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外汇管理局8月18日发布数据显示,7月结售汇和涉外收付款均为逆差。
去年下半年以来,人民币贬值预期就有所变强,表现为衡量结汇意愿的收入结汇率(银行代客结汇占代客涉外收入的比重)下降,而衡量购汇意愿的支付售汇率(银行代客售汇占代客对外支付的比重)上升,所以结售汇在多数月份是逆差。但是,自4月以来,结汇意愿和购汇意愿有所改变,结售汇在5月和6月转变为顺差,说明人民币贬值预期减弱。这两个月收入结汇率都在50%以上,而支付售汇率在55%以下。但7月情况又发生了变化,前者下降到48%,后者则上升到57%,显示投资者持有外汇资产的意愿增强。
7月涉外收付款也转为逆差。虽然7月出口同比增长率为负,但贸易顺差仍然较多。根据以往数据,现阶段引起国际收支逆差的主要原因是外债还款多而借款少,这与对汇率的预期有关,本币贬值预期会促使企业加快外债还款进度而借款更为谨慎。
涉外收付款逆差与结售汇逆差会导致跨境资金流出。所以,7月外汇储备减少了400多亿美元。中国外汇储备多,不用担心其余额减少。但跨境资金流动会影响货币政策,则是需要关注的问题。7月央行的外汇资产减少了3000多亿元人民币,相当于被动回笼同等数量的基础货币。
因此,央行需要有应对措施,抑制跨境资金不可预期的流动,稳定人民币汇率预期是其中重要的一环。以往也多次出现人民币贬值预期,央行的做法是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增强市场对人民币的信心,使人民币贬值预期逐渐消失。去年下半年到今年7月,央行就是如此操作的,在美元持续走强的过程中,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维持基本稳定,使贬值预期在4月以后大大减弱。但在这个过程中,人民币有效汇率较大幅度上升,于是贬值预期很快又变强。而且,7月美联储加息意愿表达得更为强烈。
在这种情况下,央行出其不意地改变了策略,从8月11日起,通过改革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使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3个交易日就贬值4%以上。这次汇改起到了一箭双雕的作用,既完善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人民币贬值预期。我们在事后看到7月结售汇和涉外收付款数据,就能理解第二个意图,也能理解央行对汇改时机的把握。
有人担心,人民币贬值会刺激跨境资金流出,因此8月结售汇情况会更差。但我们要知道,刺激跨境资金流出的是贬值预期,而不是贬值本身。人民币已经较大幅度地贬值了,继续贬值的可能性减小,投资者就不需要急着将人民币换成美元。接下来,央行要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从这几个交易日的情况来看,央行正是这样做的。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