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前,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企业研究中心主任刘姝威以一篇600字的文章终结了蓝田股份的造富神话。现在,她将矛头指向了创业板龙头公司乐视网。继6月23日发文炮轰乐视“烧钱模式难以持续”之后,28日凌晨,刘姝威再次发文,直指“乐视网涉嫌违规隐瞒公司盈亏信息”“贾跃亭巨额套现动机可疑”。
第一回合
事件起因于6月17日,刘姝威发表《严格控制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减持套现》一文,乐视网实际控制人贾跃亭成为重点炮轰对象。
6月1日贾跃亭减持1751万股,套现金额约12亿元,6月3日贾廷跃又减持1773.03万股,套现金额约13亿元,三天之内贾廷跃连续两次合计减持约3524万股,套现金额合计约25亿元。
刘姝威的质疑疑似遭到了乐视网拥趸们的攻击。她在随后更新的文章中称,“既然已经开始进行人身攻击了,那么,我也就不客气了!我会认真分析研究,发表我的分析报告。”
原本定于6月24日(周三)发布的《乐视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提前至23日晚被发布。报告一出,“大v”们都震惊了。
在《报告》中,刘姝威提出六点质疑:一、乐视网的董事会成员结构分析;二、乐视网的主营业务分析;三、我为什么说乐视网的经营状况出现了问题?四、乐视网的优势在哪里?五、可以为“讲故事”投资吗?六、我为什么以前没有发表乐视网分析报告?
6月23日23:20,即上述《报告》发布两小时后,乐视“深夜致谢”。乐视网投资者关系微博发表回应:“谢谢刘教授。希望您有机会来公司考察指导,了解一个与众不同的真实乐视和独一无二的乐视生态;同时期望就互联网+时代新经济模式对于一个公司未来价值判断的差异等课题,能深入交流。”
刘姝威提出的“烧钱模式难以持续”的论点受到业内人士的质疑。因为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烧钱似乎已成为成功的“必经之路”。2009年,外媒曾撰文质疑社交网站Facebook实现盈利难度极大,如今Facebook市值达到2432亿美元,并将沃尔玛踢出了10大美国企业名单。
有评论认为,刘姝威是个好学者,但是其思想已远离乐视样本本身:一是不懂互联网与智能硬件;二是不考虑乐视企业特殊情况:创业板上市(再融资受限),去年危机,45亿元定增失效,乐视影业并入与乐视体育、手机、电视融资均缓解资本紧张之无奈之举。故烧钱是互联网经济特色,旨在放长线钓大鱼,不值一驳。
第二回合
人们以为这次事件已经告一段落,但刘姝威以一个学者的严谨钻研精神告诉你,此事还没结束。6月28日凌晨,刘姝威再度更新文章,提出两点质疑:
一是乐视网涉嫌隐瞒公司盈亏信息。乐视网2014年度报告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第六十三条、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等规定,没有披露主营业务利润的构成情况,没有说明营业利润来源。
2015年6月1日和6月3日,乐视网的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兼总经理贾跃亭先生减持套现约25亿元,无息借给乐视网。股票的收益是不确定的,风险较高;债券的收益是固定的,风险较低。贾跃亭将大量的高风险资产(乐视网股权)转化为低风险资产(乐视网债权),不知是否意味着贾跃亭自己不看好乐视网的发展前景?
刘姝威提出,乐视网涉嫌违规隐瞒公司最基本的盈亏信息,而贾跃亭掌握乐视网的完整信息。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兼总经理巨额减持套现,这种行为动机是否颇为可疑?
二是贾跃亭巨额减持乐视网股票对股市的影响。这轮牛市刚刚启动一年,目前,大量的居民存款还在从银行流向股市,居民资产正在进行重新配置。
刘姝威提出担忧,如果在乐视网违规隐瞒公司盈亏信息的条件下,公司实际控制人巨额减持套现的行为得到默许,那么,其他上市公司便极有可能相继模仿这种行为。当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都如此做的时候,中国股市还具有直接融资功能吗?广大股民会否感觉受到了欺诈?
刘姝威最新文章发出后,网友态度也分成了截然不同的两派,有人表示“支持刘教授”,有人则称她是“商战的棋子。”
截止发稿,乐视网尚未作出回应。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