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财经 > 宏观经济
宏观 | 金融 | 公司 | 产业 | 财经人物

中国的软实力到底是什么?

来源:财经综合报道 作者:商业见地网

  商业见地网专栏作家孙骁骥:外国人压根是适应不了这种中国特色的化学味道的,正如他们适应不了中国诡异的人际圈和文化逻辑。

  有过海外生活经历的人,记忆中总会有抹不去的那一罐老干妈的身影。

  多年前,留学潮还不如今天这般泛滥,内地学生们收到来自大洋彼岸的录取offer,兴奋之余,买好机票、收拾行囊准备过上几年艰苦的"洋插队"时光,这时,母亲们总会殷勤地在他们的行李箱中塞进两个物件,其一是电饭锅,其二就是一罐(乃至几罐)老干妈。

  这种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古老情愫,全都沉淀在海外游子辣酱罐的一方狭小空间里,仿佛里边装着的不是辣酱,而是故乡的一抔黄土。

  此后经年,老干妈做大做强,外国超市皆能买到中国贵州的老干妈辣酱,加上无往不利的互联网商务,更让今天的中国的妈妈们觉得没有必要再往即将出国的儿子背包里硬塞进一罐老干妈。

  据说,连亚马逊美国网站都能买到名为"Lao Gan Ma Chili Black Bean Sauce"的高端中国辣酱,老外顾客留言狂赞。可见我国"软实力"之强大,仅一罐不明觉厉的辣酱就征服了美利坚。

  随着GDP一道崛起的,除了中国经济,还有泡在老干妈罐里的中国文化,以至于有人道:凡有中国人的地方,必有老干妈。

  这句话让我想起了先前看过的另一个近似说法:"Where there are asians,there are rice cookers"(凡有亚洲人的地方,必有电饭锅),这句话的始作俑者是香港大学日本研究系的教授Yoshiko Nakano。

  此君以之为书名写了一本皇皇巨著,描述日本人发明的电饭锅怎样从一个原本小众的、地区标识强烈的电子烹饪产品演变成全球化意味浓烈的一张"民族标签"。

  根据Nakano的记述,电饭锅的全球化进程中,香港的作用至关重要。大陆等地的电饭锅最早系从香港传入,且在日本电饭锅的基础上增加了煮粥、煲汤等等因地制宜的独特功能,很短的时间就成为了每家必备的煮饭利器。

  如果说日本人是电饭锅的发明者,那么香港则算得上让这项发明得以发扬光大,在全球每一个食米饭的地区落地生根的"催化剂"。

  所幸,在这个国人集体"走出去"的时代,我们无论输入输出"软实力"都不必再事事诉诸那弹丸之地香港。

  大陆同胞早已自身化为精卫鸟,群集飞至大海彼岸,当然,嘴里叼的不是石头,而是一罐罐油光可鉴的老干妈。

  久而久之,那远在番国异邦的中国超市颇瞧出些商业前景,也便陆续跟进,将这老干妈铺满了货架,价格倒是比国内贵了不少。

  有好事者就此价格差的缘由询问老干妈食品公司的董事长陶华碧,陶董聪明地回答说:在国外定价高,就是要赚外国人的钱。话虽高调,但很快就有海外华人出来"辟谣"说,在国外购买老干妈的顾客,几乎都不是黄发蓝眼的白种人,而多为飘在海外的中国人。又有唐人街超市店主出面证实此言。

  于是,兜兜转转一大圈,终于还是出口转内销,赚的其实是大陆同胞的钱。我们也因此得知,老干妈毕竟不是肯德基麦当劳,甚至和当年的电饭锅也大有不同,它玩的不是"全球化",而是"逆向全球化"。

