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财经
宏观 | 金融 | 公司 | 产业 | 财经人物

牢固实体经济 做实第三产业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在过去几年,中国存在一种明显的趋势,就是资本过度追逐互联网行业以及金融创新产品,这是因为在产能过剩的状态下,只有这些领域的回报率较高。在鼓励创新与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实体经济的重要性被弱化,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今年上半年,尤其是第二季度,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是股市上涨与楼市复苏,甚至规模工业企业的利润上涨也主要来自权益类投资收益,即股市。应当说,由于产能过剩且需求不足,中国工业遇到了很大困难,上游行业产能普遍过剩,制造业因人工成本、汇率升值以及其他成本居高不下而出现倒闭或外迁现象,甚至出现中国纺织企业到美国投资生产的事情。

  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一个目标是发展第三产业,扩大消费拉动经济的比重。但是,在实体经济萎靡不振的前提下,过快的发展地产、金融业等虚拟经济会积累大量泡沫,一方面会制造产业“空心化”现象;另一方面,由于资产领域的泡沫化吸引大量资本,既对实体经济产生抽血效应,也积累风险。

  产业结构调整不仅仅是要调节各种产业的比重,更是要提升产业内部的结构优化,从而达到产业升级的目标。中国实体经济的生产效率、产品质量与技术水平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如果不重视推动工业化向前走,可能产生产业空心化的风险。事实上,西方发达国家在金融危机之后实施了“再工业化”战略,这是吸取虚拟经济过度繁荣带来的泡沫风险以及国际收支逆差过大的教训。中国工业化水平还较低,绝不可能过早放弃工业竞争优势而热衷于服务业的发展。

  在日本依靠投资与制造业发展的传统经济模式遇到瓶颈之后,也面临结构转型的压力,但是,经过金融自由化与发展第三产业后出现了经济泡沫,而制造业因汇率升值等原因纷纷外迁,出现“空心化”现象。如果不是大量拥有技术优势的中小制造企业,日本经济可能陷入灭顶之灾,这些都是中国转型的前车之鉴。

  而美国制造业外移是经济虚拟化结果而非因技术进步,因为虚拟经济的高收益提高了所有行业的机会成本,也提高了劳动成本,导致低附加值的制造业无法生存,美国只能依靠进口来满足日常消费需求。过去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中国地产业、金融业以及围绕着他们的高端服务业收益最大,导致很多实体经济从业者都蜂拥而入,制造业产能过剩加速了这一进程。

  所以,我们有必要警惕在转型背景下忽略实体经济,导致虚拟经济加速繁荣从而进一步挤压实体经济的错误发生,回归到对实体经济的重视,推动产业内部优化升级,向研发、设计、营销和品牌等制造业产业链的高端环节进军,与此同时依靠市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提升新型工业化质量的基础上,挤掉房地产和金融服务业的泡沫,做实第三产业。
business.sohu.com false 21世纪经济报道 https://epaper.21jingji.com/html/2015-08/05/content_135210.htm?div=-1 report 1222 在过去几年,中国存在一种明显的趋势,就是资本过度追逐互联网行业以及金融创新产品,这是因为在产能过剩的状态下,只有这些领域的回报率较高。在鼓励创新与经济转型的大背
(责任编辑:Newshoo)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