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材中等、皮肤黝黑、略带羞涩的任庆生坐在办公室的电脑前,一副老实巴交的农民模样,很难想象他是丁楼村一家年销售量千万级的淘宝店店主。
上世纪90年代,鲁西南山东曹县大集镇丁楼村出现制作贩卖影楼服饰的家庭作坊,当时20多岁的任庆生与其他村民一样,带着衣服到各地的影楼、演出单位和服装市场上门推销。“1998年,我一天只能挣11块钱,还特别担心家里的女儿。”任庆生回忆说。
变化发生在2009年。任庆生在一个外地亲戚的帮助下接触到了互联网,在淘宝上第一单就卖出去几十套服饰。任庆生说,“我还以为这是传销,一直很抵触,直到银行卡里多了2000块钱,思想才有所改变。”
随后,他便逐渐把精力转移到互联网,开网店、下单、送货。2011年五六月份不足两个月就赚了6万多元。他在网上发现别人卖儿童表演服生意挺好,就在自己家院子里搭起大棚加工表演服,除自己销售外,也为其他淘宝店主提供货源。
后来,一家人都参与到淘宝生意当中,女儿女婿负责物流销售,妻子负责行政,父亲负责仓储,母亲发挥手艺特长为儿童装钉扣子、绣领子。2014年,他的销售收入近千万元。
眼看任庆生们的日子越来越好,村民纷纷效仿,更多的年轻人回到了家乡创业。大集镇张庄的乡村医生张德波原本给自己三个儿子早早规划读医学院、接班当大夫。然而,毕业实习不适应加上家乡服装网店办得风生水起,让二儿子张洪征决心回乡。
2011年10月,张洪征开始回乡创业。他组织了7名农村妇女在自己家中加工服装,并注册了本村第一家淘宝店铺,结果到了2012年,他的销售额便达到了400万元。
随后经过近4年的辛勤耕耘,张洪征的产业不断壮大,目前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光各类服装设备就有106台。如今,张洪征家在村头建设了占地2000余平方米的车间,准备近期就搬过去。
看到张洪征做电商的执著和实惠,“大哥和三弟都相继辞去了医院的工作,一起回来做电商。”张洪征说。
大集镇仅有一条县级公路经过,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农业乡镇,村民以种植玉米、小麦为生,贫困人口集中。大集镇党委书记苏永忠说,近几年,返乡的务工青年和大学生们已经完全改变了大集。
像大集镇这样生产销售服装的“生产型”电商村,廉价的土地、劳动力和乡亲掌握的生产技术,让创业的年轻人回得来,离不开。“互联网+”商业模式将当地特色产品销往全国,吸引当地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启发当地农民创业致富。
如今,以大集镇刘庙村为核心的物流、电商服务等配套产业基本都已形成,村庄已接受外乡人就业,还带动了其他服务业的发展,宾馆、加油站、银行、电信营业厅、KTV样样俱全,村庄已然“城镇化”。
美国斯坦福大学政治系博士刘立之分析,互联网改变大集镇的背后是鲁西南乡土社会风貌的改变,同时也是淘宝村特色的城镇化的摸索。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