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今天的大跌,我不想引用“人为底托不住,自然底迟早来袭”这个校友的评论,我更觉得“洗尽浮华始见金”着实贴切。
关于股灾的原因,其实经济学家基本有共识:有毒资产+高杠杆。何为有毒资产,不一定是次贷,泡沫化的资产也是有毒的。目前以为用大剂量的止痛剂可以搞定的判断过于乐观,我愈发觉得必须用大剂量的“消炎药”,辅之以病灶区的外科手术。
但不管解决方案如何,可能先要诊断正确,否则将“阑尾炎”诊断成“肠梗阻”,不仅影响预后,而且最重要的是影响目前的疗效。我们对中国资本市场的泡沫化程度,是否有个实事求是的判断。来看民生加银资本的邓黎阳提供的一张表。
我们来比较一下刘纪鹏教授用平均数计算市盈率的概念:
现在创业板400多家公司平均市盈率为140倍,这种情况和目前股市结构不合理有关。总体来看,我们整个股市市盈率只有33倍,不到35倍,但为何对股市泡沫批评这么厉害?在于其中的两极分化。真正倡导和鼓励的大盘蓝筹股,上证50指数市盈率只有14.5倍,四大行不到8倍。但另一边,创业板市盈率有140倍,刘教授亦发现必须对其进行结构性分析,但是刘教授显然没有给出在国际比较的视野之下中国的市盈率到底高不高,而且更进一步的问题是市盈率是否可以衡量估值水平的高低。记得在二季度深圳的讨论会上,我曾经见证了一次但斌与一家私募基金负责人激烈交锋。针对那种市盈率可能不适合中国国情的观点,但斌老师的回答显得语重心长:忽略市盈率这些比较成熟且经过验证的估值方法,有可能让你睡觉都不踏实。
民生加银资本的邓黎阳接着给出了中国股指与GDP增速和M2(广义货币)增速两个指标的相关系数较之美日等国的数值偏小的统计结果。当然统计学不是经济学,但是统计毕竟给出了一个视角。
如果我们姑且认为,邓女士的统计具有判断中国股市的确存在泡沫的话,那么你有理由关注安信证券高善文对近期指数震荡区间为3200-3500的判断。
为此,我十分艰难的否定我自己“注册制应该缓行”的判断,更倾向于坚实而又谨慎的在下半年推出“注册制”,彻底的击碎股市泡沫,让市场浴火重生。
理由有三:一是彻底改变股市供应关系,人为的高估值可以休矣,二是有国家队护航,遇到急流险滩可以紧急避险,三是兑现改革承诺,消除行政部门的寻租空间。
当然,还是在拆弹期间,先有清场动作,既要胆大又要心细。我的微智可以达到的范围决定了我的视野和想象力十分有限,我心目中的路线图:
1、金融法制的完善,包括确立金融法立法、司法和执法三部门的权利义务范围,将证监会的职能明确为执法部门,针对混业经营现状重构监管顶层设计,以股灾为契机确立全社会对法治的坚定信仰;
2、股指期货市场规则的梳理和重建,做空机制的的梳理和重建,集体诉讼的确立和民法的普及;
3、更大程度的引入行业协会、社团和智库的智力资源,用于监管制度构建,保障以上组织对于行业规则的初创权和起草权;
4、坚定不移推进注册制改革,尽快恢复股市的融资功能,妥善解决政府入市后退出机制,使退出按照法定程序,适度透明,增强公信力,通过增强可预见性,降低市场震荡;
5、坚持以我为主的监管体制建设,系统借鉴国外经验,在技术层面保证整体引进为先,适应性改装在后的有序性,借此机会形成国际监管合作框架,并在组织上法律上加以保障。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