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财经
宏观 | 金融 | 公司 | 产业 | 财经人物

三板做市指数大换血:亏损无碍权重股 行业更趋多元化(图)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常亮 上海报道
本报记者 常亮 上海报道

  三板市场一日千里,从指数成分股的调整上可见一斑。

  6月15日,三板成分指数(899001)和三板做市指数(899002)迎来3月18日发布以来的首次调整。

  从绝对数量来看,三板做市指数成分股数量从105家提升至192家,三板成分指数成分股数量从332家提升至451家。从指数成分股的行业变化来看,生物制药、医疗保健、通信、软件与服务等行业企业入围数量迅速增加。值得关注的是,其中不乏正在经历巨额亏损的互联网企业,如中搜网络(430339),以及产品尚未上市且未取得收入的企业,如仁会生物(830931)。

  指数尚未重振牛市

  今年以来的三板二级市场之火爆,曾在3月18日前后达到新的高度,而当时三板两指数行情的发布则是导火索。

  “两个三板指数,特别是三板做市指数,给了投资机构一个比较粗略的方向,即解决"靶子"在哪里的问题,公募基金进来,需要参照并复制指数以跟踪三板市场的整体发展。”北京某三板私募基金投资经理亦飞表示,“这只是第一步,第二步便是公募基金的入场问题,即发布公募基金参与新三板市场的指引,但这个文件迟迟没有下来。”

  从新三板市场3月15日到4月7日的整段牛市行情来看,三板指数发布起到了催化剂作用。在指数发布后仅仅半个多月内,三板做市指数从1653.93点,暴涨至2673.17点,涨幅超过61.7%。

  “这波傻钱赚得太容易,发布指数到公募基金入场似乎是一个连贯的计划,抢在公募基金买入之前入场成了公认的稳赚不赔的操作,但过于火爆的行情并没有自我实现,反倒造成了踩踏。”亦飞表示。

  在另一只靴子迟迟没有落地的影响下,三板做市指数4月7日开始狂泻,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最低跌至1800点,跌幅超过30%。

  由于3月18日三板两指数行情的发布后出现了今年最强一波牛市行情,这使得6月15日指数成分股调整后三板二级市场是否能重振雄风,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从当天盘面来看,三板做市指数不温不火,1806.94点开盘后一路走低,触及1800点,直到尾盘开始拉升摸高至1807.74点,微微翻红0.04%,并没有实现预期中的正面效应,显示三板二级市场已经回归理性。

  行业结构优化

  三板指数成分股的调整,预示着新三板海纳百川的效应正在扩散。

  根据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发布的指数编制方案,三板指数的调整以季度为单位,参考日均总市值及日均交易量排名并根据行业、市值调整加权而成。

  5月19日,全国股转系统董事长杨晓嘉曾在上海公开表示:“信息技术和生物医药企业市值已分别占到市场总市值的26%和11%,这个特征与早已迈入信息经济时代的美国资本市场的市值占比结构非常类似。”

  行业分布方面,根据中证指数公司进行指数编制所依据的三板投资型行业分类2级来看,杨晓嘉提到的两类企业正在迅速扩容。

  “软件与服务”行业成分股数量增加15家,增长68%;“通信设备及服务”增加4家,增长200%;“医疗保健设备与服务”增加6家,增长300%;“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增加6家,增长200%。

  此外,做市指数成分股中还新纳入了房地产、运输两个行业。从做市指数成分股的行业稀缺性来看,唯一的公用事业、银行业、运输业和房地产业公司分别是:蓝天环保(430263)、融信租赁(831379)、海格物流(430377)、华燕房盟(831496)。

  在调入做市指数成分股的股票中,仁会生物(830931)与中搜网络(430339)尤为特别。

  从当前投资机构较为看中的净利润指标来看,仁会生物2014年净利润为亏损616万元,中搜网络亏损1.29亿;从加权净资产收益率来看,仁会生物为-4.7%,中搜网络为-1530.8%;然而从流通市值来看,这两家企业却是三板做市指数的冠亚军:仁会生物市值26.53亿,中搜网络市值22.45亿,而最新增加的全部94家做市指数成分股的流通市值中位数仅为3亿元。

  据悉,仁会生物尚未取得新药许可证,主打产品谊生泰尚未上市销售,也没有销售收入。该公司在新三板挂牌后的7个月时间内进行了四次定向发行,融资3.99亿元,开创了一家“种子企业”产品还没投放市场、没有销售收入但在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成功融资的先河。

  而中搜网络虽然是当前屈指可数的几家亏损过亿的三板公司,但这仍无法阻挡其被纳入三板做市指数。中搜网络是一家老牌互联网公司,在2004年前后,它曾与百度并驾齐驱。自登陆新三板以来,中搜网络一直是新三板最为活跃、交易量最大的几只股票之一,当前已经完成两次定增,共募集资金近2亿元。

  尽管三板指数成分发生较大变化,但在专业人士看来,投资风险依然较大。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发现,新晋三板做市指数的94家企业,在净利润、加权净资产收益率、市盈率及流通市值等方面,与此前105家成分股相比并无特别优势,投资者仍需针对企业个性进行深入调研。

  “三板二级市场仍然以政策市为主导,各方仍在密切观察监管层释放政策性利好的能力和意愿。”亦飞表示,“在利好确立之前不能轻举妄动,鸡犬升天的暴涨已经一去不复返。”

  (记者微信号:leochang126)(编辑 庞华玮)

  作者:常亮
business.sohu.com false 21世纪经济报道 https://epaper.21jingji.com/html/2015-06/16/content_129907.htm?div=-1 report 2704 本报记者常亮上海报道三板市场一日千里,从指数成分股的调整上可见一斑。6月15日,三板成分指数(899001)和三板做市指数(899002)迎来3月18日发布以来
(责任编辑:Newshoo)

相关新闻

相关推荐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