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财经
宏观 | 金融 | 公司 | 产业 | 财经人物

2015年中国资产管理年会 私募基金深度主题论坛圆桌对话(图)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15年中国资产管理年会 私募基金深度主题论坛圆桌对话

  贾肖明:

  21世纪经济报道副主编

  杨再斌:

  浦发资产管理部副总经理

  林成栋:

  上海富善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兼投资总监

  高云程:

  景林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

  张云逸:

  上海鸿逸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杨 海:

  贤盛投资首席投资官

  廖 冰:

  上海朝阳永续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8月1日,在21世纪经济报道联合浦发银行举办的“2015年中国资产管理年会”私募基金深度主题论坛圆桌对话论坛上,来自私募基金、银行、第三方理财机构等业内专家围绕近期股市大幅回调原因、未来股市慢牛行情如何演变、资管产品创新趋势等市场热门话题,进行深入交流和讨论,并对股市操作策略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贾肖明:近期房地产价格高不可攀,股市如过山车,黄金是跌跌不休,现金为王似乎成了无奈的选择。所以请问,在明年春节前,你们最推荐的大类资产配置品种有哪些?

  浦发资产管理部副总经理杨再斌:作为银行资产管理的从业者,我更注重的是大类的资产配置方向。未来有几个因素是值得关注的,第一个是美元的强势,二是国内经济结构的转型,三是人民币的国际化,四是利率的市场化。

  针对这些因素,我们下一步的资产配置是5个市场,第一个是权益市场,包括银行理财。我觉得美元的升值会对这个市场产生一些影响,但是也带来一些机会。在经济结构转型里面也要权益市场来支持的,未来从银行资产管理角度而言,下一步投资机会在权益市场。

  第二个是风险市场,比如说衍生品市场的逐步的完善,也是为商业银行从事风险控制类的产品提供了机会。比如说商品期货,我们可以做商品的期货期权,为客户提供一些机会,还有是一些私募产品,我们可以和机构一起合作发行。

  第三个就是交易市场,交易市场更多的是将量化对冲策略,与短期市场波动进行比较,寻找资产配置机会。

  第四个是离岸市场,也就是海外市场,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个基本前提,是人民币国际化以后,必须要将投资品种转化成人民币资产,这是人民币国际化能否成功的核心要素。目前,我们的离岸市场不是离岸的关联资本市场,而是人民币的离岸市场,其中会存在一些新投资机会。

  第五个就是存量市场,也就是资产证券化市场。在利率市场化后,市场预估利率会下行,导致固定收益的投资回报会下降,但是,很多基于良好现金流的投资领域,依然有很大的资产配置机会。

  贾肖明:林总刚才在演讲时解读了基于宏观量化对冲的资产配置思路,能否再给我们做个深入分析?

  上海富善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兼投资总监林成栋:其实,我们机构还是专注量化投资领域,这个领域可以做的资产配置品种也非常多。

  至少,未来一两年中国会出现两个比较大的资产配置机会,一个是阿尔法套利对冲策略。因为我们特别不喜欢疯牛的股市行情,如果什么股票都涨是不利于我们的,所以我觉得在当前股市环境下,通过阿尔法套利对冲策略实现年化15%-20%投资收益,是可以期待的。

  第二个是CTA,现在整个金融市场的波动性很大,经常出现一天大涨一天暴跌的情况,所以我觉得CTA会有很好的机会。

  与此同时,我们还会考虑投资海外,毕竟,很多量化对冲投资模型在境内外金融市场都是相通的。当然,不同市场可能需要区别看待。比如美国市场已经饱和,美股涨幅也非常高,此时投资交易比较难,但是过去一两年很多机构在欧洲、日本股市收获颇丰,其中存在一些投资机会。

  作为量化对冲交易机构,我们比较喜欢动荡的市场,但从策略而言,我们会先专注国内,再逐步向境外延伸。

  贾肖明:请问高总,您如何看待现在股市波动行情与未来走势?

  景林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高云程:如果三四个月之前,你问任何一个基金投资者该投资哪些股票,他们多半会推荐互联网+,一带一路等,这是因为他靠着这些投资赚钱了,所以觉得这是非常好的投资品种。

  现在,市场更需要一些理性的声音。刚才林总给出的资产配置建议,是通过程序化的风险对冲交易,做到无风险套利,那么我们的策略,是主动寻求投资机会,而且是自下而上的筛选股票。

  这种筛选模式,和大部分的投资者想象的不一样。我们会把每一个投资,都尽量的看成是一个PE投资,如果你买的这个股票,假设不是第二天可以在股票市场顺利交易,你能持有多久,是否愿意按这个价格购买?

