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今年实际利率不上升,则今年应该降息4次,即 100个点,但是目前央行行动略有迟缓,所以今年应该会降2到3次,就是50到75个点,但这离中性仍存距离;从降准而言,如果今年不加大其他的对冲力度,可能需要3到4次降准,才能勉强保持流动性的平稳。我们估计央行或采取综合的手段,因此降准可能是2到3次,另外也会用中期借贷便利和常备借贷便利来注入流动性,保持货币信贷政策中性的增长。”汪涛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降息并不见得带来信贷扩张,但直接可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控制企业风险。
宏观政策将有所松绑
相较于中国政府对2015年7%的GDP增速预期,瑞银此前预计中国今年增速将为6.8%。瑞银认为,由于房地产的深度调整,不仅房地产本身投资弱势,同时也会拖累整个产业—如矿山、大宗商品、钢铁、水泥、建筑、机械、化工、家电等。
“从"两会"给出的信号来看,今年政策会适度松绑,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房地产有关的政策。”汪涛表示。
就货币政策而言,央行需要降息、降准2-3次,并需要采取流动性管理的手段,比如长期借贷便利,中期借贷便利,来抵消流动性收缩的影响,使得流动性保持适度。
汪涛认为,最近两三个季度以来出现资本外流现象,这种外流使得国内的流动性被动收缩。此外,尽管通胀下行,尤其是PPI下降明显,但是实际利率是在上升的,因此货币条件实际上是在紧缩,因此用降息来压低实际利率的必要性就日趋凸显。
从财政政策来看,瑞银认为其基调更为积极,官方的赤字率从去年的2.1%提到今年的2.3%,且新增的支出主要向公共产品的投资、社会保障、医疗等方面倾斜,另外也是加大了减税、减费的力度。
值得注意的是,瑞银认为政府将在今年晚些时候进一步放宽房产政策,政府可能会降低按揭贷款首付的比例,比如说第一套首付应该可从30%降到20%,二套首付也可以适度降低。
就经济的积极因素来看,汪涛认为,随着美国经济持续复苏、欧元区情况将随着欧元大幅贬值和QE计划而好转,今年中国外需将实现恢复性增长,大部分抵御房地产下行带来对整个经济增长负面的影响。
市场对降息、降准效应存在误解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市场对于降息、降准的实际效力存疑,认为其传导机制并无助于市场利率下行。海通证券首席宏观债券研究员姜超团队发布研报称,节后第一周,中国央行降息,但降息之后货币利率全面飙升,降息成果乏善可陈。
上周,二级市场信用债品种成交3810亿元,相比前一周大幅回升。上周信用债各期限品种收益率呈平坦上行。1年期券种收益率上行幅度约10-16个基点;3年期各等级品种收益率上行约13-19个基点;5年期品种收益率亦全面上行约8-14个基点;7年期品种收益率上行3个基点。
对此,汪涛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称:“当前市场存在两个误解。其一,市场认为降息就一定能够使银行间市场利率降低。其实,银行间利息更应该用降准和常规借贷便利、中期借贷便利等来解决,这样既可以降低银行融资成本,也能保证银行间有足够流动性,以此保证信贷平稳增长。”
此外,汪涛也告诉本报记者,市场当前误认为只要降息,就会增加企业贷款需求,就相当于扩大杠杆,但其实这是西方的模式。对中国而言,货币量是由基础货币供应、贷存比等量化指标控制的,而不是利率。降息并不见得带来信贷扩张,但直接可以降低融资成本,减少坏账,因此降息可以防控风险。
从整体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而言,汪涛认为降息降准可以达到政策目标—中性的货币环境。她认为。如果要实现加速增长,降准次数超过3-4次,或者放松贷存比和贷款额度,这样才会才传导到信贷量上去。来源一财网)
点击进入【股友会】参与讨论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