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观察 > 金融动态
宏观 | 金融 | 公司 | 产业 | 财经人物

《东京留学忆记》:茶泡饭的滋味(组图)

来源:新京报
《东京留学忆记》 李永晶
《东京留学忆记》:茶泡饭的滋味
《东京留学忆记》 李永晶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年1月


  日本现代著名的美术家与美食家北大路鲁山人(1883-1959)虽然吃遍山珍海味,对料理饮馔,器皿杯盘的讲究与品味,可谓行家中的行家,最近日本京都国立近代美术馆为了庆祝“和食”(日本菜)入选联合国文教基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特地举办了一个展览展出北大路先生的陶瓷食器作品集。作品精妙雅致,与和食相得益彰,至此,我才完全体会到北大路先生对现代料亭的怀石料理影响深远。今天怀石料理食物与食器天衣无缝的搭配,形成具体四季自然意象的美感,往往让食客在视觉与味觉的挣扎两难之中,以一期一会的心态完成饮食之作法(礼),这样洗练精致美学体验的成熟,北大路先生居功厥伟,难怪此次展览的副标题便是——和食的巨人,真是实至名归。

  可是这么一位有品位的老饕,在曾经沧海巫山以后,吃过大鱼大肉之后,却对茶泡饭(お茶漬け)情有独钟。茶泡饭,顾名思义,就是将咸鲑鱼、海苔或梅子等几种食材置于碗内米饭之上,之后以日本煎茶或烘培茶或玄米茶等倒入碗中,稍微搅和后,即可食用;这是一道简单的速食。可是北大路先生却为茶泡饭写了七八篇文章,其中一篇题为《茶泡饭的滋味》,一开头,他就说饱食丰盛大餐后,有时突然会有想吃茶泡饭的欲望,而且挥之不去,之后滔滔不绝,反复阐述茶泡饭平淡的精微。

  我平常阅读绝大多数都是专业学术著作与历史文献,亦可谓是精神上的大鱼大肉,但是这回应邀写《东京留学忆记》的书评时,我尚未过目,也不认识作者,等电子书到手后,一读居然一气呵成而读完。我马上想到上面提到北大路先生的茶泡饭。在平平淡淡之中,作者回忆在东京求学的往事云烟,这些文字没有抢眼的标题,没有刻意渲染的情节,没有夸大的感情,更没有肆意突出中日差别来挑动读者神经,一切似乎极其平淡,笔墨黑白,细细咀嚼后,犹如茶泡饭一般,令人回味无穷,一章复一章读来,仿佛吃过好几道不同食材的茶泡饭,滋味越发深刻多样,而不是茶加饭味而已。

  “另一种日本论的可能”

  此书其实极富深意,而且在序言标题就透露作者寄意——“另一种日本论的可能”。我初读时,觉得有点异样,为何一本留学回忆劄记要提升到日本论这样的高度,未免言过其实,读后,果真如作者所言,在回忆的断片中,编织嵌入作者铙富学养的日本论。这些回忆的断片实际上是首尾一贯,章节次序亦非如乍看之下,随意编插,而是有层次,有先后,有深浅,有结构;这个结构是作者选择的叙述,从人(第一章《梅子小姐》)开始,最后归结在人世间的《王道乐土》(最后一章的标题),中间充满人文情怀与作者的终极关怀。

  第一章《梅子小姐》,从时间顺序而言,并不是作者到日本以后最早的一段故事,而是进入东京大学社会学系以后“邂遘”的一位日本女性。第二章《黑田校长》才是作者刚到日本,在语言学校读书到鲤跃龙门上东大的经历。为何会有这样时间顺序颠倒的安排呢?我以为大有深意。梅子小姐是作者在东大社会学系读书时系办公室的秘书。这位日本小姐如同不少日本女性,有自然而然,令人愉快着迷的神情与性格,同时打扮入时,更令社会学系不少男同学有些憧憬,作者应该不是没有,但梅子小姐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对作者而言,毋宁就是一个谜。尽管如此,梅子小姐的开朗笑声,她的阵阵香气,在作者笔下,读来有如亲历。我猜想作者的用意,自然不是主动暴露青春时期的朦胧情愫,而是在凸显直到他在东大遇到梅子小姐,他才对异乡的日本人有了完全人对人的感觉;在那刹那,对作者而言,中日两国历史恩怨与现实差异产生的无形障碍,才俄然春暖冰融。

