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东
实习记者 王川 上海报道
尽管此前海关总署发布的2014年2.3%的外贸增速不及年初预期的一半,但商务部测算称,剔除2013年部分月份异常贸易垫高基数因素影响,中国进出口实际增速为6.1%,出口实际增长8.7%,全年外贸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10.5%。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孙继文认为,外贸国际环境和国内形势已发生了重大变化,今年将以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为主线,突出创新驱动,完善扩大出口和增加进口政策,巩固外贸传统优势,加快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外贸竞争新优势。
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的研究人士则认为,今年达到6%的增速应该问题不大,2013年1-4月高基数的影响已经消失,国际市场复苏、人民币汇率以及政策等因素将会对外贸起到促进作用,但仍应持“谨慎乐观”态度。
实际增长6.1%
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进出口同比增长2.3%,低于年初设定7.5%的目标,也是连续第三年未能完成外贸预期目标。
孙继文对上述外贸数据评价称,如果剔除2013年部分月份异常贸易垫高基数因素影响,中国进出口实际增长6.1%,出口实际增长8.7%,进口则增长3.3%,超过去年年初的预期增长目标。
孙继文称,去年中国外贸面临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世界经济仍处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国际市场需求增长乏力;中国劳动力、土地、资源能源等要素成本上升,外贸传统竞争优势有所弱化;部分地区局势动荡,增加了国际贸易风险和不确定性,这些因素给外贸稳定增长带来不利影响。
除上述因素外,去年进口增速放缓对全年进出口增速也产生了直接影响。大宗商品的“量增价跌”,客观上拉低了进口增速。原油、铁矿石、铜精矿、铜材、化肥、橡胶、谷物和大豆等8类产品数量增幅均在9.5%-33.8%之间,但进口价格均出现较大幅度下降,由此带来进口付汇减少约460亿美元,拉低进口增速2.4个百分点。
不过,大宗商品进口量增价跌,有利于企业降低成本,提高进口效益和国际竞争力,也有利于促消费、惠民生。
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周世俭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需要注意的是,大宗商品一个特点是跌到一定程度后会开始反弹,此外,随着经济的好转,矿产等大宗商品价格也会逐渐回升。他预测,油价大致还有半年左右的下跌期。
商务部副部长钟山在总结2014年外贸形势时则提出,2014年外贸形势呈现四大特点,即外贸占全球份额进一步上升、贸易对中国和世界经济增长贡献增大、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和服务贸易快速增长。
适应新形势
去年以来,针对严峻复杂的外贸形势,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的外贸稳增长措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也曾多次在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促进外贸发展和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相关事项,并对发展服务贸易等事项做出部署。
周世俭分析称,其中重要的一方面是减少税收,为了鼓励出口进行出口退税,并对劳动密集型产品增加退税,对外贸来说是一大动力。此外,在美元走强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维持“双向浮动、总体趋贬”的态势,也是一大利好因素。
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建平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外贸新常态下最重要的核心是注重品质的提升。这需要外贸企业依靠自主品牌和知识产权,实现高附加值。
此外,外贸在发展的过程中,应当通过“走出去”带动贸易发展,特别是大型基建项目,围绕着“一带一路”战略、高铁建设等,把中国基建设备带出去,然后进口在其他国家生产的产品,形成“大进大出”的格局,并通过利用已经签署的自贸协定和自由贸易园区的建设,来推进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的程度,提高贸易效率。
以上海为例,在自贸区效应影响下,去年上海外贸进出口双双实现增长,全年实现进出口2.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6%,比全国进出口增速高出2.3个百分点,5年来首超全国增速。
张建平指出,鉴于目前跨境电商正在逐渐成长,所占外贸的份额比例也在不断加大。可以通过跨境电商改革目前的分销体系,鼓励外贸新业态、提升外贸效率。
而在结构调整方面,张建平认为,外贸应该在整个产业结构调整中起到引领作用。过去中国更多依靠量和规模占领了大量中低端的市场,现在则要逐步向中高端市场发展,通过占领世界中高端产品市场推动外贸转型升级,进一步带动中国整个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张建平表示,中国在扩大一般贸易,减少加工贸易方面成效明显,但是整个过程仍未完成,特别是培育中国品牌在国际市场的美誉度方面工作艰巨。
周世俭则认为,1月19日起公开征求意见的《外国投资法》修改生效后,也将对外贸起利好作用,特别会对民营企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