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指出,目前中国银行业在国际化进程中选择目的地时考虑的主要因素依次为:目标地与中国内地双边贸易贸易往来情况、金融市场发达程度、本行产品或技术优势、目的地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离岸人民币业务发展情况等。
2014年,面对新一轮经济全球化,中国经济金融全球化战略也在相应调整,在货币政策、外汇管理和国际金融等方面表达新诉求。
《报告》认为,在未来相当长时间里,中国将处在人民币国际化、利率市场化和民族金融崛起的关键期,需要国家金融决策机构和商业银行等各类金融机构的参与建设,实现国家经济金融全球化战略的利益最大化。
《报告》指出,积极推进商业银行国际化将是中国银行业未来海外发展战略的主要取向。有近七成的银行家认为应该采取积极进取的海外发展战略,其中分别有56.5%和11.8%的银行家选择了“稳步推进”和“加速发展”的取向。
在业务方面,逾八成(83.8%)银行家首选支付结算业务推动国际化发展,选择信贷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的银行家也超过半数,两者占比分别为54.8%和52.1%。
近年来,中国银行业在加速国际化布局的过程中,暴露出自身经营管理上的一些不足,相较国际大型银行在全球服务能力上也还存在一定差距。
对此,银行家认为,中国银行业在国际化布局的过程中面临着以下主要困难:一是对境外环境和投资制度、政策缺乏准确而详细的了解(61.1%);二是缺乏整合的经验和良好的设计(59%);三是监管当局的政策风险(50.6%);四是自身管控能力有限(48.5%)。此外,银行家认为制约中国银行业海外拓展的首要内部因素为人才储备不足(69.8%),而外部因素为海外经营风险难以评估(70.4%)。
《报告》由中国银行业协会联合普华永道推出,由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主持实施。报告从银行家视角反映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动向,今年是第六年发布。
据悉,此次《报告》共收集了来自63家银行业金融机构的1181份调查样本,完成了针对6个专题共计7位银行高管的访谈工作,包括银行组织架构调整、大型银行国际化、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互联网金融、民营银行及城商行上市后再起步等专题,历时近9个月完成。
作者:陈康亮
点击进入【股友会】参与讨论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