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经济
宏观 | 金融 | 公司 | 产业 | 财经人物

六月起药价全面放开 企业已悄然酝酿提价

来源:财经综合报道 作者:证券日报

  六月起药价全面放开

  血制品“供不应求” 企业已悄然酝酿提价

  分析人士认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发改委取消绝大部分药品政府定价不会造成药品价格大范围上涨

  ■本报见习记者 张 敏

  5月5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国家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联合发出《关于印发推进药品价格改革意见的通知》,决定从今年6月1日起取消绝大部分药品政府定价,完善药品采购机制,发挥医保控费作用,药品实际交易价格主要由市场竞争形成。

  对于这一政策,市场早有预期。而业界最关心的莫过于药品价格放开之后,药价会不会飙涨。对于此事,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取消药品政府定价后,由于有招标采购机制的约束,医院销售的药品价格会保持基本稳定。但不排除部分药品价格因成本、市场供求变化等因素会有所变动。总体上看,由于有招标采购和医保控费机制的综合制约,加之对市场交易价格监测监管工作的强化,将正面引导市场价格秩序,因此绝大部分药品市场交易价格不会上涨。

  一位医药行业人士表示,未来医药支付将成为药品价格体系的核心。在医药控费的压力下,医药企业降低药品价格是大势所趋。但在“以药养医”的模式下,如若不切断医疗机构和药品销售之间的利益链条,消费者购买到的药品价格也很难降下来。

  此外,《证券日报》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一些血液制品因存在供不应求的现象,企业有提价的动机。对于此事,记者致电一家血制品上市公司,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向记者表示,公司仍待具体的细则推出。“取消药品的名单还没有出来,我们还在政策进一步推进,但相信时间不会太久。”上述人士向记者表示,公司的某些产品存在提价的空间,但具体操作也应考虑市场的需求。

  医保支付价有望成药品指导价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公布取消绝大部分药品政府定价、全面推进药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的通知中规定,除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仍暂时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实行最高出厂价格和最高零售价格管理外,对其他药品政府定价均予以取消,不再实行最高零售限价管理,按照分类管理原则,通过不同的方式由市场形成价格。其中,医保基金支付的药品,通过制定医保支付标准探索引导药品价格合理形成的机制;专利药品、独家生产药品,通过建立公开透明、多方参与的谈判机制形成价格;医保目录外的血液制品、国家统一采购的预防免疫药品、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药品和避孕药具,通过招标采购或谈判形成价格。其他原来实行市场调节价的药品,继续由生产经营者依据生产经营成本和市场供求情况,自主制定价格。

  对于放开药品价格是否会导致药价上涨一事,发改委表示,新的医保药品支付标准对市场交易价格将发挥较强的引导作用,特别是加强医保和招标采购政策衔接,将促进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主动降低采购价格;医保药品支付标准实行动态调整,经过几轮调整后,就可以反映市场的真实情况,使药品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

  北京鼎臣医药咨询负责人史立臣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发改委取消绝大部分药品政府定价一事不会造成药品价格大范围上涨。

  上述医药行业分析人士向记者表示,在医保资金趋紧及看病贵的民生压力下,“降药价”的思路仍将持续。在目前药价体系中,医保部门作为付费方,参与药价形成较少。而未来医保部门有望接手药价改革,通过市场化手段实现降低药价的目的。

  史立臣认为,这项措施只是让药企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但是从购买者一端来看,药品价格未必真正能降低。

  血制品企业成最大受益者

  对于取消绝大部分药品政府定价,大多数药企可能无法受益涨价,但是对于血制品企业来说,涨价却是大势所趋。史立臣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取消药品政府定价,对于血制品企业来说确实是利好。

  据了解,目前我国医疗市场对血液制品生产用原料血浆的年基本需求量为8000吨,而采浆量仅在4000吨左右,缺口过半。

  人体白蛋白来就是其中一款产品。彼时,针对当前国内该药供应紧张、市场交易价格持续上涨的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制定公布了该药临时最高零售价格,从2007年9月28日起执行。国内生产规格为(10g:50ml/瓶)最高零售价格为360元。为缓解国内供需矛盾,鼓励进口供应,考虑进口关税等增支因素,允许进口价格上浮5%。为保障边远地区供应,允许在青海等9省(区)销售价格上浮5%。这一价格政策维持多年一直没有发生变化。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款血制品由于稀缺,医院也会出现断货的情况,而这也导致黑市上价格奇高。记者联系到一家药店,其告诉记者,目前国内的人体白蛋白已经断货,而进口人体白蛋白价格为550元/瓶。

  对于血制品涨价的事情,资本市场上更为关注。在一些公司和投资者看来,涨价似乎成为大势所趋。

  记者此前曾致电一家血制品公司,其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某些血制品产品确实存在供不应求的现象,但公司仍按照国家规定出售产品。对于取消药品定价一事,他们亦是在观察之中。

  时至今日,记者再次采访这家血制品生产公司时,上述工作人士告诉记者,目前仍需等待国家相关细则的推出,不过,他也承认,相关产品确实有涨价的空间,“但不会漫天要价。”

  这一消息的发布也反映在了二级市场。相关血制品企业在昨日午后股价大幅拉升。截至昨日收盘,上海莱士涨4.22%,收于62.7元/股;华兰生物涨4.52%,收于54.06元/股;天坛生物涨2.72%,收于41.57元/股。

  相关阅读:【医药改革】

  细节|发改委:药品价格违法行为将被列入价格诚信记录

  发改委等部门今日宣布,6月1日起取消绝大部分药品政府定价。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建立信用奖惩机制,把药品价格违法行为列入价格诚信记录,并根据相关规定把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的严重违法行为列入药品集中采购不良记录。

  市场反应|李克强力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三类股值得关注

  兴业证券建议关注三类投资标的,一是服务器械中前期涨幅不大且估值合理的品种;二是药品板块中与处方药招标政策关联度不高的品种;三是主题投资者相关的个股。

  企业|医药央企改革提速:中国医药定增20亿谋资产整合

  和君咨询医药事业部总经理单鹏安分析认为,国资药企内部利益格局难以打破、民资无法参与等问题,使得国资药企要实现深层次的改革还需要很长时间的探索。

  预期丨政府定价取消后价格不会上涨 经典药或重出江湖

  关于“经典药”的绝迹与回归,专家打了一个比方:一个病人到医院检查,本来拍一个X光就可以了。但单拍X光是亏本的,为了不亏,逼着医院去做CT,做核磁共振。如果只许医院照X光,是否合理呢?价格和成本倒挂,不合理。但如果允许X光价格提高,那医院就不用再安排CT、核磁共振,患者总的检查费用反而降低了。

  【药价现状】

  70多万种药品底价曝光:售价普遍超出厂价5到6倍

  药品流通中间环节或被缩减 中间商面临生存危机

  90%药品有50%降价空间引争议 专家称药企不敢降

business.sohu.com false 财经综合报道 https://district.ce.cn/newarea/roll/201505/06/t20150506_5288422.shtml report 4088 六月起药价全面放开血制品“供不应求”企业已悄然酝酿提价分析人士认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发改委取消绝大部分药品政府定价不会造成药品价格大范围上涨■本报见习记者张敏
(责任编辑:杨明)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