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柳灯
实习记者 秦海清 北京报道
无风不起浪。
12月11日上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接近尾声时,一则外媒传言不经意间席卷市场。“央行正在放松合意贷款和存贷比的执行力度,以鼓励银行加快贷款投放,而全年新增信贷将控制在10万亿元人民币以内。”
次日 ,人们依然对这则传闻津津乐道,对其真实性“百家争鸣”之际,央行出台的数据却似乎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立场。
12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11月份社会融资规模为1.15万亿元,比上月多4656亿元,比去年同期少847亿元。其中,11月人民币贷款增加8527亿元,同比多增2281亿元。
招商银行金融市场部刘东亮指出,总体而言,信贷与社会融资出现改善,这有利于宏观经济的企稳,如果势头能够持续,将能对明年一季度经济起到提振作用,并有利于缓解当前不断恶化的企业信用风险。
新增贷款大增背后
8527亿元,这一数据究竟有多大?
粗略统计,2010-2013年,11月和12月新增信贷平均为5700亿元和5100亿元。
民生证券研究院执行院长管清友12月11日指出,今年前十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8.23万亿,如果以10万亿为目标,11月和12月的新增信贷平均水平将达到9000亿元,这将大幅超越历史均值水平。估计今年新增信贷最多应该很难超过9.5亿元。
实际上,银行新增信贷在四个季度中,基本保持3:3:2:2左右的比例。目前,今年1-11月的人民币贷款增加规模分别为13200亿、6445亿、10500亿,7747亿、8708亿、10800亿,3852亿、7025亿、8572亿,5483亿、8527亿,共约90859亿元。
超出普遍预期的贷款大增,背后真的是因为放松合意贷吗?
宏源证券宏观分析师朱晓明指出,或与按揭利率下降刺激居民按揭贷款、地方平台公司在债务甄别最后期限前冲贷款、基建项目配套信贷投放以及央行窗口指导等因素相关。
具体而言,从细项上来看,住户中长期贷款新增1830亿元,同比增加12亿元,环比增加635亿元,反映出今年9月30日房地产信贷新政以及近期降息后居民按揭贷款需求的恢复,但同比增长仍不多,需要看到按揭利率进一步下行,或者房地产去行政化调控的进一步推开。
同时,对公中长期贷款也明显超预期,达到2879亿元,同比增加2021亿元,环比增加647亿元。可能与两个因素有关,其一是10月底以来发改委批复了近万亿的高铁、特高压、环保水利等投资项目,引致了基建资金需求;其二是国务院“43号文”要求明年1月5日之前完成地方政府性债务的清理与甄别,明年地方融资平台公司不得新增债务,因此在截止日期之前,存在地方融资平台突击贷款的可能性。
票据融资疑“冲量”
然而,目前的实体经济似乎并不支撑信贷数据的大幅上升。
某国有大行地方支行行长12月11日曾告诉本报记者,目前还没有收到相关信贷政策调整或者加大放贷力度的消息,他所处的银行,存贷比距离75%的限制还有一段距离。他认为,并非是银行不放贷,而是有效信贷需求不足。贷款审批还是有难度,特别是产能过剩行业,经济增长放缓、不确定性增加了银行对信贷质量的担忧,“惜贷”情绪较浓。
管清友亦指出,真实制约银行信贷投放的是实体经济下行和银行对信贷资产质量的担忧。
如此一来,数据增加部分来自哪里?
民生证券研报指出,如果强制银行放贷,最后银行也只能依靠票据冲量。
国信证券更是指出,信贷不是想放就能立马放出去的。现在信贷供给端不是主要矛盾,实体经济融资需求疲弱才是主要矛盾,这从今年10月份票据融资仍在“冲量”中即可看出,往年10月随着年度信贷额度即将用尽,票据融资往往是缩量甚至转负的。没有理由认为短短一月之后,信贷需求即有大幅反弹。
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这些说法。
今年10月,人民币贷款增加5483亿元,其中票据融资增加1171亿元。而11月,票据融资更是增加2424亿元。
与之相对应,2013年10月,人民币贷款增加5061亿元,票据融资减少706亿元;2013年11月,人民币贷款增加6246亿元,票据融资仅增加191亿元。
实际上,如果剔除掉票据融资部分,今年11月的新增人民币贷款则处于正常水平。刘东亮也指出,票据融资升至2424亿元,为两年半新高,有“冲量”嫌疑。
作者:柳灯 秦海清
点击进入【股友会】参与讨论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