  什么叫"逆向全球化"?那就是,我压根不指望去同化你,但我会天天守在你身边,用所谓的地方特色烦死你,用我行我素的生活习惯恶心你。

  对于陶华碧和超市店主而言,固然经济利益更紧要,但对一般人来说,这罐辣酱承载的文化价值却远远超过它的售价,也远远超过配料表里的辣椒、豆瓣、碎牛肉末。

  在那些飘在异国他乡,茶饭总不对路、汉堡薯条吃腻味了的日子里,只要在一碗用国内带过来的电饭锅煮出的白米饭里添上一勺老干妈,一切饮食上的不适与龃龉就会顿时烟消云散。

  那种泛着化学添加剂味道的"中国特色"滋味,一瞬间就统摄了口腔,让异国陌生的空气中回荡起熟悉的故土味道。

  老干妈的神奇功效近似于更早期的涪陵榨菜,过去我时常随身携带,无论走到世界哪一角落,吃了何等不堪下咽的番邦食物,只要嚼几根榨菜,中国的味道就马上回来了。

  这种神奇的"中国味道"到底为何物?我猜测,它本质上是属于一种文化的"编码",或者打个比方,食物是wifi信号,调味就是wifi密码。

  只有输入对的密码才能接收到你想要的味觉信号。这种老干妈风格的调味信号可谓天下独一份,体现着一种大国的文化自信,不像诸如印度咖喱粉、香港李锦记之流的轻浮味道。

  例如印度咖喱,无论怎么吃都泛着一种浓烈的殖民地信号,所谓咖喱的美味,实则是被18世纪英国殖民时期的一位上校发现的。

  而印度咖喱真正实现批量生产,完全是英国人采取了精准定量的工业化配方才得以实现,与东印度公司统治印度的历史多少有关联。

  在这之前,印度咖喱的味道混乱不堪,几乎是凭当地人的经验瞎做。因此这印度咖喱,即使叫做英国咖喱也并不为过。

  至于李锦记之类的调味料,固然也闻名海外,但说到底那也不过是粤港饮食文化中的一端,放在整个大中华的"味道谱系"当中,算不得主流,也实在代表不了中国。

  唯独这老干妈,彻底摆脱了"后殖民"的语境,也逃离了旧传统的藩篱,因为你既说不清它是川辣、黔辣还是湘辣,也道不明那不红不黑的油花里到底包含何种致命的化学成分,包装上创始人的红底黑白照片更是十分到位地接了地气。我几乎相信,出示它比出示护照更能证明我的真实国籍。

  请忘记亚马逊网站里那些水军的留言,诸如"我的朋友向我推荐了老干妈,我会一直吃下去的。这东西吃起来真实不错,还有很多脆脆的颗粒物,花生嚼起来太棒了!美妙的老干妈,美妙的鲜辣口感!"这类。

  外国人压根是适应不了这种中国特色的化学味道的,正如他们适应不了中国诡异的人际圈和文化逻辑。

  如今在国外,外国人打进中国人的圈子似乎比中国人融入当地还困难。国人飘在海外,各方面都能主动适应——除了嘴。

  一是吃,二是语言,都无法顺利地"归化"西方,不少人出国留学多年不会说英文不吃外国菜,还总是隔三岔五找个老外声称要教对方中文,请他吃吃原味中国菜(加了老干妈的),这种自嗨精神,这种坚持民族大义的品格是弥足珍贵的,要不鲁迅先生怎么会说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贵的品质是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呢。

  很久以前,海外华人圈的主流文化是粤语的含混和李锦记的淡咸味,到如今,这种主流的味道已经慢慢被改变,变成了普通话的嘈杂和老干妈的燥辣。

  可见国内的国情变了,海外的"国情"也会跟着变。老干妈已不再是一种非主流调味品,而是变成了一个醒目的文化、身份、国别的符号。

  白米饭加老干妈,犹如当年伟人爱吃的米饭加湖南辣椒灵魂附体,有一种不容置辩的自我肯定寓于其间,并从华人的嘴里开始孤独地蔓延。

  这种变化时常让人措手不及,找不到对应的措辞恰当描述。美国社会学者安德森在《中国食物》一书中曾有经典论断:关于食物味道的讨论与品评,常常使中国人聚合在一起,人们在讨论中国食物的时候总是带着一种骄傲的姿态,因为中国人认为,自己民族的食物冠绝世界,因其在味道上保持了"中庸",既不太寡淡也不太浓烈。

  以今天而论,我觉着安德森先生的观点有些跟不上时代,比如这老干妈就显然不是一种泛着"中庸"味道的调味料,在那生猛诡异的辣味里,我实在尝不出一星半点的温良恭俭让。

  我只是看到,过去独自默默吃老干妈下饭的零星的中国人,现在成了聚在一起闹哄哄地吃着老干妈的一大群中国人,安静地围在他们外面的,是一群面带狐疑、略感不安的当地外国人。

business.sohu.com true 财经综合报道 https://business.sohu.com/20150528/n413947125.shtml report 3330 商业见地网专栏作家孙骁骥:外国人压根是适应不了这种中国特色的化学味道的,正如他们适应不了中国诡异的人际圈和文化逻辑。有过海外生活经历的人,记忆中总会有抹不去的那
(责任编辑:UF035)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