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6月开始,李丰将要离开IDG的说法就不绝于耳,虽然在时隔两天的TechCrunch 上海峰会上,李丰就出来辟谣。然而谣言的背后,是持续的离职潮和随之的创业潮,不仅是小职员,更有投资机构创始人,李丰被传点谣言也实属正常。
在近日接受搜狐财经专访时,李丰畅谈了自己对优秀创业者的判定标准,对国家在这轮创业热潮中扮演角色的建议,就中概股回归以及资本市场开放等热门问题做了详细的解读。
李丰 |
优秀创业者需要具备的三大特征
加盟IDG资本后,李丰的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电商、互联网金融、年轻人生活方式、O2O类等四个方面,推动了IDG对脸萌、河狸家、宜信等知名项目的投资。
在李丰看来,优秀的创业者都或多或少具有以下特征,首先,做的事情契合自身经历与个性;其次,对创业本身有远见卓识、深思熟虑,对自身价值和他人效率有清晰的认识;最后,运营创业公司,需要创业者有强大的意愿与坚强的意志,做好抵御一切苦难的准备,这是成功的基础。“在每一拨所谓历史大潮中,成功基本只属于少数人,能不能做那个少数要看自己的努力”,李丰说。
政府最有效的帮助就是基础设施建设
从2014年到2015年,从“互联网+”的提出到全民创业的倡导,政府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六月初,国务院提出五招促创业,包括鼓励地方设创业基金,推动VIE境内上市,取消户籍、学历等人才流动限制。
李丰认为创业公司而言,政府最卓有成效的帮助就是解决好基础设施问题(包括注册、税费、社保、办公环境等),这些问题都是创业公司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耗费巨额时间,可能也无法解决的。如果政府能够在这些方面提供更快捷、方便的服务,创业公司就能集中精力攻克其他难题,例如产品技术或商业模式。
政府背景的创业基金应担当辅助角色
李丰认为,近年来,政府越发肯定创业过程中创投人的作用,所以更主动将政府投资与个人投资结合起来,注入创业公司。这种做法优势明显,政府在市场发挥作用的基础上进行宏观调控,起到一个催化剂的作用,市场可以发挥作用的领域,如判断方向,把握创业者和商业模式的运作,这些事情交给专业投资者和专业团队来完成。在此基础上,政府加以引导,投资回报比达到最大化,创业者得到最切实的帮助。但是,政府投资与专业投资配比进入创业公司,政府还是应该充当辅助性角色。
美国估值远小于国内是回归A股的重要原因
陌陌于6月23日晚间宣布收到了私有化要约,至此,今年二季度以来已有超过20家中概股宣布收到私有化要约。李丰认为这有其内在的逻辑,从前,中国市场对于企业估值的判断更多的是基于盈利性和基于资产规模,这些都不是早期的互联网公司所拥有的。因为那时候他们并没有太多资产,上市的时候也不一定会规模性盈利。此外,从前产业链上做中早期和晚期投资的资金基本上是美元,基于此,以前的互联网公司和高科技公司较多的在国外上市。
但如今,现在这些问题都在中国资本市场和相关产业链环节中逐渐解决。首先,中国市场现在成熟度较高,资本市场较繁荣,资金供给,公司供给都有一个成熟的模式。同时,对于很多主攻普通消费者市场的公司,他们的品牌和他们的用户90%以上都在中国,肯定在中国上市更好。第二,所以可以肯定的是,中国资本市场现在繁荣程度较高,从前的问题也都迎刃而解,会有越来越多的公司希望在本土上市。
但李丰认同在美国估值的市值比在中国小很多是很多企业愿意回国上市的原因之一。
降低资本市场准入门槛有利于泡沫消除
针对一些评论认为,美国市场现在虽然繁荣程度趋于稳定,但透明度要求更高,所以从长远来看,一家企业在美上市更有好处。李丰对此持不同意见。在他看来,从国内最近资本市场来看,不论是已经推出的新三板,还是即将出台的各类政策(包括降低盈利性门槛、注册制、发行市盈率等),中国在政策制定上显著降低了公司进入资本市场的门槛,这些政策都指向了一个共同的趋势,我们可以使得在资本市场上公司供给程度大规模增加,这是最主要的。公司的供给程度大规模增加了,资金自身又具备逐利的特性,在中国供给的市场上,资金一定更多流向好产品,好公司,所以,只要把供给端放到足够大,达到了资金和公司之间的供需平衡,甚至供过于求,资金会自然聚集到更多本质更好的公司,这个选择会自然形成。从前,由于资本市场原来的准入标准导致能够跨过门槛的公司相对比较少,我们资金供给虽然充足,但是资金的选择性没有得到利用。
在李丰看来,泡沫只是一个阶段性的表现,所有供需关系的不平衡,理论上都会导致定价不合理。多年以前,不管房地产,还是家用电器,都是有限供给,需凭票购买,那时候一张票或者楼花都会炒的很高,从这个角度讲可以说有泡沫,这个泡沫本身是因为供给没有充分平衡导致的定价不合理。降低资本市场对公司的准入门槛,公司的规模和数量会大幅度增加,这将很快使市场趋向于公司和资金之间的某种供需平衡,甚至供过于求,在这种情况下资金就会开始选择。“我们讲价格的合理与否,或者价值的合理与否,就会很快的回归到这个公司上。”
中国创业重商业模式 背后存在政府的引导
之前也人持观点认为,中国式的创业偏重商业模式的创新,而不是在技术和科技方面的创新。对此,李丰认为这是国家政策的引导,国家的政策鼓励互联网创新创业,即极大鼓励传统产业的商业模式和科技升级。从这方面来讲,中国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由于生活水平低提高,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企业不能再单纯依靠附加劳动力完成增值。中国企业到了必须提升效率的阶段,不管是用科技创新或商业模式的创新哪种手段来完成,这是提升竞争力的内在过程。人力资源成本动因和企业自身发展阶段的动因,共同使中国目光放远,未来对于高科技和新兴模式的需求会越来越强烈,国家不失时机的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企业转型创新。
当然,他也认为在很多层面上中国都是进步的。例如,智能硬件热中间有一些著名中国公司的身影,不仅有生产制造特色,而且还有科技特色,比如无人机等。但通过中外投资比较可以看出,无论是无线的电子商务,还是无线的O2O,我们对比同等条件下的美国公司,中国在很多领域的领先还是集中于商业模式上。
创业潮背后是行业自身需求叠加政策刺激
李丰认为中国的创业浪潮背后有政策制定的原因,是中国的切实需要。中国现阶段有非常多的线下产业,因为这些产业本质上跟中国的实体经济息息相关,包括零售、消费、生产制造、加工等等,都需要通过商业模式或是科技手段来提高效率,来完成整个升级的过程,通过商业模式或科技手段的创新来解决实体经济当中的效率问题、管理问题。
“每次一个足够大的行业或者机会出现的时候,它都需要一轮泡沫来孵化它的基础设施和短期目的。这次是行业的自身需求叠加政府政策刺激,所以就显得更旺盛一些。”李丰说。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