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财经 > 宏观经济
宏观 | 金融 | 公司 | 产业 | 财经人物

通讯:同仁堂十年打拼 终立足澳大利亚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悉尼5月1日电(记者赵小娜 唐明)同仁堂在东南亚家喻户晓,但在西方国家只是刚刚起步。“十年前,澳大利亚人连"北京同仁堂"这五个字都说不全,”北京同仁堂澳大利亚公司总经理马安阳对记者说。

  正如他所言,2005年,北京同仁堂在澳大利亚尚不为人熟知,发展过程也并不顺利,但却依靠稳扎稳打,十年后在澳大利亚中医市场完全站稳了脚跟。

  2005年至2014年,北京同仁堂相继在澳大利亚的悉尼市区、布里斯班市区、悉尼北区、悉尼西区和墨尔本市区开了五家店。马安阳说,他们从不盲目开店,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选址、组织团队。

  目前,北京同仁堂在澳大利亚有19位政府注册的中医师、针灸师,10位注册的中药调剂师,公司完全实行本地化管理,经营模式上也讲究“因地制宜”,依据当地人的体质和饮食习惯做有针对性的治疗和配药。通过十年摸索与提升,同仁堂不仅没被市场淘汰,反而越做越好。

  目前公司全年销售额将近600万澳元(约合470万美元)。“销售额每年都在递增。十年来,我们的资产翻了三番,”马安阳自豪地说。

  作为一个国家品牌,马安阳认为,同仁堂做生意是一方面,经营品牌、传播中医药文化,更是一份重要的责任。“同仁堂做生意,不能"独善其身",所以我们和当地研究机构、教学机构都开展了双向沟通和课题研究。”

  2014年,北京同仁堂澳大利亚公司和西悉尼大学国家中药研究院签订了合作备忘录,中药的安全性问题将通过本地大学机构进行二次临床验证。马安阳说,中西方文化差异导致双方对中药成分的认知存在很大差异,比如对药物毒性的认识,唯有双方开展基础研究和验证,才能为中医药走向全球排除障碍。

  马安阳说,这几年他们也在不遗余力地做品牌运作和推广。一方面,邀请当地中学生参观同仁堂店面,向他们介绍同仁堂的品牌和历史。另一方面,参加一些澳大利亚当地专业团体的展销会、交流会和各类讲座,积极融入本地中医药行业,与本地大学和中医药团体保持密切关系。“我们不能因为自己是老字号就高高在上、不接地气,只有融入当地社会,品牌才有生命力。”

  同仁堂在海外华人圈子里一直是金字招牌。2008年,北京同仁堂澳大利亚公司被授予“海外华人最信赖品牌”奖。有了好口碑,来这里就医的当地人也在逐年攀升。

  然而,在澳大利亚做中医药生意并不简单。十年间,同仁堂遇到的困难也很多,首先是语言问题。马安阳说:“有技术的人语言不行,语言强的人技术又不行,怎样结合起来?就是不断培训医师、整合团队。”其次,需要打交道的部门很多,比如澳大利亚中医委员会、药管局、动植物检疫检验管理局、濒危动植物管理局,这些部门各有各的规章制度,各环节都存在沟通问题。

  2012年7月1日,中医正式纳入澳大利亚医疗体系。“虽然被承认了,但在技术层面还存在不少问题,”马安阳说。

  他举例说,政府部门起初要求所有中医写处方时须写英文,这对一些老中医来讲是不现实的。后来政府作出让步,要求至少药名要写成拼音。然而,中药里很多情况是“同音不同药”,这会给配药师造成混乱。通过不懈沟通,政府部门最终同意中医先按最熟悉的语言写处方。此外,澳大利亚对中药的认识也很浅,导致成药在注册上存在很大障碍。“很多药进不来,那么医生就要修改方子,最后损害的还是大众利益。”

  身兼澳大利亚中药行业联合会会长的马安阳说,协会本着“品质、安全、疗效、可供应、可负担”的五大原则,刚刚向澳大利亚卫生部递交了提案,希望政府能完善管理系统,为从业者简化程序,真正惠及百姓。

  同仁堂在澳大利亚已经迈入第二个“十年”,公司计划进一步把品牌推介到主流市场,比如利用社交媒体进行网络行销,在主流媒体上进行宣传推广。同时,在经营模式上也将有所调整,除了开设旗舰店,还将开设一些小型店,内部医师要求全部讲英语。此外,公司将发展全产业链,与相关行业合作或兼并一些优质资产。

  作者:赵小娜 唐明
business.sohu.com false 新华网 https://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5-05/01/c_1115152688.htm report 1797 新华网悉尼5月1日电(记者赵小娜唐明)同仁堂在东南亚家喻户晓,但在西方国家只是刚刚起步。“十年前,澳大利亚人连"北京同仁堂"这五个字都说不全,”北京同仁堂澳大利
(责任编辑:Newshoo)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