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 (记者 孟凡霞 岳品瑜)虽然监管层近年来一直呼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将信贷资源向中小企业、小微企业倾斜,但在市场运作的结果来看,企业贷款仍然不容易。在日前举行的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吴晓灵给出的答案是,经济刺激导致的高杠杆后遗症问题仍存在。中国金融杠杆率在全球来说是比较高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增加银行信贷是饮鸩止渴的行为。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速下滑,过去曾被经济高速增长所掩盖的问题逐渐浮出水面,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被监管层和市场所关注。这一问题的成因目前存在分歧。有人说,这是总量问题,应当通过加大刺激力度来解决;有人说,这是结构问题,必须通过深化经济改革来解决。
而统计显示,自2009年以来,我国银行的信贷投放非常给力。从1949年到2008年,银行系统一共投出30万亿元信贷,但从2009年到2014年,银行系统投出的信贷是50万亿元,企业融资难问题不是出于“没钱”,而是杠杆率过高的问题。
那么, 何为金融杠杆?简单来说,就是负债与GDP的比值,杠杆率高意味着企业的负债多。有数据显示,2005-2012年,中国非金融部门(居民部门、非金融企业部门和政府部门)债务占GDP比率整体呈上升趋势,杠杆率由139.3%升至176.3%,近两年又继续升至约210%,上升了60多个百分点。
实际上,目前我国杠杆率高主要是因为2009年的大量信贷投放。英国金融局原主席、新经济思维研究所理事会主席、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高级顾问Adair Lord Turner认为,中国杠杆率的上升是源于对发达国家经济放缓的反应。2009年由于中国经济放缓,进行了大量的房地产投资和信贷投放,导致现在中国的杠杆率很高,这虽然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但是一旦杠杆率过高,去杠杆时就会促使经济放缓,出现危机时也无法追踪从杠杆中发现的问题。因此杠杆的问题需要关注。
为了解决目前的经济结构问题, 吴晓灵认为,必须有效地降低杠杆。“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要调结构、要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不应该向中央银行再要资金放水,而是应该痛下决心把结构调好,让新技术能够应用到实践当中去。中国不缺钱,缺的是把这些钱通过合法的渠道、通过有效的渠道投入到实体经济当中去,投入到需要资金的方面去,因而控制货币、搞活金融是中国经济走出困境的惟一出路”,吴晓灵说。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王兆星也认为,在现代经济中,金融杠杆可以大有作为,但必须运用适度才能够远离危机。对金融宏观调控者和金融监管者来讲,如何把握、如何控制金融杠杆的最佳水平是宏观经济管理者和金融监管者所面临的最大挑战。
对于金融体制改革,吴晓灵认为当前中国资金多,而融资难、社会融资成本高的局面,是市场经济和银行业发展不完善造成的。未来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是金融体制改革最重要的任务。
作者:孟凡霞 岳品瑜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