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财经 > 宏观经济
宏观 | 金融 | 公司 | 产业 | 财经人物

“把欧洲超市搬到家门口”——外贸新变局改善你我生活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7月10日电(记者王希、刘铮、王政)澳大利亚奶粉和羊毛制品、意大利皮具和箱包、日韩化妆品、西班牙橄榄油与火腿、波兰琥珀、中东手工地毯……做惯了出口的义乌,6月初迎来了一场进口商品盛会,大声“吆喝”生意的是近1500家境外企业,“下单”的是中国采购商与消费者。

  境外二三线品牌的日用消费品而非奢侈品,在本届展会上“唱主角”。10万多种商品涵盖了从日用家居、洗涤日化,到纺织服饰、食品饮料的各个类别。“不少客商一个货柜就像从欧洲搬来一个超市,里面装着三四百种商品。”义乌海关工作人员介绍说。

  参展商们有备而来,激发了消费者的购买欲。一家主营家居日化产品的日本客商展位上,“扫货”的市民排着长长队伍等着结账。“平时出国购买和网上"海淘"的东西基本都能找到,价钱也差不多。如果家门口就能买到货真价实的进口货,谁还会费工夫从国外往回背东西呢?”一位消费者告诉记者。

  中国采购商和消费者的热情,让多年来深耕欧洲市场的西班牙华商夏永平印象深刻。力邀多家西班牙洗护用品企业此次参展的他对记者表示,欧洲不少中小企业产品质量不错,产品按照欧盟标准生产,与国内消费升级需求契合,但一直苦于找不到入口。“现在中国老百姓的消费能力日益提高,加上"义新欧"班列常态化运行的好条件,大家都觉得时机到了。”

  这样的判断不无道理。2014年中国人均GDP已超过7000美元,进入消费结构升级加速期,商品需求的档次和质量明显提升。此次进口博览会4天内达成超过11亿元意向成交额,就是中国市场巨大需求的一个缩影。

  其实,从国人海外抢购奶粉、纸尿裤、马桶盖等新闻中不难发现,消费者对于进口产品的需求,价格有时不是最主要考量因素,产品质量、品质性能等更能影响消费者的选择。换言之,尽管我国早已成为全球制造与出口大国,但在满足居民个性化、多样化消费需求方面仍有不小的差距。

  专家表示,扩大一般消费品进口,与普通消费者的生活密切相关。这样不仅使国内居民可供选择的消费品种类增加,改善消费者生活水平,而且对国内相关产品的生产可以起到示范效应,有利于国内产业在竞争中看到差距,倒逼其进一步升级。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国家已多次出台进口促进政策,与民生高度相关的一般消费品进口是支持的重点。尤其今年6月1日起,国家进一步下调了部分服装、鞋靴、护肤品、纸尿裤等日用消费品的进口关税税率,平均降幅超过50%,降税范围和幅度之大超过市场预期。

  市场普遍认为,通过适度降低税率、完善市场秩序、提升国内消费品制造业的创新能力,以及营造宽松的消费环境,消费者自然会放弃舍近求远的消费行为,真正将目光转回国内,这无疑将为国内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提供更大的支撑力。(更多报道,请扫描新华社摄影部所发“新华全媒头条”二维码或关注微信公号)

  作者:王希 刘铮 王政
business.sohu.com false 新华网 https://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5-07/10/c_1115888811.htm report 1329 新华网北京7月10日电(记者王希、刘铮、王政)澳大利亚奶粉和羊毛制品、意大利皮具和箱包、日韩化妆品、西班牙橄榄油与火腿、波兰琥珀、中东手工地毯……做惯了出口的义
(责任编辑:Newshoo)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