  交叉轴呈现的张力

  全书的主题在第三章《神凤特攻队员》里展开。作者经由他打工的餐厅老板口里,首次听到日本战前无所不在的《教育敕语》正文时,才恍然大悟,原先对传统的认识,特别是儒学传统在日本现代化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没有予以足够的正视。所以,在文中,作者特别引用《教育敕语》正文的前半部,如:“朕惟我皇祖皇宗,肇国深远,树德深厚;我臣民克忠克孝,亿兆一心,世济其美,此我国体之精华,而教育之渊源,亦实存乎此”(节录)。让读者无法逃避,同时,作者提醒读者,日本近代国家的两大支柱,其一就是《教育敕语》,其二,《大日本帝国宪法》。这是理解自明治维新以来近代日本的基础知识,因为这两份政治宪法文件承前启后,无比重要。这段布下传统与现代、中国文化与日本文化、儒学传统与现代生活等几条光谱的交叉轴。

  这几条光谱交叉轴呈现的张力,在之后一些篇章中继续发挥,比如《女教授》一章,提到作者与日本著名中国明清史学家岸本美绪的一些往来。最有意思的是作者刻意平淡无奇地道来,他自己第一次读《荀子》,就是在岸本美绪这位日本女教授的课堂里,而且连《大清律例》也是头次一并学习。一位在中国读完本科的中国人,第一次读《荀子》竟然在异国由日本教授指导,这要回到清末民初时,仍然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连主张废读经的蔡元培可能都无法预睹这近百年后的怪状,然而这种怪状在今天的中国却已是恬然不以为怪。日本中国,中国异国,扑朔迷离。

  另外一章《江户风情》对此有另一个维度的笔触:作者津津乐道他的居住地——根津的点点滴滴,这地方便是日语中所谓的下町,近乎北京的胡同。他提到根津倖存至今,固然是历史的偶然,但亦有历史之必然,作者自道:“日本对于传统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价值的理解与尊重使日本实现了后来令人心生敬意的现代生活”。读着读着,须臾间,想起了中国各地大大小小的现代北京。

  中日和解、传统与现代融合的茶泡饭

  第三章《神凤特攻队员》中同时开出另一主题:近代日本侵华撕裂中日两国的悲痛历史与中日两国的和解。在此章中,作者借由他老板之口忏悔、道歉日本在近代侵华的错误与对中国的忘恩负义。这个主题与先前的传统/现代几条光谱交叉轴,在最后一章《王道乐土》里汇合而升华。作者从考察“王道乐土”一词,再带入中日历史与文化的纠缠,指出中日已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过去的历史恩怨中,在旅日求学中,作者对王道乐土有了一番新的体会,因为,“留学生活激起了我对美好社会为何物的反思,却是意外的收获。古典中国,那是我们永恒的故里”。这才是“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执笔至此,又令我想起日本电影巨匠小津安二郎1952年的一部电影《茶泡饭的滋味》,片中两位来自贫富截然不同身份背景的夫妇,一直由于这些差异相处不来,两人的磨合何其困难。就在这前途茫茫的夫妻关系似乎了无曙光之刻,本来因任性赌气出去玩而不回家送行的太太,直到丈夫出门后才赶回到家;本来因公务要到乌拉圭出差的丈夫,由于飞机故障打道回府,夫妇两人于是在家里重聚,这时贫困出身的丈夫忍不住想吃茶泡饭,夫妇两人在一同吃茶泡饭时,终于和解。《东京留学忆记》就是一碗中日和解、传统与现代融合的茶泡饭,我由衷希望读者也来品尝体验这一碗细心沏出的茶泡饭,而我现在则很期待作者的怀石料理。

  蔡孟翰(旅日学者)
business.sohu.com false 新京报 https://epaper.bjnews.com.cn/html/2015-08/01/content_590868.htm?div=-1 report 3752 《东京留学忆记》李永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1月日本现代著名的美术家与美食家北大路鲁山人(1883-1959)虽然吃遍山珍海味,对料理饮馔,器皿杯盘的讲究
(责任编辑:Newshoo)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