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上演“吸人大法” BAT、传统金融机构成“黄埔军校”
去年,从阿里巴巴走出来的创业者就有160多人,腾讯也有140多人
本报
“世界这么大,我想出去看看。”这封被称作“最有情怀”的辞职信,引爆网络。然而资本市场也有着这么一批高管,选择从传统金
融机构离开,去实现“出去看看”的梦想。据统计今年以来,已经有32位上市银行的高管辞职,涉及岗位从行长、副行长到风险总监、首席信息官不等。
这只是目前金融行业人才流动的一个小小的缩影。
盈灿咨询高级研究员张叶霞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并无具体数据显示,传统金融行业离职进入互联网金融行业的高管有多少人,但大批量人才流失的原因则是传统金融机构高管受‘限薪令’影响,压力上升薪酬反降。若进入互联网金融领域则收入大幅度提升,更有股权、期权等奖励;再者,互联网金融则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发展更有活力,施展空间更大,这些高管也普遍看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据业内人士称,目前金融业人才走向有一个显著的趋势,“银行高管的跳槽以往基本上都是从大型商业银行到股份制银行,或者城市商业银行,如今有很多人选择了跳出体制内,转战到了时下正炙手可热的互联网金融领域。”
近两年,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市场已形成一定规模,但高素质人才较为匮乏,人才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但据《证券日报》记者深入调查后发现,求贤若渴的企业纷纷打出高薪聘用的旗号,望广招贤良。与之相对比的是,互联网金融人才们有的手持多份offer,待价而沽;有的身在曹营心在汉,谋划着创业大计;有的不断遭到三顾茅庐,最终被请出山。
《证券日报》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来自2014年的数据显示,阿里巴巴成了奔赴互联网金融领域创业的最大输送者达160多人,腾讯紧随其后也有140多人。
前所未有
奔向互联网金融“那亩田”
由于互联网金融在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并不断地挑战着传统银行的垄断地位,不少银行也渐渐感受到了来自互联网金融的这一“侵入者”的威胁,尤其是身居高位的银行高层。一些“进取型”的高层人士也从这位潜在的对手身上看到了更好的发展前途,从而选择这一领域去搏击和挑战。
“不少从传统金融机构离职的高管出来做互联网金融,主要是银行、证券的居多。大数金融的创始团队是原来平安银行的团队,很多P2P风控总监也出自银行,也有一些阿里巴巴小贷做过信贷专家,甚至有些银行的部门整个离职创业或者跳槽,这是前所未有的。”有知情人士对《证券日报》
投之家CEO黄诗樵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从传统金融机构‘出走’互联网金融领域人数没有准确统计。但传统金融从业者转型到互联网金融是一个趋势,这种趋势会越来越明显。我身边已有几十个银行的朋友辞职出来做互联网金融,包括一些银行的高管。”
而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人人聚财启动了“百万年薪城市经理计划”就是针对具有丰富金融从业经验的行业精英的人才计划,“目前已经招聘到十多位来自平安、宜信、齐鲁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管理人员。”人人聚餐CEO许建文对本报
紫马财行总裁唐学庆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传统金融人才的加入也将为互联网金融行业注入理性的因素。国内互联网金融行业不规范之处多有存在,平台跑路等事件也时有发生。金融所具有的风险与互联网结合之后更加复杂,而控制风险则这些正是传统金融人才的长项。他们的加入有利于规范互联网金融行业。
除了传统金融机构人才流向互联网金融以外,互联网金融内部跳槽及离职现象也不在少数。今年以来,多家知名P2P平台出现高管离职现象。
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春节以后,人人贷首席运营官顾崇伦、金融产品总监王坚、友信集团财务总监韩佳铭等高管均已离职,其中王坚跟随顾崇伦共同创业,韩佳铭则到一家大型传统金融机构新成立的P2P部门任负责人。此外,人人贷市场总监毕建也已经递交了离职申请;前小马Bank团队负责人张诚创立了小马金服;吴晖从金海贷离职创立了印子坊;今年5月份,有消息透露和信贷总经理石晗离职;近日,银湖网CEO潘俊莲原任熊猫资本负责人已确认离职等等。
P2P行业人员流动频繁,已成为P2P行业不争的事实。
网贷天眼统计显示,“智联招聘发起的《2015年春季白领跳槽指数调研报告》显示,从去年12月到今年1月,用户求职意愿明显增强,与往年同期相比新注册用户增长25.7%。其中,IT、通信、电子、互联网行业与金融行业的白领跳槽比例排名居前。”
