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年,作为一名“视频控”,Dom Hofmann 联合创始了 Vine,并在产品还没正式上线、没经过市场验证前就卖给了 Twitter。短时频这件事情,后来被证明是正确的:半年后 Vine 登顶美区 App Store 免费榜。
2013 年下半年 Hofmann 离开已被收购的 Vine,但他没有放下对创造的着迷。于是有了今天这款 Byte,一款想让你突破媒介限制的多媒体图片制作工具。
Byte 的基本框架和大多数图片社区产品差不太多,工具为核心,附带有一个图片流让用户可以分享和发现照片。但是在工具上,Byte 和市面已有的图片产品都大不相同。
在 Byte 上创作时,你需要先选择一个“画布”。这块画布是你之后往上面添加内容的地方,相当于背景板。产品里提供了多种不同颜色随机组合而成的彩色画布,选择一种后,你就可以开始往画布上丢东西了:图片、GIF 动态图、文字或者是你自己动手涂鸦。这些东西都可以在画布上放大缩小,让你调整到自己最想要的效果。
更有趣的是“音轨”功能。按下音轨 (soundtrack) 功能,你就可以通过它提供的工具简易地创造一段旋律,并让它重复地在你的作品中播放。具体的创作方式也很有趣,在一个密密麻麻的网格内,用户在每个小格子里放置一个 emoji 表情,就能得到一个声音。即便完全不懂得音乐制作的人,多尝试几次,也总能做出点能听的旋律。Hofmann 对这个音频功能的易用性也很自信:“(在 Byte 里)你很难做不出点好听的声音来,除非你是故意去弄得很难听。”
Byte 产品里还有一个应用平台,名为计算机 (computer) 。这个平台提供了一些应用内工具,为 Byte 用户提供各式各样的内容供创作使用。据 TheVerge 的作者体验后所说的,目前平台上有一些有意思的第三方工具了,比如 Trendy,能帮用户搜集新闻头条;Drizzy 则会为用户提供所有有关饶舌歌手 Drake 的相关照片、引文等等。用户可以通过这些工具获取某一方面的随机内容,然后再自行调整内容,创作自己的 Byte。Hofmann 还计划提供 API 给第三方开发者,让他们为 Byte 开发工具。
Byte 还有一些功能,比如 remix,让用户可以改编别人的作品。你可以用 Byte 制作内容然后分享到 Vine、Instagram 等等。Hofmann 向 TheVerge 提到,接下来还会陆续有更多的功能开放出来,包括一个叫 blocks 的功能,会为 Byte 带来一些编程上的功能,通过和它的音乐功能类似的网格状的界面。具体功能我们还得等到正式发布。
Byte 的 UI 本身也很有特点。它使用了大量斜坡、斜体元素,色彩缤纷,让产品开起来就颇具创造性。Hofmann 认为“UI 本身也能成为媒介内容的一部分。”
目前我还没能用上 Byte,因为它今天才开启内测。公开上线大约会在七月份。iOS 版本会先上,Android 可能要等到年底。
但是就目前的资料来看,Byte 体现出来的是一种和 Vine 截然相反的引导方向。Vine 只允许制作视频,并且限制在 6 秒左右,它通过这样严格的控制来保证内容质量,保持内容统一的可消费性。而 Byte 则是希望打破所有限制,让用户在自由发散地创作。Byte 希望打破所有条框,期待用户在“无序”的情况下产生些什么。
然而对一个创作工具来说,没有框架意味着没有引导,内容的生产成本会变得很高,尤其当 Byte 支持这么多种不同的媒体内容互相混合着来创作。并且,在没有框架做引导的情况下,用户生成的内容质量会更参差不齐,总体质量未必高。
Hofmann 自己对 Byte 的期望是:“我们并不是一定要把它一下子做得多大。我们觉得它可能会慢慢火起来。”他做这款产品的 idea 其实来源于马里奥系列的一个衍生游戏 Mario Paint,这是一个能够为马里奥上色以及制作音乐的小游戏。Hofmann 希望做出一款基于移动端的足够好的创作工具。目前 Hofmann 希望 Byte 能激发人们对“空间”的创作和排列的创造性。未来他们还希望向 3D、虚拟现实等方向迈进。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