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审计署原副审计长董大胜 |
反腐风暴中,高悬的审计利剑让一些人精神高度紧张。经典说法是,国企40岁上下的管理人员最怕接到两种电话,一种是医生的电话;另一种,就是审计人员的电话。
审计正成为国企反腐的利剑。
近年来,很多反腐大案的线索发现,得益于国家审计署和中央巡视组。一汽集团、广东电网、中石油等众多大型国有企业高管的落马也肇始于审计工作中发现的线索。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审计署原副审计长董大胜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反腐仍是审计工作的重点。他同时指出,对国有企业、国有资产的审计工作,目前仍未实现全覆盖,其中对国有企业境外机构和投资,近年来基本未审计。国企审计未全面覆盖也导致了一系列问题。
董大胜认为,如果想更好地监督国企,更好地进行国企反腐和改革,则需要对国有企业实行国家审计全覆盖。
反腐审计仍将是重点
新京报:近几年审计工作显著的变化是什么?
董大胜:以前传统的审计,往往着眼于单个项目,很少从宏观上发表意见。如今我们提出审计属于免疫系统功能的概念。把这个审计放入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大系统中,我们属于免疫系统功能,视觉就更宽,从宏观的角度来观察。
新京报:也能对宏观进行审计?
董大胜:通过一些具体的资金运动,政策安排的执行情况是能体现出来的,包括一些政府部门职能任务的完成情况,比如简政放权,你放了没有,放了多少项等,也包括一些资金类的投资项目等。
新京报:对简政放权也能审计?
董大胜:对,我们每个部门都去审计了,包括地方政府也去了,这就是关注宏观层面的审计。
新京报:可否透露一下,这几年的审计重点会有哪些?
董大胜:除了每年都要进行审计的部分中央机构,今年,转移支付、财政转移资金,估计应该是一个重点。第二部分就是金融领域,近几年主要对一些金融机构领导人任期责任开展了审计,今年还会有。第三个就是国有企业审计。国有企业审计这几年,对十几个央企的负责人进行了审计。
未来的审计工作还会更加着力于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比如,去年对宏观调控政策执行情况的审计,这是过去没有做过的。当然还有与反腐相关的审计工作。
新京报:感觉近年来,反腐应该是审计工作的重点?
董大胜:这是十八大以后的特点,就是反腐败力度进一步加大。
下沉二三级单位查找问题
新京报:审计署每年能否对所有的中央部门及各省都审计一遍?
董大胜:那不现实,根本做不到。我们没有那么多人力。每年我们会列一个审计计划,重点针对哪些领域,哪些省份做审计。对于一把手的经济责任审计,也是中央经济责任审计办公室列出计划,审计哪些省委书记、省长。
新京报:如果不能审计全覆盖,每年审计的单位所占比例是多少?
董大胜:我前两年分管过对中央部门的审计,每年审计的一级预算单位50个左右。而中央部门一级预算单位总数是160多个,我们挑重要的,资金量大的50多个进行审计。
这两年我们发现,一级预算部门基本已没有什么问题,通过审计也比较规范,但很多问题发生在他们下属的二三级预算单位,我们就把审计的重点向下延伸。这样审计的部门会少一点,这两年约到30个左右,但是延伸到下面的单位多了。
大部分央企境外资产多年来未审计
新京报:能否具体介绍一下,近几年对国企和央企的审计情况?在两会前,你曾提到,由于审计力量有限,很多国企和央企的资产并没有审计过,是这样吗?
董大胜:因为审计力量不足,我国目前没有实现对国有企业审计监督的全覆盖。审计署受一些部门的规章和要求的制约,只能对企业领导人员由中央直接管理的企业进行审计。2008年以来仅对国资委和财政部监管的118户中央企业中的57户进行过审计,对中央部委所属的94家企业,以及很大部分的央企的境外资产,基本上从未进行过审计。
新京报:国企审计不能全覆盖,会造成什么样的问题?
董大胜:这些年,一些国有企业重大决策失误,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严重,特别是在企业重组改制、投资并购、招投标、物资采购等环节,有的管理人员以权谋私、贪污受贿,权力寻租十分严重。
上述行为不仅提高企业交易成本,同时会降低国民经济发展效率和质量,扭曲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与交易秩序。而形成这些问题的最主要原因是对国有企业监督的深度和力度不够,导致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没有被及时发现和查处。
央企高管不离任也需要去审计
新京报:现在新一轮国企改革跟国企反腐都成为重要议题。事实上,很多央企董事长的离职审计结果中,都出现了不少问题。
董大胜:十八大以后,反腐败力度加大,在反腐败方面审计发现的案件线索确实越来越多。比如巡视组的很多线索,实际上是由审计部门提供的。
但正是因为目前审计没能全面覆盖国有企业、国有资产,才容易导致问题的出现。
日前,针对国企审计工作,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要加快建立健全国有企业、国有资本审计监督的体系和制度。其实,这句话本来我不敢说的,后来我看到总理在廉政会议上已经公开讲了,我就说出来了。
新京报:对领导的离任审计是常态吗?
董大胜:不叫离任审计,而是经济责任审计,不离任也需要去审计。这是常态化的,就是审计机关的法定职责。
所有国企及其境外投资都应审计
新京报:针对国企审计,你有哪些具体的建议?
董大胜:在今年的提案中,我已经写到,要把所有的国有企业,包括国企的境外投资都纳入审计监督的视野,对国有企业实行国家审计全覆盖。对国有企业的财务收支、资产负债损益以及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等情况要争取做到每年审计一次,或者两年审一次。对国有企业领导任期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在其任期内至少审计一次。
同时,对国有企业的重特大事项实行专项跟踪审计。例如对企业的重大改组、并购、国有产权的处置转让、重大投资项目、大额采购事项和资金运用等,要实行专项跟踪审计。同时,要抓好审计整改工作,实行严格责任追究。
另外还可以由审计署统一组织,购买一些社会服务。在审计机关的主导下,让其(社会服务)参加国有企业审计。此外,还要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建设,在企业内部建立总审计师制度,使其内部审计机构,能够在企业内部独立开展工作。
新京报:新一轮国企改革,有不少人担心,会导致新一轮的国有资产流失。对此你怎么看?
董大胜:这需要建立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同时要加强对国有资产价值评估。但是,评估确实是很复杂的事情,产权交易也不一定按照评估的价格。
2008年以来仅对国资委和财政部监管的118户中央企业中的57户进行过审计,对中央部委所属的94家企业,以及很大部分的央企的境外资产,基本上从未进行过审计。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