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报道 > 要闻快报
宏观 | 金融 | 公司 | 产业 | 财经人物

熔盛背负200亿巨债濒于破产 造船老大盛极而衰

来源:财经综合报道 作者:每日经济新闻

  最大造船厂梦碎 熔盛重回生术:背负200亿巨额债务 原福布斯神秘富豪盛极而衰

  濒于破产的熔盛重工将花落谁家,华荣能源将如何转型,答案或许即将揭晓。

  时代周报记者 陶喜年 发自杭州

  3月13日,熔盛重工在香港召开特别股东大会,高票表决通过对公司更名

的特别决议案,公司更名为华荣能源荣能源有限公司)。

  此前的2014年10月,熔盛重工公告称,公司与宏易胜利投资有限公司订立认购协议,宏易胜利将通过认股权证按每股1.2港元到1.6港元的价格认购熔盛重工最多17亿股新股。熔盛称此举将能为熔盛重工带来25.5亿-32.3亿港元资金,主要用于投资能源项目。

  如果新股认购成功,宏易胜利将成为熔盛重工第一大股东。

  孰料, 2月23日,宏易胜利实际控制人王平突然被北京警方刑拘。3月9日,熔盛重工宣布终止与宏易胜利订立的认购协议,并无限期延期认股权证的发行,宏易胜利之前支付的500万港元押金归熔盛重工所有。

  熔盛重工的重组就此横生变数。濒于破产的熔盛重工将花落谁家,华荣能源将如何转型,答案或许即将揭晓。

  造船老大的发家史

  按照公司官网介绍,熔盛重工是一家具有领先地位的大型重工企业集团,业务涵盖造船、海洋工程、动力工程、工程机械等多个领域。熔盛重工在香港与上海设立总部,并在上海设立研发、营销、采购中心,在江苏南通和安徽合肥分别设立大型生产基地。

  熔盛重工的创始人为来自江苏如皋的张志熔。张志熔1972年出生,其父长期在上海从事建筑工作。1994年,年仅22岁的张志熔在上海成立弘耘置业,后成立上海阳光集团,其后又改组为恒盛地产,2009年在港交所上市。

  靠房地产发家的张志熔颇有雄心壮志,曾有意进入钢铁业。2001年结识时任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强后,其转而对造船业产生兴趣。在造船行业浸淫多年的陈强告诉张志熔,造船业现在还很落后,又受到国家扶持,市场空间很大。其后,张志熔开始筹备进入造船业。

  2005年,张志熔从外高桥造船挖来陈强,成立熔盛重工,张志熔任董事长,陈强任总裁。有媒体报道,陈强赴熔盛重工任总裁时,带来了49艘船舶制造合约,总值32.37亿美元。陈强又从外高桥造船和江南造船挖来陈国荣等人组成业务团队。

  有此基础,加上如皋、南通、江苏三级政府的支持,熔盛重工迅速脱颖而出,次年即成为手持订单最多的民营船厂。张志熔、陈强与时任如皋市委书记陈惠娟被称为“熔盛三剑客”。

  2007年10月,高盛、新天域等5家著名私募股权基金入股,以3亿美元取得熔盛重工母公司熔盛控股约20%股份。熔盛重工的产能和实力由此大增,并计划在次年上市。但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给了熔盛重工当头一棒。2008年,公司净亏损5.4亿元,资产负债率达到百分之百。

  高盛等基金退出后,熔盛重工并未放弃上市计划。在2009年实现扭亏为盈后,熔盛重工于2010年11月在港交所上市,成为当年在港上市市值最高的内地民营企业。在上市公司,张志熔及其家族持股95.5%,陈强持股3.5%。

  上市后,熔盛重工的接单量持续上升,即使在2011年全国造船厂行业严重不景气、全行业新增订单下滑近50%的情况下,依然逆势接获39艘新船订单,合同总价18.1亿美元。熔盛重工手持订单位居中国第一、世界第三。

  事后的情况表明,此时熔盛重工已经危机重重,许多所谓订单,不过是自买自卖充充门面而已。熔盛重工需要以持续发展的假象,源源不断从金融机构获取资金。

  2011年中开始,熔盛重工股价开始不断下跌,2012年9月跌破1港元,大批投资者损失惨重。

  在资金压力下,张志熔不惜铤而走险。2012年7月,张志熔深陷中海油(10.22, -0.06, -0.58%, 实时行情)收购加拿大尼克森公司内幕交易案,遭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调查,后以缴纳1400万美元罚金并辞去熔盛重工董事局主席职务与SEC达成和解。

