卖,且必须把目前存放海外的黄金迎回本土。
这两个主张的重要性有二:一、以黄金目前在瑞士储备中的比重,要满足二成规定,央行必须在市场大手吸金;二、瑞士日后若基于刺激经济等原因印钞,只能在不抵触黄金占储备二成的条件下进行,变相复辟金本位制度。
只买不卖叫价过高
在公投倡议者眼中,此举旨在防止国家滥印钞票、重拾瑞士央行公信力,用心良苦。建议最终遭大比数否决,固因反对阵营以就业等利害关系左右民情,但老毕相信,“撑金派”叫价过高且全无妥协余地,亦是一败涂地的主要原因。
黄金占储备二成的主张,即使不是“金甲虫”,相信亦能理解。只买不卖?你不觉得有点像要求央行买入阁下钟爱的资产,然后许下承诺永不沽出,以确保你的身家不虞缩水吗?“撑金派”的建议若获通过,政府/央行不得不顺从民意,瑞士“金甲虫”岂非恶过香港的地产霸权?
瑞士这个国家,事无大小皆可透过全民公投解决,只须集齐法定的签名人数,大至移民政策,微不足道至在人迹罕至的山头野岭设置公厕,皆可全民表决。然而,透过选民影响政策愈是畅通无阻,政党、社团便愈要明白,像黄金只能买不能卖一类主张,撇除死硬派“金甲虫”,是很难取得大多数选民认同的。少数服从多数,结果不问可知。瑞士公投一面倒的结果,不仅是该国“撑金派”一次重大挫折,亦为非瑞士公民上了一堂实用的民主课。
油股强力反弹
金价跌不穿1140美元,市场情绪虽仍然偏淡,但低位可能已出现。再看油价,油组不减产引发恐慌性抛售,但美国油股当天跌幅并未超越油价,跟之前油市每有风吹草动,股价大都跑输油价,已有明显分别。这两天,油股更在油价未见起色下强力反弹。这个板块,看来正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本文:香港信报财经新闻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