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上谈论通缩的声音在去年一直不绝于耳,近日公布去年12月的数据显示PPI同比萎缩3.3%,创2012年9月来最低,同比已连续34个月为负值。
一直以来,一些地方、企业以及资本市场都喜欢通过舆论施压货币部门放松货币政策,“通缩”是一个貌似专业的理由,但实际上是由利益驱动。实际上中国货币供应并不紧张,目前出现“融资难融资贵”并非货币政策导致,而是实体部门风险升高所致,即使钢铁等传统产能过剩的行业支付更高成本也没有多少银行会提供融资。
PPI的持续走低并非是中国独特现象,而是全球性困扰。经济低迷的欧美日通缩压力大于中国并向中国传导,国际油价以及其他大宗商品的价格暴跌也会向中国输入通缩,而中国同时存在产能过剩的压力,这是因2008年后的刺激计划导致的需求与产能泡沫难以持续造成的。事实上,中国的物价比较稳定,主要是一些因反腐而影响到的特定商品价格下降,这并不足为奇。
如果对抗所谓通缩,则需要扩大内需,这是继续重复刺激故事,即为了应对次贷危机引起短暂且急剧的通缩而采取的措施,但带来了资产泡沫以及债务杠杆。考虑到目前庞大的货币存量,若放松货币对抗通胀,通胀预期会造成更高的资产泡沫与杠杆率。因此,目前央行的总量货币政策从不放松以免扭转预期,仅通过定向宽松方式试图解决结构性问题。
目前局势与亚洲金融危机后的景象类似,那时中国也遭遇外部输入的通缩压力,国内又进行了国企改革,虽然采取了货币与财政政策刺激增长,但通缩仍然持续了六年多的时间。直到中国加入世贸,美联储宽松政策导致国际产业和资本转移、美国需求旺盛等因素刺激了中国经济增长,同期地产周期启动、政府投资以及汽车消费等让中国持续面临通胀压力,尤其是外汇储备的爆炸式增长带来货币供应过多的问题。
现在,中国又面临外部通缩压力,美联储即将加息意味着长期外部环境不利,国内既有短期的调整压力,债务、地产以及人口的长周期也都开始掉头向下,中国必然要承受一个长期的通缩环境。目前决不能依靠货币政策刺激,而要像上次进行国企改革与金融改革一样,推进更全面的深化改革,为下一个增长周期打好基础。
通缩根本不完全是一个货币现象,而主要是需求问题。全球面临全球化失衡后的再平衡,各国必须通过结构性改革才能复苏。中国必须推动分配改革以及价格改革,取消更多管制以释放市场活力,这才有可能避免陷入长期通缩的危险。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