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财经 > 宏观经济
宏观 | 金融 | 公司 | 产业 | 财经人物

智能化让俺们不再出蛮力——土地流转后农民的别样春耕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石家庄4月9日电(记者朱峰)一场春雨过后,冀中大地上新芽绽出,处处弥漫着新生气息。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杜村的农业大棚内,48岁的村民杨素环正在采摘草莓。

  “现在的活不累,主要是把成熟的草莓和黄瓜摘一下,然后给西红柿大棚锄锄草。”杨素环说,她跟丈夫,还有同村一个邻居,三个人料理四个大棚,上午七点上班,十一点下班,下午两点半上班,六点半下班,每天工作八个小时。

  杜村临近石家庄市区,是一个有1500多户人家的大村,3年前村里搞起土地流转,办起农业合作社,部分土地集中种小麦和玉米,另一部分土地种植蔬菜和水果。杨素环加入的禾苗农业合作社主要用科技大棚种植蔬菜和水果,208亩土地上现在已经建起46个大棚。

  走进一个种植火龙果的大棚,记者看到果苗一排排整齐矗立,水管埋藏在泥下,随时可以进行地灌。大棚顶上吊着一个多功能监测仪,有温度、湿度等显示。杨素环告诉记者,这种高科技智能化装备非常“神奇”,如果检测到温度升高需要通风,大棚卷帘自动升起,与外界通风,温度过低时卷帘就会自动关闭。“不像过去,我们得时刻惦记着大棚情况,来回巡视,发现有问题手动解决。现在都智能化了,让俺们不再出蛮力。”

  据杜村党支部书记高素娥介绍,现在村里的大棚全部实现科技操作,施肥机械化,不用农民亲自下手,浇地用预先设好的水龙头,农民只要坐在监控室控制开关就行。

  “像我这个岁数,出去打工也没人愿要,种地又太辛苦,收益也不多。现在把五亩多地流转给合作社,一亩每年能拿到1500元的租金,我和老伴都在合作社的大棚上班,我一天工资50,他80,还不累,算下来一年能比过去多收入3万多元钱。”杨素环说。

  按照杜村的规划,今年5月份,村里还将围绕科技大棚建设观光生态园,开展餐饮、采摘、钓鱼、农活体验等项目,吸引更多城市里的居民到这里消费。高素娥表示,目前村里已经有560多户加入合作社,土地效益明显提高,相关产业未来还会增加,届时将有更多的农民加入合作社,分红也将越来越高。

  记者从藁城区政府了解到,当前全区土地流转总面积已达到15.93万亩,流转土地农合约3.25万户,占农户总数20%。土地流转不仅让农民变身农业工人,更改变了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作者:朱峰
business.sohu.com false 新华网 https://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5-04/09/c_1114916552.htm report 1088 新华网石家庄4月9日电(记者朱峰)一场春雨过后,冀中大地上新芽绽出,处处弥漫着新生气息。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杜村的农业大棚内,48岁的村民杨素环正在采摘草莓。“
(责任编辑:Newshoo)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