  这个听起来,就像有些人说的,中国很少有人可以学巴菲特。但我们为什么要建立这样的筛选模式?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在管理二级市场基金、港股基金、美股基金同时,还有很多一级市场的股权投资。这种跨市场的投资,让我们在这次股灾爆发期间受伤比较小。

  也正是这个因素,让我们没有被创业板高估值等泡沫蛊惑,没有义无反顾的跳进去,原因很简单,我们发现一些细分行业龙头公司在美国的估值,只是A股行业排名第二、第三公司的三分之一,这里就存在估值的不合理。这也是跨市场投资视野的好处。

  另外我们要看估值,香港市场和美国中概股市场加上A股市场的水平是有连带反应的,这次的股灾、或是高估值泡沫的破裂,其实是给中国资本市场上了一课,股票市场的大幅度的波动,从A股市场通过链式反应传递到了港股市场,传递到了美国中概股,造成了一系列交易流动性的缺失。

  现在,香港市场蓝筹股的估值已经低于10倍市盈率,中国A股沪深300指数2015年市盈率是14倍。但在其中,一些比较传统的行业,一些蓝筹股估值水平已经回到了合理的价值。

  投资者不应将股市看得太短,我觉得中国的这些优质资产不管是在哪上市的,只要是好公司,估值合理的,现在都可以买,一个月或者是一个半月之前你可能是下不了手,现在可能是一个下手的机会,但是肯定还有很多公司远没有走完下跌之路。

  贾肖明:高总告诉我们,现在有优质资产可以长期抄底,不要注重短期收益。现在请张总谈谈对股市大幅波动的看法。

  张云逸:上海鸿逸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只有一个完善的产品线,丰富的投资策略,才可以让资产管理机构在这个动荡的股市里获得稳定的收益。

  今年上半年,我们的收益率是不错的,到目前为止,我们今年收益约在100%,这份成绩的取得,来自我们创造的工业化生产,流水线作业,具体而言,我们团队划分了七八个小组,每一个小组的分工非常明晰,做风控的做风控,做行业研究的做行业研究,做策略的做策略,而且彼此是相互协调的。

  对未来股市走势,我们认为牛市可能已经不存在了,但牛市之后不会马上进入熊市。因为货币政策会变得相对宽松,经济基本面会得到改善,股市将出现一个宽幅振荡的格局。对此,我们可以通过5个投资策略锁定我们的收益,比如全球对冲的策略、阿尔法套利的策略、市场化交易策略,还有深挖那些估值相对便宜的公司。

  现在,我们还在进一步扩大我们产品线,包括我们请来对冲交易领域的专家操作量化对冲,有固收的策略,无风险收益的策略。

  贾肖明:刚才几位嘉宾发言给我一个印象,就是大家都很淡定,但好像台下不少投资者在这一轮股市下跌行情中都挺受伤的,接下来请您谈谈资产配置的建议?

  贤盛投资首席投资官杨海:坦白说,中国的资本市场正进入一个比任何时候都要关注资产配置的时期,我的一个基本判断,是中国政府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一个强大的资本市场,未来一段时间国家很将会多战略资源向资本市场倾斜。

  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投资要有道,就是平衡好绝对收益与风控之间的关系,在获得绝对收益同时增加一份复利。现在,大部分投资者还是以主动投资为主,我个人也认为中国股市未来几年里,主动性投资会大有可为,因为有这么多的公司正在快速成长,成为了全球细分行业的龙头企业。

  这类公司随时都可以考虑去投资,唯一要做的,就是买多少,什么价格买入的问题,在未来半年,我觉得权益类投资会是最好的机会,我们的产品线从净值最高点到现在,也出现9%-13%左右的亏损,但我们的产品整体能保持80%左右的绝对正收益。我们怎么做的?其实每家都有各自的方法,我就不展开了。

  但从资产管理人的角度而言,现在是修智慧的时候,超额收益来自于道,不管你生活中的道或者是投资之道,都是相通的。我觉得现在投资之道就是规律,就是涨了就会跌,跌了就会涨,悟道就是要悟规律性的东西,我们不是简单拿一个矛,拿一个盾去冲杀,我们要是系统性的,整体的去做。所以要为投资人赚取绝对收益加上复利,这个是我们追求的东西。

  贾肖明 :接下来我们来听听廖总的意见。

  上海朝阳永续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廖冰:最近我思考最多的几个问题,就是我们现在中国是属于什么样的周期?那么你就可以想了,接下来这个周期和历史上哪一个周期像?这个是七年的周期,还是三年的周期?这个是一个大的周期。

  有人说,这次股灾有点像1929年,也有人说像1989年危机,我个人觉得有点像1989年的。那么在历史上来说,1997年、2008年、2015年都出现了股灾,其中会有哪些规律性联系,我想投资者首先要做的,是准确判断周期。

