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人物 > 大人物
宏观 | 金融 | 公司 | 产业 | 财经人物

“小国巨人”李光耀留下了什么遗产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在群里和朋友圈里,只要是新加坡人,就没有一个不谈及他的。”

  昨日凌晨,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病逝,享年91岁。谈起李光耀,上海新加坡商会的一名会员这样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

  作为新加坡开国总理,李光耀为新加坡的社会发展和经济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即便是他的反对者,也无法否认这一点。

  而他之所以能够牵动中国人的政治神经,还在于他治下的新加坡从未生搬硬套西方经验,而是博采东西之长,走出了一条独特的新加坡道路。

  李光耀同时具备的本土意识和国际视野,又让他对亚洲的未来,乃至国际新秩序的构建有着系统性的思考,他的著作在华人世界也有着巨大的影响。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3日就李光耀逝世向新加坡总统陈庆炎致唁电。习近平在唁电中表示,李光耀先生是新加坡共和国的缔造者,也是广受国际社会尊重的战略家和政治家。李光耀先生的逝世,是新加坡人民的损失,也是国际社会的损失。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同日向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致唁电。李克强在唁电中表示,李光耀先生和中国老一辈领导人共同推开了中新友好合作大门,他为中新关系和中国改革开放作出的贡献必将载入史册。

  对于李光耀的辞世,全球媒体一片扼腕叹息,新闻报道的导语出奇地一致:“执政31年,领导新加坡从英国殖民地走向世界最发达国家之一的新加坡首任总理李光耀逝世,享年91岁。”

  在他执政及继续发挥影响力期间,新加坡人均GDP从1960年的400多美元,到1991年超过1.4万美元,再到2013年的5.5万美元,创造了在一代人时间里“变身”发达国家的奇迹。

  23日早上,新加坡媒体人李慧敏像往常那样打开手机,看到了简讯的她顿觉一阵感伤。

  这位撰写了《成长在李光耀时代》的“70后”作家告诉本报记者,虽然她在书里批判了李光耀的威权政治,但批判并不代表不尊重。

  “他们认为没有李光耀,新加坡就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深圳大学新加坡研究中心主任吕元礼说,年轻一代对李光耀的威权以及言论限制有些不满,但所有的新加坡人都承认他对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贡献。

  新加坡之路

  3月23日3时18分,李光耀在新加坡中央医院病逝。

  当天,新加坡所有政府建筑均降半旗表达对李光耀的敬意,政府将本周定为全国哀悼日。李光耀的灵柩将于25日~28日停放在新加坡国会大厦,供公众瞻仰。

  在Facebook、微博等社交媒体上,许多新加坡人将自己的用户照片改成了黑白色甚至全黑色,以此哀悼“国父”的离去。新加坡歌手孙燕姿在微博上发文称:“我们失去了一个巨人,新加坡人民都在哀思。谢谢李光耀先生,您走好。”

  北京、上海、香港等全国多地新加坡使领馆专门设了灵堂以及悼念册,供民众吊唁和怀念。

  新加坡将于当地时间29日下午2时,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大学文化中心,为李光耀举行国葬。李光耀的家人、朋友,新加坡总统,国会成员以及各界新加坡人都将参加此仪式。国葬后,将举行私人的火葬仪式。

  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政治家,能够让每一个国民都在谈论他的辞世?

  李光耀1923年9月16日生于新加坡,早年就读于新加坡莱佛士学院。1946年去英国,先后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英国剑桥大学菲茨威廉学院和中殿律师学院深造。1950年回新加坡后,李光耀曾担任律师和几个工会的法律顾问。1954年11月,他参与创建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并担任秘书长,1955年4月当选为新加坡立法议会议员。

  1959年5月,人民行动党在大选中以压倒多数获胜后,李光耀出任新加坡自治政府首任总理。1963年9月,新加坡同马来亚、沙捞越和沙巴组成马来西亚联邦,他继续任新加坡总理。1965年8月,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联邦,成立共和国,他任共和国总理,1990年11月卸任。此后,李光耀先后留任国务资政和内阁资政。2011年5月,李光耀宣布不再担任内阁职位后隐退。

  今年是新加坡建国50周年。在这50年里,李光耀长期执政新加坡。在他执政期间,新加坡从殖民地走向世界最发达国家之一,从贫穷走向富裕,从脆弱走向稳定,从腐败走向廉洁,从人情社会走向法治社会,从缺乏归属感的移民聚散地变成族群和谐共处、身份认同感强烈的国家。

