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财经 > 区域经济
宏观 | 金融 | 公司 | 产业 | 财经人物

钦州形成对接“一带一路”国家级平台群

来源: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广西钦州,古称安州,得名于1400多年,取义于“钦顺之地”。

  说起钦州,市长唐琮沅认为这是一座既年轻又古老的城市:撤地设市时间才二十年出头,但从坭兴陶的发展历史来看,两千多年前这里便已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和重要商埠,商贸往来频繁。在汉至宋代年间,犀牛脚、大风江沿海一带是丝绸之路贸易的重要区域,唐宋时期,钦州(港)更是海上丝绸之路最繁荣时期的重要对外贸易港口。

  在国家发布的“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中明确提出,广西要“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形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的三大战略定位。

  钦州的作用不可或缺。唐琮沅告诉上证报记者,对于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非常有信心,钦州要聚合平台优势发展腹地经济,成为中南及西南的支点,走出一条传承与创新提升的钦州道路。

  本报“一带一路”调研报道组

  打造腹地经济及港口网络

  “钦州有条件成为建设"一带一路"有机衔接重要门户的枢纽和先行区。与南宁、北海相比较,钦州最大的优势在于港口、平台。”唐琮沅指出。

  摊开地图,可以看到,钦州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南海之滨,北部湾经济区中心位置,拥便捷的出海通道。

  平台、区位及后发优势成为唐琮沅眼中钦州的三大聚合点。目前,国家及广西壮族自治区对钦州的发展定位包括北部湾集装箱干线港、北部湾临海核心工业区、我国西南和中南部新的战略支点的脊梁、北部湾沿海中心城市等。

  拥有诸多国家级平台资源成为钦州最为独特优势。唐琮沅介绍称,目前,钦州拥有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及钦州保税港区等五大国家级开放开发平台。

  而北部湾经济区是广西形成“一带一路”有机衔接门户的核心区。钦州将依托北部湾自由贸易试验区,重点推进与东盟的贸易便利、跨境金融、监管制度等方面创新,促进“一带一路”加快建设。

  广西钦州保税港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王雄昌则为上证报记者描绘了保税港区的前景。他表示,保税港区今年的几大重点工作包括把与东盟合作的项目落地、结合中国东盟港口合作网络的建设,着力推动中国与东盟的海上穿梭巴士项目。此外,今年还将争取做大进口贸易,促进集装箱业务的发展。其中一个发力方向是,做大整车汽车进口业务。在创新业务方面,保税港区将推一些国际贸易,还将在融资租赁等方面拓展一些新业务。

  在同类城市中,钦州的临海资源尤为优质。唐琮沅指出,要发展港口经济、打造一个重要门户,庞大的航线网络不可或缺。钦州将会围绕促进区域互联互通,加快连接港口、延伸腹地的大通道建设。

  根据计划,到2020年,钦州力争港口吞吐能力达到2亿吨、吞吐量1.5亿吨,基本建设成为面向东盟的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

  升级产业模式对接国家战略

  在国家“一带一路”的愿景与行动中,提出重点推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个方面,并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投资贸易、旅游及科技等领域加强合作。

  唐琮沅表示,钦州参与“一带一路”战略,最有可能在临港产业、港口物流、金融、旅游、教育等领域率先迈出步伐,并成为亮点。

  近年来,钦州成功引进建设了中石油一期1000万吨炼油、金桂林浆纸一体化、中粮180万吨大豆加工、国投钦州发电、中船大型修造船基地等大型临港产业项目,形成了石化、装备制造2个千亿元产业和能源、造纸、粮油等百亿元产业的大工业框架,千亿元服务业加快发展,已成为北部湾沿海重要的石化基地和全国重要的煤炭、原油等能源保障基地。

  据介绍,下一步,钦州将以中马钦州产业园区、钦州保税港区、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区等国家、自治区级重点园区为载体,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重点发展石化、装备制造业2个超千亿元产业和电子信息、造纸、能源、现代冶金、粮油食品、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一批超百亿元产业,打造区域大型临港产业集聚的重要基地和国际产业合作高地,进一步凸显北部湾临海核心工业区的地位。

  而独特的合作模式成为钦州产业战略中的亮点之一。中马钦州产业园区与马中关丹产业园共同开创了“两国双园”国际园区合作新模式。自2012年4月正式开园3年来,各方面开发建设和改革创新全面加快。建立健全了“两国双园”合作机制,组建并召开了中马两国双园联合理事会,成立了园区中马合资公司,园区开发建设步入正轨。

  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管委会投资合作局局长左孔天对上证报表示,下一步要维护好“两国双园”合作框架和机制,启动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项目、城市功能项目、政策创新工作以及征拆安置工作五个加速。

  从“五三二”到“三三二二”

  面对庞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钦州也在盘活金融这盘棋。唐琮沅指出,基建要走向市场化融资,吸引社会资本。

  他提出了对钦州现有融资结构的调整设想:三年之内为“五三二”模式,即50%通过银行贷款、30%通过股权融资、债权融资、基金融资和资产证券化来解决,剩下20%通过PPP(公私合作模式)的方式来解决。三年后,转变为“三三二二”模式,即30%通过银行贷款、30%通过股权融资等方式,还有20%通过PPP的模式,最后20%要把现有资产盘活,通过资产经营的方式走向社会。

  目前,钦州正在多渠道拓展建设资金来源。去年,钦州成功办理全区首批签约并到账的跨境人民币贷款业务,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开展用于基础设施(标准厂房)的跨境人民币贷款业务。此外,还争取到外交部给予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支持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钦州基地建设。

  唐琮沅告诉上证报记者,下一步,钦州市将利用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政策,结合“一带一路”建设的需求,重点争取设立外资股权投资基金、北部湾自贸区“一带一路”投资基金。同时,将探索开展城市发展基金、PPN、委托贷款、项目收益债等融资新产品,通过股权融资、债权融资、基金和资产证券化,引进社会资本推动“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及产业项目建设。

  与此同时,钦州还在积极推动企业上市融资。2015年将研究出台鼓励企业进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奖励扶持办法,支持企业在境内外上市、新三板和区域股权交易市场挂牌,争取新增2家企业在区域性股权交易中心挂牌,1家企业到新三板挂牌。

  不过,唐琮沅也表示,“"走出去"的企业,既要有机遇意识,也要增强风险意识,充分分析评估投资可行性和风险,主动适应新的投资和市场环境,趋利避害,实现更大的投资利益。”

  千百年来,钦州人滨海而居,文化生生不息。如今,钦州境内的钦江古城、唐代瓷窑、西坑运河、天后宫等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遗址,记载着钦州人务实拼搏、开放包容的精神气质。唐琮沅对未来信心满满,他说,“自强实干、融和共赢”,这是新时期的钦州精神。

business.sohu.com false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https://paper.cnstock.com/html/2015-04/27/content_520592.htm report 3203   广西钦州,古称安州,得名于1400多年,取义于“钦顺之地”。说起钦州,市长唐琮沅认为这是一座既年轻又古老的城市:撤地设市时间才二十年出头
(责任编辑:田欣鑫) 原标题:专访广西钦州市市长唐琮沅 钦州形成对接“一带一路”国家级平台群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