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暴跌正在滋生各种担忧情绪。
沪指自6月中旬以来累计跌去30%,中小板和创业板指数则跌近40%。A股市值已经蒸发约20万亿元。
上周末监管层发出的21道“救市金牌”似乎并未起到预期效果。继7月8日三大股指均大跌收盘之后,今天上午截止发稿,沪指盘中一度跌破3400点,目前微涨0.4%。
这轮暴跌,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究竟如何?根据多个机构做出的最新报告预测,股市暴跌对经济的整体负面影响有限,由此引发金融危机或经济危机的可能性也极小。
1、 拖累GDP增速有限
去年7.4%的GDP增速中金融业拉动了0.7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7%的GDP增速中,金融业拉动了1.3个百分点。
据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估算,股市大跌会令金融行业萎靡,相应拉低整体经济增速。如果股市暴跌让金融行业增速跌回去年全年10.2%的平均增速,那么全社会GDP增长会因此减速约0.6个百分点。
瑞银的经济学家们也做出了一项预测,股市下跌虽然可能直接拖累金融业对GDP增速的拉动,但程度有限。如果金融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从一季度的16%降至2013年至2014年上半年的平均水平,则金融业对下半年GDP增速的拉动可能较上半年减少0.5个百分点左右——但决策层可以通过加大财政支持基建投资的力度等方式抵消金融业的下滑。
2、 银行出现大额亏损的可能性小
与股市相关的放贷规模有多大? 许多担忧聚焦于银行的“伞形信托”。海通证券估计,伞形信托和类似结构向股市输送了5000亿元人民币至1万亿元人民币的资金。随着股价下跌,办理了保证金贷款的投资者将无法偿还配资公司和伞形信托公司的贷款。这可能威胁到银行和信托公司按照承诺兑付理财产品的能力。
但是瑞银报告显示,市场估算银行对股市的直接敞口仅为2万亿左右,远低于其180万亿的总资产。
徐高也估计,在今年6月中旬(大跌之前),银行入市资金规模大致在2.5万亿。其中1万亿与券商融资对接(购买券商两融受益权),剩余1.5万亿与场外配资对接。
在光大证券所做的压力测试中,在极端情况下(上证综指跌到2,000点,融资盘一直不平仓),给银行带来不超过4,000亿的损失,不至于威胁到金融体系的稳定。
此外,银行入市资金通常属于优先级、并受严格的风控措施的保护。银行出现大额损失的可能性很小。
3、股票占居民财富比重仍不高
中证登的最新数据显示,已开立A股账户的投资者达8993万,其中过去一周参与交易的活跃投资者达3020万。上周报道称,居民三周以来人均亏损41万左右。
虽然过去三个季度中,股票在居民金融财富中所占比重上升了约6个百分点,但仍仅占到20%,远小于占比54%的存款。如果再加上存量住房,股票占比将进一步降至12-13%。
瑞银认为,消费与股市波动之间的关联缺乏实证支持。过去一段时间股市大幅上涨后,消费增速并没有明显加快,相应地,本轮股市大跌对居民消费的拖累可能也有限。
4、 股票在实体经济融资中占比较低
股市此前的上涨,确实有助于让高负债企业通过发行股票来清理其资产负债表并为增长提供资金。数据追踪商Dealogic称,今年上半年共有317家公司通过发售股票筹得创纪录的约3166亿元资金,较上年同期募资规模增加73%。
而正在上演的停牌潮中,不少上市公司由于股权质押融资,股价暴跌导致存在被银行平仓的风险。
不过,股票在整个实体经济融资中占比仍然较低。2014年股票融资占新增社会融资规模的比重仅为2.6%,今年1-5月也只升至4.2%。而银行贷款占今年企业融资规模的比例则高达60%。
当然,股市暴跌对严重依赖创业板、新三板融资的新兴中小企业而言,受到的冲击会更大。(郭儒逸)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