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需求疲软趋于长期化
在国内外形势严峻复杂的背景下,我国在2013年和2014年连续下调了外贸增长的年度目标。即便如此,2012年至2014年间,进出口6.2%、7.6%和3.4%的年度实际增速都没能“达标”。
专家表示,在全球需求结构变化、国际分工体系调整、贸易保护主义强化的情况下,世界经济增长对国际贸易的拉动作用正在减弱,我们对外部需求疲软长期化应有所准备。
根据世贸组织发布的预测,2014年和2015年全球贸易增长预期分别为3.1%和4%,均低于过去20年5.3%的平均增速。作为最大货物贸易国,“中国制造”受到影响在所难免。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郑跃声说,世界经济复苏缓慢无法支撑外贸的高速增长,是影响进出口增速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且这一负面因素未来仍将持续一段时间。
在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随着GDP增长目标的下调,我们对外贸的增长预期也应有所调整与之匹配,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祝宝良表示,入世后我国每年百分之二三十的超高速增长难以为继,目前中国进出口在全球市场份额已占到了12%左右,在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要继续做大显然难度很大。
内外环境不确定因素上升
长期以来,外需不振、成本过快上升和贸易环境严峻是抑制外贸攀升的“三座大山”。当前,世界经济处于深度调整期,国内外经济环境不确定性上升,地缘政治等非经济因素都可能对贸易走势带来重大影响。
统计显示,2014年我国出口14.39万亿元,增长4.9%;进口12.04万亿元,下降0.6%。可见进口的走弱,成为拖累外贸整体低位运行的重要因素。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研究室主任吕刚表示,欧洲等贸易伙伴需求不振、2013年上半年数据拉高对比基数等是出口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进口的回落则是国内需求放缓、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因素叠加所致。
去年下半年以来,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美国商品调查局公布的CRB指数,从2014年5月年度最高位504.5一路下跌到12月份的437.7的年度最低点,跌幅达到13.2%。
根据海关总署测算,去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下跌,拉低我国进口值增速3.3个百分点。祝宝良认为,如果剔除2013年前4个月套利交易垫高对比基数的因素,2014年的出口增速与此前一年基本相当。
此外,地缘政治和大国关系博弈等风险也对我国的外贸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郑跃声表示,2015年影响我国外贸发展的有利与不利因素交织,总体而言,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对外贸易也进入了稳增长、调结构、提质量为特征的新常态,预计今年外贸增速将略好于2014年,发展的质量效益也将进一步提高。
新常态对开放提出新要求
事实上,在全球主要经济体间横向观察,中国外贸增速并不低。据郑跃声介绍,2014年的前10个月,美国进出口同比增长3.3%,日本下降1.4%,前9个月欧盟进出口增长仅为1.1%。
数据背后,我国外贸在提升质量、优化结构等方面的积极进展更值得关注:对新兴市场贸易的占比上升,市场更趋多元;一般贸易比重提高,贸易方式更趋合理;民营企业进出口额比重提高,外贸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贸易价格条件改善,对外贸易的效益有所上升……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尽管外贸运行的国内外环境都发生重大变化,但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通过积极推进新一轮扩大开放,例如推广上海自贸试验区取得的改革开放经验、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等都将为我国对外贸易创造新的发展空间。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学智说,得益于“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国与东盟、韩国等自贸区建设的推进,去年我国对亚洲周边国家和地区出口增长较快,未来随着与相关经贸伙伴关系不断深化,预计2015年出口能够小幅改善。
吕刚表示,外贸结构调整已取得成效,但还难以在一两年内完成,需要相当长的过程。经济新常态下,我们不能过多指望欧美经济的大幅回升,还是要通过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和体制机制创新,助推结构调整、优化结构、提高产品竞争力,从而抵消外需不振的影响。
来自全国商务工作会议的消息显示,面对外贸发展的复杂形势,今年商务部将深入落实稳定外贸增长和加强进口的政策措施,大力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进一步优化进出口环境、减轻企业负担。
作者:王希 于佳欣 何宗渝
点击进入【股友会】参与讨论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