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A股到达本轮牛市高峰,上证综指冲上5178点。但就在那个欢呼雀跃的周末之后,沪深股市开始了“暴跌”式的回调之旅。至今14个交易日,各大指数平均跌幅约30%,A股市值蒸发21万亿元,1025只个股遭遇“腰斩”。
危急时刻,产业资本纷纷出手,上市公司高管或集团公司争相增持和回购公司股票已成近期潮流。不过,多位机构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在目前这样微妙的时间点,不管是增持还是回购上市公司股票,比起看好公司未来,产业资本更多的其实是一心“着急”稳股价,尤其是那些在A股暴跌中遭遇“腰斩”的个股。
超130家上市公司股东增持
在A股暴跌之时,产业资本却在这样微妙的节点选择增持或回购。
据《第一财经日报》不完全统计,6月15日至7月3日,超过130家A股公司大股东通过二级市场增持上市公司股票,仅7月3日晚间,就有超20家上市公司发布增持公司。而在这130家之中,南玻A以高达11.85亿元的金额成为增持股票市值之首。而交大昂立、永新股份、中葡股份、博闻科技等近10家公司增持市值均超过了1亿元。
康恩贝的增持是这些公司中最为卖力的。公开资料显示,康恩贝已发起4轮增持。从6月29日至7月2日,实际控制人胡季强、管理层、全资子公司贵州拜特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朱麟分别增持110万股、47.75万股、100万股。
上市公司大股东和高管如此卖力,在暴跌之下,虽然效应减弱但市场也给出一定面子。康恩贝就在增持计划公布后第二个交易日走出涨停。
值得注意的是,多数上市公司都以“看好上市公司前景”类似理由来解释为何增持。比如华谊兄弟,该公司7月3日晚间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王忠军、副董事长兼总经理王忠磊计划未来12个月内,合计增持公司股份1000万股。华谊兄弟称,王忠军、王忠磊为了公司“影视娱乐+IP授权与实景娱乐+互联网娱乐”整体战略的有效实施,基于对公司未来持续稳定发展的信心及对目前股票价值的合理判断,看好国内资本市场长期投资的价值,才计划增持公司股份。
不过,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的机构人士均认为,上市公司股东此时拿钱增持根本目的就是稳定股价。“短期的反复下跌,无论是对机构、散户还是上市公司都是不利的,尤其上市公司,有些公司还做了股份质押,没有公司会料到股价会跌这么惨。”一私募高管如是称。
该高管认为,目前的市场局面下,很多机构、散户、上市公司都在一条利益链上,很大程度上都处于深套之中,都会希望上市公司股价能有机会爬起来。
上市公司回购加码维稳
除增持外,上市公司为维稳股价,祭出的另外一招就是主动回购。
TCL集团日前就以“增强投资者信心,维护公司股价”为由公告回购计划。该公司称,这次回购股份的实施,有利于增强公司股票长期的投资价值,维护股东利益,提高股东回报。宣布回购计划后,TCL7月2日与康恩贝一样,逆势涨停。
数据显示,在A股暴跌的6月,也是上市公司购家数最多的一个月,其中美的集团回购金额上限最高;紧跟其后的是华仁药业、理工监测,分别回购2052万元、1860万元。
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杨德龙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和增持一样,上市公司回购公司股票,目前第一原因也是为了救市,为了股价。“如果不救市会出现恐慌式抛售,回购和增持一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股价进一步下跌,也表明公司股价被低估。”杨德龙还认为,回购也表达了上市公司的态度—对资本市场和公司的前景包邮信心,尤其在市场低迷的情况下。
实际上,除了增持和回购,目前产业资本还流行联合发声明。7月4日,以苏宁云商为首的50家中小板公司向中小板全体上市公司及控股股东,面对近期股票市场暂时的非理性波动发出倡议称,将积极采取回购、增持、暂不减持等措施,以实际行动维护市场稳定。
在国金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李立峰看来,无论回购还是增持,对于产业资本来说,现在这个时点去做,未来都不太会是亏本的生意。杨德龙也表示认同,他称:“产业资本很少做错,他们对公司状况更了解,去增持和回购,对他们来说最终会是双赢的结果,股东、股民都有利。”
李立峰还补充道,目前的增持和回购多集中在新兴成长行业,以医药、计算机为首,建议投资者可注意这一领域增持和回购绝对量大的,一些优质成长个股。
作者:王娟娟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