  或许人均GDP从400多美元到5.5万美元,还只是一个需要考虑通胀的量化指标,但李光耀引领的新加坡奇迹,则让整个世界无法忽视。新华社评论称,李光耀执政下的新加坡“从‘地图上的一个点’发展成有重要地区乃至国际影响力的国家”。

  李光耀2013年在其最后一本著作《李光耀观天下》一书中这样写下新加坡的生存之道:“无论世界怎么样,新加坡都得去接受它,因为它实在小得无法改变世界。不过,我们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尝试最大限度的利用,在本区域的‘巨树’之间穿梭。”

  “这一直是我们的方法。若要继续保持如此,我们就必须保持思路敏捷,懂得随机应变。就新加坡而言,我们的成功故事取决于三大特性:确保这是个让人们生活与工作的最安全国家,平等对待每一个公民,以及确保每一代新加坡人能持续成功。”这则是李光耀的治国宗旨。

  新加坡《联合早报》23日刊发题为《小国巨人的政治遗产》的社论称,建国总理李光耀走了,新加坡正式进入没有李光耀的时代。在这漫长的岁月中,李光耀在国内及海外,成为了新加坡的代名词。他留下的政治遗产,难以悉数。

  就李光耀的治国理念而言,获得最多称赞的是他没有遵循任何教条而是通过实践来推行务实的治国政策。在李光耀的领导下,新加坡转以全球为经济腹地,积极吸引外资,解决就业问题。新加坡时政观察家吴明盛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评论称,李光耀是一个杰出的务实的机会主义者。

  新华社称,新加坡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发展奇迹。这一奇迹所产生的影响和意义在于,新加坡所走的道路不是一条西化之路,而是一条坚持自力更生的现代化之路。诚然,这一奇迹绝非一人之功,本身亦非十全十美。但作为新加坡奇迹的“总设计师”,李光耀功不可没。正如法国前总统希拉克所说,是他带领新加坡走上了“进步的捷径”。而且,这条“进步的捷径”稳定且可持续。

  两种声音

  然而,并不出意外的是,对于李光耀始终存在两种声音。

  吕元礼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李光耀病重的消息传出之后,有很多新加坡人很难过,但“有人伤心,也有人幸灾乐祸”。他表示,新加坡人对李光耀的贡献并不否认,但对于他打压反对党和限制言论自由等威权方式,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

  吴明盛认为,李光耀权威式的统治有其历史价值。在一个动乱的时代里,这种权威统治给新加坡带来了所需的政治和社会稳定,好让经济能得到快速的发展。

  在吴明盛看来,历史争论的重现,也是纪念李光耀的一种方式。

  “李光耀是新加坡人又爱又恨的政治人物。”吴明盛这样告诉本报记者,“有许多人会认为他的逝世会给新加坡新生命,但是多数人都会感谢他对国家的贡献。”

  李慧敏也称,尊敬李光耀的人面对他的错误可以批判,而恨他的人也应该客观评价他的贡献。

  随着李光耀的去世,新加坡真正进入了“后李光耀时代”。一代巨人的逝世会给新加坡带来冲击吗?

  昨日20点,站在新加坡市中心的李慧敏告诉本报记者:“人们仍然在购物,在说笑,生活还在继续。”

  作为研究李光耀的中国专家,吕元礼也没有太大的担忧,因为“后李光耀时代”其实已多次到来过:1990年卸任新加坡总理,2011年正式退出内阁,再到去世,这正是一步步来到了“后李光耀时代”。“人们已经经过了那么长的心理准备,而且新加坡的制度还比较完善,因此他的逝世不会造成明显的冲击。但潜在的影响会有。”吕元礼称。

  那么,李光耀的去世会否对中国和新加坡的外交关系和经贸合作产生影响?

  吕元礼认为影响并不大。作为推崇“务实外交”的国家,新加坡会从利益出发来维护外交关系,即只要符合它的利益,就会继续交往。与此同时,新加坡也奉行“平衡外交”。因此新加坡希望中国和美国的关系不要太好也不要太坏,希望能在缝隙中求发展。

  不过吕元礼也提出,年轻一代的新加坡人在价值观上越来越偏西方,“由于年轻的新加坡人以英语为母语,与老一代主要讲华语不同。因此,随着文化的差异化,价值观和情感上也会与美国更亲近。”

business.sohu.com true 第一财经日报 https://business.sohu.com/20150324/n410211034.shtml report 3692 “在群里和朋友圈里,只要是新加坡人,就没有一个不谈及他的。”昨日凌晨,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病逝,享年91岁。谈起李光耀,上海新加坡商会的一名会员这样告诉《第一财经
(责任编辑:UF020)

相关新闻

相关推荐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