  接下来,谈到资产配置策略时,我们不妨按风险程度来考量,现在有些量化产品被设计成无风险的,有些设计成对冲的,但总体而言,我觉得下一个周期里,他们看起来风险很小,年化收益率在8%-10%之间。

  真要说量化投资品种是否存在高风险品种,我觉得风险再高一点的,也许就是通过相关商品进行套利的,再往上的话我觉得是宏观对冲产品。

  贾肖明:我们都知道,创新是资产管理行业的灵魂,无论是上一次的次贷危机还是中国股市的崩盘,创新业务都会遭遇一系列的质疑。美国的一些人认为金融创新是一种巧妙的包装,是把不合适的产品销售给客户,我们这一轮之后对衍生品有了一些限制,对创新有了一些影响,在当前的情况下如何的看待资产管理的创新策略,如何把合适产品销售给合适的客户?

  浦发资产管理部副总经理杨再斌:我觉得金融本身和创新是天然的吻合的,创新不是包装,是有前提的。创新首先要因势而变,顺势而为,不要逆势而为。为什么要因势而变,顺势而为?

  我们去年到今年在资本市场的投资规模不算小,即使股市从5000多点跌到3000多点,我们也没有亏,一个方面就是因为我们本身是比较的稳健,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我们也是根据市场的变化进行策略的调整。

  比如说打新,大家是认为无风险收益。我们是在市场最疯狂的时候停止了,我批了300亿的额度但是没有做。还有我们一年期的定增基本在今年的一季度的时候是全线停止了,就是当市场已经出现不正常狂热的时候我们全部停止了。而现在我们又重新的开始了一年期的定增的配置,在目前市场情况下,市场已经理性,我们可以和客户谈比较好的价格。我们要对市场有敬畏之心,不敬畏市场的人最终是要吃亏的。

  从银行角度而言,因为我是从事资产管理的,我觉得创新的另一个前提,就是必须要做自己最熟悉的方面。要么是我自己熟悉,要么是我的合作者熟悉的。我们不可能什么东西都熟悉,我们要找熟悉的人来帮我们做,所以我们会和一些合作伙伴一起参与期货市场,衍生品市场投资品种研发等。

  即使这波股市下跌,我们也是没有亏损,因为我们银行是受托责任,那么我们就要知道谁是这个市场最厉害的,我们就找这些人来合作,那么我们后期会继续的加大和我们合作伙伴的合作力度。

  贾肖明:您在量化对冲方面是比较领先的,对产品创新策略有很多的心得,我们看到很多管理层被创新捆住手脚了,这样的时候我们怎么做?

  林成栋:我也觉得,资管产品创新需要专注,对中国金融市场而言,衍生品创新的产品设计,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

  当前,相关部门的一系列监管政策,主要目的是抑制过度的投机。其实,这些政策并没有影响我们正常的操作,只是有一些的高频交易策略需要被规范,而我们所做的量化对冲策略,很多是低频的。

  其实,我们做资产管理,最深刻的一个感受,是要有科技的运用,要走在前面。大家都知道美国很多量化对冲公司正慢慢在淘汰一些投资模型,改用电脑自主决定程序化交易。所以我们现在也开始招募一些稀奇古怪专业的毕业生,像我找了生物医疗专业的。我们经常开玩笑说,三个网络巨头想进入资产管理行业,他们也可以干得很好,因为他们有非常好的原材料,如果他们有非常好的技术就很可怕,所以在趁他们没有变强大的时候,我们得自己武装起来。美国现在就是用电脑自主设计程序化投资模型,这个是非常可怕的。因为这种脑力研究可能会被机器所取代,那么人怎么办?所以我说要积极的拥抱科技带来的变化。

  贾肖明:你刚刚讲的,我们也非常有体会。现在很多机构都开始用计算机进行量化对冲交易,现在,我们想请一位靠主动管理投资为主的资产管理机构负责人,谈谈他如何通过战略创新,赢得未来的市场创新?

  高云程:资管产品的创新,从广义而言就两个维度,一是产品创新,二是制度创新。

  在产品线上,我觉得国内的资产管理市场还有很多可以创新的地方,我们一定要抱着鼓励,或者即便发生问题也要解决问题的思路来做,而不是一竿子打死。

  在制度创新方面,实际上成熟的资本市场有很多的制度创新是我们可以学习、借鉴或者是直接搬来使用的。回顾这一次的股灾,我们缺乏的一点,就是内在的自我约束机制。假设我们在个人的做空机制上更便利,在更多的机制上有这样子的设置,比如说这个股票涨得非常非常多,那么能不能借到券可以做空?同时这个公司的股东在很高的位置可以闪电配售。当有这样子的机制的时候,就可以抑制很多投机买涨行为。

