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博鳌亚洲论坛 > 2015博鳌亚洲论坛最新报道
宏观 | 金融 | 公司 | 产业 | 财经人物

于旭波:中粮过去五年投资10亿预防三聚氰胺丑闻

来源:搜狐财经

  搜狐财经讯 3月26日到29日“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会”在海南博鳌举行。在27日的“食品安全 国际共治”分论坛上,中粮集团总裁于旭波表示,食品安全不是一个企业单独能够做好的,一定要依赖于整个产业链的各个相关方。在过去,中国的食品生产多侧重于下游卖产品、打广告,今天更多的是要建立自己的产品链体系。于旭波坦陈在过去五年中,中粮在食品安全把控上投入和5到10个亿,可能还不止,就是不希望出现类似三聚氰胺的丑闻。

  “让一个企业一夜之间化为乌有,这个账大家是可以算得出来的,用有限的投入去买无限的风险,这之间大家都可以算得清楚。”于旭波说。

  以下为部分讲话实录:

  于旭波:达能是我们中粮蒙牛的合作伙伴,刚才讲到了中粮和达能走到一起来,他们有很多中粮可以借鉴的地方,现在进展非常好。 中粮集团作为中国最大的粮油进出口和食品生产企业,在粮油进出口方面中粮在中国是最大的,我们要多学习国家有关规定。把进口的粮油食品安全把好关。

  于旭波:今天的主题更多是在食品安全方面,因为今天中粮从2009年开始一直提出全产业链食品安全体系,中粮今天的业务应该也是覆盖到米、面、油、糖、肉、奶、茶、酒,覆盖领域非常广。如何做好食品安全的工作,确实是中粮集团非常大的责任。从工作上来看还是更多学习国外的先进企业,不断地和国外企业进行对标。 刚才讲到食品安全不是一个企业单独能做好的,一定依赖于整个产业链上的各个相关方,包括供应方。刚才Franck RIBOUD提到了农民,你要收牛奶,必须从农民那儿收。中国目前在农业的规模化程度来讲还在进行当中,农业规模化程度低、分散,从整个产业链体系来讲不是很适配。过去食品生产更多侧重于下游卖产品、打广告,今天更多是建立自己的产业链体系,真正从基地到供应方、食品添加剂采购等等环节都要把握好。这样才能有安全地食品生产,才能谈到可追溯体系,才能谈到产品进来之后怎么检验,才能谈到整个食品安全系统到底是不是能够发挥作用。

  于旭波:中粮集团食品安全体系围绕相关方管理、可追溯体系、检验检测、绩效评估十七个子系统开展工作,这些工作覆盖了中粮集团产业链各个环节。现在说内部有13条,比如米面油糖肉奶茶,希望能够在系统上做到防范系统风险。 实际上对于企业来讲,最大的问题是有了制度、系统,怎么样真正让这些制度落地?所以围绕17个子系统建立了800多条相关管理规定和方法,使得我们系统和制度在每一个产业链、每一个环节上保持一致性。 在同时,制度有了怎么执行?这一方面对于我们来讲也是花了很多的精力。真正在执行环节上的话,使得我们在产业链每个环节制订了很好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把标准、方法落地,整个系统加上系统地评估,加上专项检查。现在中粮集团也有飞行检查,这都是国外同行们非常好的办法,中粮集团一年在飞行检查方面有几百万,我们团队不断飞到各个业务里面。

  主持人:这也是我们关心的一个话题,企业肯定会更合理地考虑成本的问题。你们建立这样一套系统的话,是不是在增加成本,每年大概会增加多少?如果比较多的话,值得不值得这样去做?

  于旭波:这个问题非常好,刚才Paul CONWAY也提到了,Franck RIBOUD也提到了。成本从哪个角度来看呢?我觉得对于企业来讲投资到食品安全体系当中的成本是最大的投入产出,为什么这么说呢?应该说从中粮集团如果用数字来说的话,今天说到成本有设备投入、技术投入、团队的投入,从这个角度光设备和人员我算了算,粗算一下中粮集团在过去的五年时间差不多投资了至少5到10个亿,还不讲技术、软件的投入,实际上这是更花钱的投入。

  于旭波:但是这个投入对于农业食品的企业来讲不是一个小数,是非常大的一笔钱。如果谈到刚才说的三聚氰氨的问题,让一个企业一夜之间化为乌有。所以这个账大家是可以算得出来的,用有限的投入去买无限的风险,这之间大家都可以算得清楚。

business.sohu.com true 搜狐财经 https://business.sohu.com/20150327/n410403574.shtml report 1692 搜狐财经讯3月26日到29日“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会”在海南博鳌举行。在27日的“食品安全国际共治”分论坛上,中粮集团总裁于旭波表示,食品安全不是一个企业单独
(责任编辑:UF032) 原标题:于旭波:中粮过去五年投资10亿预防三聚氰胺丑闻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