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一个颇值得关注的迹象是,6月19日与6月23日两个A股市场风云变化的交易日,在诸多国内投资者恐慌的时刻,沪股通资金坚决入场,净买入145.68亿元。
本报记者 陈浠 深圳报道
当牛市中的暴跌如期出现,大部分公募基金却选择高仓位硬扛。
据众禄基金研究中心仓位测算结果, 6月15至19日当周,样本内开放式偏股型基金(包括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剔除QDII和指数型基金)平均仓位自前期的86.27%,上升0.29个百分点至86.56%。
“暴跌一周,我基本没有减仓,就扛着。市场短期波动很大,但我判断牛市并没有结束,而且择时实际上很难,所以干脆不减仓。总会涨回去的。”华南一位公募基金经理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如此描述其在市场暴跌中的策略选择。
一个颇值得关注的迹象是,6月19日与6月23日两个A股市场风云变化的交易日,在诸多国内投资者恐慌的时刻,沪股通资金坚决入场,净买入145.68亿元。
公募基金高仓位硬扛
市场暴跌期间,公募基金的基金净值亦损失不少。
根据天相投顾统计显示,包括处于建仓期的新基金在内,上周(6月15至19日)479只主动型股票基金单位净值平均跌幅高达13.34%。
13.34%这一跌幅,介于上证指数与创业板指数当周出现的跌幅之间。6月15日至19日,是本轮牛市启动以来A股跌幅最大的一周。当周,上证指数下跌了687.99点,跌幅13.32%,创业板指数下跌584.73点,跌幅14.99%。
天相投顾上述统计显示,股票型基金中多达92%的基金周净值跌幅超过10%,超过14%的为197只,其中109只股票基金跌幅超过15%。当周跌幅最大的主动型股票基金净值甚至大跌22.02%。
这也意味着,大部分公募基金目前仓位仍然较高,且在市场暴跌期间并未明显降低仓位。
6月23日,上海源贝资产管理有限公司FOF研究主管白岩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据其观察,私募基金在暴跌当周提前预判并大规模减仓的极少,大部分都是保持较高仓位。与此同时,大部分公募基金亦没有明显减仓。
众禄基金研究中心仓位测算结果也印证了这一说法:2015年6月15至19日当周,股票型基金平均仓位为91.28%,比前期上升0.47个百分点;而混合型基金平均仓位为78.08%,较前期下降0.03个百分点。
“毕竟公募基金主要是做相对收益的。”前述华南某公募基金经理表示,除非信心真的很足,否则与大部分基金逆向而行,下决心大规模减仓真的不容易。
据上述众禄基金研究中心仓位监测结果,6月15至19日当周,537只偏股型基金中,有278只基金仓位基本保持不变,有152只基金选择加仓,有107只基金选择减仓。选择加仓的基金数量较多。
某深圳公募基金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基金的仓位变化,一方面是基金经理的加减仓影响,另一方面也受到基民申购赎回资金的影响。有的基金整体仓位不变,但其实基金经理在减仓,而基金资金也在净赎回,所以反映到仓位上变化不大。
沪股通资金连续两天抢筹
A股投资者极度恐慌的时刻,境外资金却选择了抄底。
据港交所数据,截至6月19日收盘,沪股通买入额度113.16亿,卖出额度35.84亿,净买入额度77.32亿。沪股通当日额度130亿元剩余51.96亿元,使用了78.04亿元。沪股通当日净使用规模是沪港通成立以来第二大,而使用规模最大的是沪港通开通第一天,当日沪股通额度使用告罄。
6月23日,A股走出深V形走势,上证指数早盘跌幅一度达4.69%,但午后实现逆转,截至收盘,上涨了2.19%。值得注意的是,沪股通资金当天继续入场抢筹。
截至6月23日收盘,沪股通买入130.88亿人民币,卖出62.52亿,净买入68.36亿。额度方面,沪股通额度剩余59.34亿人民币,使用了70.66亿,使用额度占比55%,为沪港通开通以来使用第三多的交易日。
由此,6月19日与6月23日两个A股市场风云变化的交易日,在诸多国内投资者恐慌的时刻,沪股通资金坚决入场,净买入145.68亿元。
“本轮大牛市的基础因素仍然存在,市场调整过后A股有望能走出类似于美股的长牛行情。”6月23日,南方基金权益类基金经理张旭发表观点认为,源于改革所带来的红利,目前国有企业正在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优质资产不断注入其中,使得国企效率提高;而通过上市公司间的并购重组、跨界转型,传统行业正逐步转型为新兴行业,整体产业结构正通过资本形式向美股靠拢。
博时基金宏观策略部总经理魏凤春亦认为,“目前我们看不到改变牛市的基础条件的出现,比如:经济持续下滑、通胀高企、美元加息引发资金外流、改革停滞等。远的不说,至少在三季度我还看不到这些让人胆战心惊的信号。”
(记者邮箱:chenxich@foxmail.com)
作者:陈浠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