张叶霞对《证券日报》记者称,“互联网金融内部人才流失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有些高管由于战略决策、运营管理上的分歧,所以导致离开自己创业;缺乏必要的激励措施导致部分企业人才跳槽创业的情况发生;对于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的看好,创业公司运转模式等已经有了更加深入的想法,下决心自己创业发展。”
高薪诱惑
百万年薪仍一将难求
一边是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人才的大量流失,另一边则是互联网金融领域大呼招个互联网金融人才“难于上青天”。
“我朋友圈里天天都会收到一些P2P企业招人的广告,待遇都比较优厚,但真正能双方看对眼的也不容易。”一位业内人士对《证券日报》
一家P2P公司老板对《证券日报》记者坦言,“高管薪酬一般保底薪酬都在50万元以上,其他分红等不计算其中,也未必就能招到称心如意的。”他同时称,挖角高管并不容易。主要几个方面,第一,高的薪酬,这是基本条件;第二,股权激励,如果公司发展比较好,融资完成后这块就更有吸引力;第三,就是团队是否投缘、契合,是否可以做一番事业,实现梦想。”
“磋商3个月至6个月已经成为挖角的常态。”上述P2P平台公司负责人对《证券日报》
在《证券日报》记者深入调查发现,在记者与多家P2P平台公司负责人谈到招人不易的话题时,大多数负责人都表示了无奈随后便是叹气。“即便条件开的很满(丰厚),招来的人才却依然十分欠缺忠诚度。”这已是业内普遍现象。
中投顾问金融行业研究员边晓瑜对《证券日报》记者称:“互联网金融部门经理年薪普遍过百万,薪资最高的是风控,接下来是技术,再是营销,最后是运营。为了招揽到更多人才,提高薪资待遇和隐形福利已稀松平常,有的互联网企业用弹性工作时间来吸引求职者,有的甚至给予员工大数额搬家费,也有的向员工提供教育补贴。 ”
投之家CEO黄诗樵认为,“招不到人才的情况很普遍,互联网金融在国内是新兴行业,因此整个行业的人才积累很薄弱,既懂互联网又懂金融的双料人才随着行业发展还在培育阶段,人才数量本来就少。”他同时对《证券日报》记者称,“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企业像雨后春笋般大量诞生,对人才的需求很大,稀缺的人才碰上急剧增长的需求,因此就出现企业招不人的情况了,即便招到也是高价。”
边晓瑜对《证券日报》记者称:“互联网金融人才的培养速度难以追上企业数量的爆炸式增长的脚步,所以即使许多互联网金融企业向求职者开出极具诱惑力的条件,也落得个门前冷落鞍马稀的境地。然而,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许多公司连对自己的定位和需求都十分迷茫,别提从众多的求职者中挑选出适合自己的千里马。”
互相“挖角”
BAT成人才输送主要“产地”
“国内暂时没有学校有互联网金融专业,我们招聘人才,要么考虑金融业,要么考虑计算机,招聘回来后再进行培训。”有业内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的互联网金融公司,除了招聘人才,还需要起一个“黄埔军校”的作用,教给大学生们互联网金融的知识,因此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公司的运营成本。
许建文对《证券日报》记者称,“行业现状是人才严重匮乏、人才培养缺乏渠道、人才泡沫化,跨界和行业爆发式发展带来人才饥渴。因为行业过于新,所以人才培养机制尚未建立起来,更多是互相挖角。因为人才紧缺和快速增长的需求导致人才价格大幅上涨。”
张叶霞也对《证券日报》记者称,“互联网金融作为一个新兴行业,相关的专业人才需求较为旺盛,金融和互联网行业第一次出现了大面积的跨界转换。许多互联网金融公司处于初创期,运营及管理较不成熟,所以对高端人才的渴望程度很高。”她同时表示:“另外,随着互联网金融公司逐渐增多,产品同质化也比较严重,一部分运营较为稳定的平台,则力求业务模式和产品创新,争取在日益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脱颖而出。目前互联网金融高端人才较为稀缺,尤其是在产品经理和运营经理岗位上紧缺度最高。这种人才的稀缺往往带来中短期的薪酬泡沫,企业往往开出高价解决一时之需,往往会造成薪酬内部公平性的隐患,另外也可能造成短期内的人员岗位之间不匹配。
“不断地为创业大军提供后备军,或总是为其他公司培养人才,是许多互联网公司的烦恼,员工跳槽频繁已成为了该行业的一大特点。2014年,从阿里巴巴走出来的创业者就有160多个,为行业之最。腾讯紧随其后,创业者超过了140人。百度排在第三,与腾讯的差距不到十人。排行榜的后几位分别是盛大、华为、搜狐、新浪、网易等。”边晓瑜对《证券日报》
黄诗樵也对《证券日报》记者称:“互联网金融行业创业的,阿里出来的人较多,阿里在互联网金融行业做得早,像支付宝余额宝等,有大量人才沉淀。腾讯也有一些,百度京东相对较少。”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