  祸不单行,2012年8月,熔盛重工又因在关键时刻放弃收购来自安徽全椒的全柴动力(600218)而遭到投资机构起诉。

  此后,熔盛重工每况愈下,弃单、欠薪等情况接连发生,为了节约成本,公司总部亦从上海搬回江苏南通。

  雪上加霜的是,因为管理等方面的原因,张志熔与陈强失和。2012年,陈惠娟亦辞任如皋市委书记,曾经的“熔盛三剑客”宣告解体,熔盛重工的形势急转直下。

  背负200亿巨额债务

  熔盛重工是国内造船业的后起之秀,其爆发式发展,令业内人士惊诧不已。张志熔个人的财富亦水涨船高,2010年即位列福布斯中国内地榜第10位,被贴上“神秘富豪”的标签。张志熔极少现身公开场合,据称其政商人脉深厚,交际能力超强。

  在发生多次未能按时交付订单后,熔盛重工危机开始凸显,此前极力向熔盛重工放贷的银行,纷纷开始抽贷。但熔盛重工早已深陷债务泥潭。

  据财新报道,熔盛重工在银行等金融机构中的总负债高达204亿元,牵涉14家银行、3家信托、3家金融租赁公司。其中,中国银行近60亿元,中国进出口银行约40亿元,国开行、民生银行各约20亿元,浦发银行10多亿元。此外还有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信银行交通银行等。熔盛重工的信托存量余额总计超过20亿元;金融租赁公司约10亿元。

  在熔盛重工负债高峰时期,银行业对熔盛重工的总贷款超过250亿元,其中中国银行是熔盛重工最大债权行,也是手中固定抵押资产最多的银行,贷款规模一度突破100亿元。

  据知情人士透露,南京银行、渤海银行等一些小行2013年就收贷退出,国开行则是大行中第一个抽贷的。银行的抽贷,让熔盛重工彻底陷入绝境。

  除了金融机构的巨额贷款,熔盛重工还拖欠供应商大笔资金。

  因为未能偿还15个债权人1110万元债务,今年2月,熔盛重工被告上法庭。如皋市人民法院出具的判决文件显示,这批债权人全部为船厂的供应商。在2013年和2014年债权人就收到要求熔盛还款的法院裁决。然而,由于熔盛重工一直没有支付这些债务,债权人已经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此类诉讼还有多起。2014年4月25日,基于熔盛重工2013年度净亏损68.51亿元、部分银行贷款逾期等事实,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对熔盛重工2013年的年报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结论。2014年7月24日,评级机构联合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将公司主体长期信用等级由AA-直接下调至BBB,评级展望维持在负面。

  为了拯救熔盛重工,2014年4月,江苏省金融办发文,明确由中国银行江苏分行、进出口银行江苏省分行、民生银行上海分行牵头,成立债务优化银团,帮助熔盛走出流动困境。

  除协调银企关系,当地政府还积极推动熔盛重工重组。2014年5月,江苏省政府、如皋市政府和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三方开会,希望由中船集团牵头对熔盛重工进行重组,但双方最终未能谈妥。

  2014年8月,熔盛重工以定增14亿股新股的代价收购了由前国家男排主教练汪嘉伟、前通达能源副总裁刘步若以及张继平与李东泰等四人持有的新大陆油气公司(New Continental Oil &Gas Co. Ltd。),获得中亚国家吉尔吉斯斯坦费尔干纳盆地4座油田的合作经营权益。熔盛重工就此进入能源领域,为近期更名埋下伏笔。

  熔盛重工当时解释称,在造船市场环境相对不利时,能源行业的合适投资机会可以增强多元化经营及拓宽收入来源。

 新闻回顾|熔盛重工在香港上市 中国最大民营船企IPO超购21.6倍 

         熔盛重工IPO集资最高203亿港元 仅次友邦、农行
business.sohu.com false 财经综合报道 https://www.nbd.com.cn/articles/2015-03-17/903502.html report 5561 最大造船厂梦碎熔盛重回生术:背负200亿巨额债务原福布斯神秘富豪盛极而衰濒于破产的熔盛重工将花落谁家,华荣能源将如何转型,答案或许即将揭晓。时代周报记者陶喜年发
(责任编辑:UF025)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