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邹平,不能不提到一位学者,他就是梁漱溟。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初期,这位后来被称为“最后的儒家”的学者,来到邹平做他的乡村建设实验。
梁漱溟当时说,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中国90%的人口都在农村,农村是整个国家的基础;必须以教育为手段。中国农村太落后, 广大农民没有文化,大部分是文盲。要真正实现现代化,必须实现人的现代化,所以教育是根本;必须走合作化道路。中国历来是小农经济,一盘散沙,各顾各家,必须组织起来,然后才能推行科学技术,实行民主政治。
虽然当时被称为“半个山东”的邹平获得山东省政府巨大的财政支持,由于历史原因,梁漱溟在邹平的乡村建设运动最终归于失败,但梁依靠农村资源以求发展的理想,却在今天得以实现。
民企领军
邹平,是山东省滨州市的一个县。虽然不是“市”,但它在2014年全国百强县市中排名第17位,在山东省排列第3位。
“我们邹平既是一个工业大县,也是一个农业大县。这是邹平的特色。”邹平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韩清霞日前告诉《第一财经日报》。
邹平有两大企业,一是魏桥集团,二是西王集团。前者是世界500强企业,位列第277位。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棉纺织企业之一。西王集团的“体量”虽然小得多,但作为一个“村企”,它旗下有3家境内外上市公司。这也算是国内“一景”。
更重要的是,这两家企业都是民营企业,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两个企业的领军人物都是农民。
就魏桥集团和西王集团这两个邹平县的支柱企业来说,前者脱胎于一个棉花加工厂,后来拓展到棉纺及铝业等。后者脱胎于一个面粉加工厂,后来拓展到特种钢材、玉米油等食品领域。
中投顾问产业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扈志亮这样评价邹平:邹平县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典型代表,它既不像温州传统的小商品经济发达,从而带动区域贸易发展;也不像鄂尔多斯等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靠挖煤而暴富。邹平县具有明显的地方经济特点,能够发展起来,关键在于产业经济的发展;善于抓住机遇,做好区域规划,并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各种资源。
魏桥集团的“掌门人”张士平是山东首富(2015胡润富豪榜),但他十分低调,除了被“堵住”,很少接受媒体的采访。本报记者找到了一篇他在去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发布会上的演讲,其中第一条就明确说,(魏桥的发展)关键的一点就是看准了实业在解决三农问题、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张士平说:“1985年到1988年,全国棉花大丰收,导致全国的农民增产不增收。我们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加快企业发展,把农产品转化成为工业品,带动农民致富。从此,我们在棉花加工、油料加工的基础上,陆续进入了毛纤、纺纱和织布领域,最高在100万吨以上,相当于山东省一年的棉花总产量。”
“上世纪90年代前后,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闲置,企业招工,周边农村都排队报名,不管谁,看到这个生产力都会不由自主地产生想到办企业的冲动,我们扩大生产规模,安置10余万职工就业。”
起家于农,以工促农
根据张士平的介绍,自2001年开始,魏桥集团围绕农业的配套供应发展铝业,充分利用国外矿石资源,已经发展成为在国内外具有较强影响力和话语权的大型铝业生产企业。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了解到,去年棉纺织行业整体低迷,但魏桥集团因为煤炭价格下降,在铝业方面获得很大收益。这也就是说,魏桥集团起家于“农”,但已经不依赖于“农”。
几乎同样的故事也发生在西王集团。
1986年,西王村党支部书记王勇将自己价值20万元的面粉厂捐献给村集体,西王村有了集体财产。随后,王勇根据当地棉花资源丰富的实际,决定投资建设油棉厂。西王油棉厂次年投产见效,当年实现纯利23万元。
正是这个油棉厂,让西王开始走上了以工促农、以企兴村的发展道路。
后来,西王村又陆续扩产、转产,从油棉加工到淀粉厂,从玉米加工到特钢生产、物流、酒水、热电,涉及产业领域十余个,集体资产从当初的几十万、几百万,迅速发展到现在的300多亿元,实现了几何级数增长。
西王也早已不“土”,拿西王特钢(01266.HK)来说,其产品瞄准的是高端工具钢、模具钢、海工钢等高端装备特殊钢,开发能源电力、石油化工、海阳工程等行业用压力容器特厚钢坯、海洋平台特厚钢坯、高强高韧管坯锻件、高性能健康厨房刀具系列产品。这些产品,有的可能要应用到军工领域。这是国内很多大型钢铁企业也很难做到的。
“近4年来,集团已15次提高职工工资。2013年普通职工人均年收入达到了42800元,同比增长18%,相当于每年向农村转移60多亿元资金。”张士平说。
西王集团董事长王勇则告诉本报记者,发展企业不能忘了自己西王村党委书记的“村官”身份,这两个身份是相互统一的。一方面作为村官,另一方面作为集团董事长,企业发展的最终目的还是要让村民致富,这是相互联系、一体发展的。
王勇说:“西王村现在有七百多村民,西王集团有一万六千多名员工,这一万六千人并不能改变我董事长的命运,但这七百多村民却可以罢免我的村干部职务。”
作者:李攻
点击进入【股友会】参与讨论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