  至于如何用计算机等科技手段进行资管领域创新,假设我们是做基本面投资的,可能现在打通一二级市场联动投资已经不够了,我们一直在说,当你的规模够大,你研究的视野更宽泛之后,你可以做上市公司的主要股东,这个也是一个创新。我们可以变成上市公司的前几名的股东,一起把他的产业做得更好,把它的短版补齐,这也是一个创新。

  张云逸:现在总理都在讲创新,创新是这个时代的潮流。我觉得是在自然科学在技术领域,在产品设计,在管理等等方面,创新应该是利大于害,但在金融领域,我们要辩证地看待创新。

  实际上很多人对美国的资本市场非常的熟悉,在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各种各样的创新产品出来,最后造成市场巨大风险,我觉得这有两个原因,从宏观角度来说,如果我们所有的金融创新偏离了为社会经济服务的主线,更多是为了片面的追求效益,或者是加入了更多的博弈的色彩,那么创新就会有问题。

  从金融史的发展角度来看,我们会发现创新主要是为了规避监管。那么现在各种计算机技术的广泛使用,能否在合规操作的范围内,用专业化程序运作提高效率,这又是一个问题。毕竟,效率和风险是孪生兄弟,当效率很高时,风险也会很高。

  对于私募机构而言,创新也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个是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创新,我们特别强调就是我们作为一个资产管理公司的管理者,要有更宽广的胸怀应对市场的变化。我们特别是注重吸引优秀人才,只要是优秀人才你想要什么条件我们可以满足的都满足。

  二是作为一个专业的管理者,要在这个市场里面长期生存和获得长期收益,就要不断的引进新的技术,适应这个市场的变化以完善自己的策略。

  三是产品线创新,要不断的丰富自己的产品线。产品线是和相应的人才匹配的,我相信只要有优秀的人才我们各种各样的产品都可以做得更好。

  四是技术创新,在现代金融数据和计算机技术被广泛应用的前提下,作为一个管理者也要广泛的应用这些数据。

  五是商业模式的创新,我们最近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的商业模式要以产品为中心转变为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量身定做全方位的资产管理的解决方案,提供跨市场的多方位的资产管理的服务,我觉得这个意义更加重大。

  贾肖明:杨总,你是怎么做创新的?

  贤盛投资首席投资官杨海:我觉得,投资最后就是大道致简,要无道。5000点的时候大家一片看多,当时我们分析一些市场信息,发现调整是大趋势,这就是我刚刚讲的股市规律。

  其实,我们认为股市可能会从5000点跌到4100点,那么这个跌幅都在我们的预案范围之内,所以我们这个阶段没有太大的损失,最后一周超出了我们的预案范围,因为当时我们对冲工具也不能用了。

  其实我们产品今年最高是110%的收益,实际上始终维持是七成到八成的仓位,我们没有加杠杆也没有满仓。最后觉得有调整的可能性,这个只是预案。

  作为专业的投资人,我们必须要有预案,当这种预案发生的时候,你不要受伤,我们从最高点到现在就是9%-13%之间亏损。总的来说就是大道致简。

  针对创新而言,思考下来也就是三句话。昨天和一个朋友在辩论,因为现在很多人把下跌归结于股指期货,但我觉得股指期货等金融创新产品本质是平缓市场波动的。我想说的就是三句话,适度创新,兼顾公平和平衡力量。

  适度创新是因为我们的发展过程,我们的监管水平没有达到,所以我觉得创新是要适度的。

  其实,金融投资本身就是财富再分配,所以第二句话就是兼顾公平。

  第三句话就是平衡力量,我们所有的投资人或者是资产管理人,都是一个目的就是赚快钱,一看不行就撤了,缺乏长期的投资。但这样子市场容易浮躁,就会出现大幅波动。所以我们看到政府会将一部分资金往创业投资倾斜,去支持一些创业企业成长,平衡了市场资金的分配。

  上海朝阳永续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廖冰:对创新,我们是无法阻止的。从我们自身来讲,可能就是做资产配置,就是发产品,可以选择新的投资经理。

  在选投资经理人的时候,这些人的方法也是不同的,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他的方法也在创新,而他的一会做多,一会做空,那不是创新,这只是交易策略。

  那么我们在进行产品创新的时候,可能是要根据大家的需求来做,比如说有人说人民币要贬值了,那么就最好换成美元。还有的人说国内不能做空我们就到新加坡去做空,这个就是产品设计创新的一个方向。所以我觉得这种方向肯定不会变的。
business.sohu.com false 21世纪经济报道 https://epaper.21jingji.com/html/2015-08/14/content_136279.htm?div=-1 report 8716 贾肖明:21世纪经济报道副主编杨再斌:浦发资产管理部副总经理林成栋:上海富善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兼投资总监高云程:景林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张云逸:上海鸿逸投资管
(责任编辑:Newshoo)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