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观察 > 金融动态
宏观 | 金融 | 公司 | 产业 | 财经人物

互联网宝宝类理财开始降温 规模呈下降趋势

来源:南方都市报

  互联网各类“宝宝”规模下降但整体收益略升,预计随着市场资金面趋于宽松,该类产品收益还将面临更严峻考验

  对于深圳本地理财一族来说,互联网各类“宝宝”曾是家庭理财的一大法宝。不过,随着央行[微博]降息以及国内A股走出一波强势上攻行情以来,互联网各类“宝宝”规模有所下降。

  对于深圳本地理财一族来说,互联网各类“宝宝”曾是家庭理财的一大法宝。不过,随着央行降息以及国内A股走出一波强势上攻行情以来,互联网各类“宝宝”规模有所下降。

  有专业人士分析认为,由于这几个月市场的资金比较宽裕,互联网各类“宝宝”收益不断下滑,余额宝[微博]6%- 7%的收益神话已经破灭。去年底以来,央行已经进行了两次降息及两次降准。预计今年随着市场资金面趋于宽松,宝宝类产品收益也将面临严峻考验。

  互联网“宝宝”规模呈下降趋势

  据国内知名机构融360监测的数据显示,2014年前三季度,互联网各类“宝宝”规模呈上升趋势,截至2014年9月30日,互联网“宝宝”规模为15638.93亿元,达到历史最高峰。

  不过,自去年四季度开始,“宝宝”类理财产品规模逐渐下降:2015年一季度末规模为13603 .34亿元,较去年四季度末减少了1478 .13亿元,降幅达到9 .8%,甚至不及去年二季度末的规模。

  互联网“宝宝”整体收益略有上升

  2015年一季度央行接连降准、降息,不断向市场释放流动性,但整体上看,互联网“宝宝”收益却呈上升趋势,一季度互联网“宝宝”的平均年化收益率为4.66%,其中1月份互联网“宝宝”平均收益率为4.63%,2月份小幅下滑至4.59%,3月份大幅反弹至4.76%。

  有理财分析师认为,3月份互联网“宝宝”产品收益上升有两大因素:一是新股密集发行导致大量资金被冻结。3月初24家公司获证监会[微博]批准公开募股(IPO ),新股密集发行,冻结资金超过3万亿元。互联网“宝宝”实质上是货币基金,资金主要投向于银行大额协议存款、短期债券等流动性较强的货币市场工具,大量资金被冻结对“宝宝”们的影响非常明显,短期内收益迅速攀升,平均收益率甚至一度突破5%。央行降息、降准导致资金面宽松,影响“宝宝”类产品的长期收益走势,但是短期影响不大。

  二是股指飙升、大量互联网“宝宝”资金流向股市。2月28日央行时隔三个月再度宣布降息,3月份股指延续了去年底的大涨趋势,3月底,上证指数收盘于3747.9点,月涨幅达到13.2%。股价疯长带来的是证券开户数及成交量的猛增,大量资金由互联网“宝宝”、银行等领域流向股市,市场资金面偏紧,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升了“宝宝”类产品收益。

  市场观察

  单日赎回上限50万元的“宝宝”最多

  南都记者了解到,为了防止出现大规模挤兑现象,大部分互联网“宝宝”设置了单日最大提现额度限制,不同“宝宝”的赎回限额差别较大。数据显示,单日赎回上限为50万元的“宝宝”最多,占比22%,其次是单日赎回上限为5万元的“宝宝”,占比16%,另外还有13%的互联网“宝宝”没有设置赎回限制。

  从不同系别“宝宝”的单日提现额度来看,银行系“宝宝”的单日提现额度较大,第三方支付系“宝宝”的单日提现额度较小。一方面,银行资金规模较大,基本不会出现挤兑危机,而第三方支付机构的资金量无法与银行抗衡,一旦出现大规模赎回现象,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货币基金的稳定性。另一方面,自去年开始,各大银行尤其是国有四大行,纷纷下调余额宝等互联网“宝宝”的转入及转出限额;此外,央行也多番“泼冷水”,比如限制第三方支付的转账及消费金额,第三方支付系“宝宝”遭遇到双重夹击。

business.sohu.com true 南方都市报 https://business.sohu.com/20150508/n412653192.shtml report 1618 互联网各类“宝宝”规模下降但整体收益略升,预计随着市场资金面趋于宽松,该类产品收益还将面临更严峻考验对于深圳本地理财一族来说,互联网各类“宝宝”曾是家庭理财的一
(责任编辑:UF014)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