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财经
宏观 | 金融 | 公司 | 产业 | 财经人物

狂徒的冒险:小微私募风控命题(图)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核心摘要
核心摘要

  多数私募由于成立时间不长,资金紧缺,对于风控这块看似无关紧要的业务,自然不愿意做太多投入,在交易过程中各种有可能导致“致命”风险的操作也成为行业潜规则。

  本报记者 李洁雪 谭楚丹 深圳报道

  6月中旬起,上证指数从5100点骤降至3373点,行情演绎的突然撕裂,流动性全无的窒息气氛,早已让诸多私募遭受重创。

  据Wind数据统计显示,截至8月20日,有477只阳光私募产品单位净值在0.8元以下,117只产品单位净值在 0.7元以下,面临清盘风险的私募产品仍不在少数。而在此之前,已经有近800只产品被清算。

  相较之下,尚成立不久的小微私募承受的煎熬显然更为剧烈。不过,对于一批风控意识浅薄、风控系统单一的私募而言,这或许正是它们要付出的代价。

  清盘潮汹涌

  6月中旬突如其来的一场股灾,令私募基金几乎遭遇了史上最严重的一轮清盘狂潮。

  根据私募排排网最新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截至8月7日,今年以来共成立2143只阳光私募新品,目前已有799只产品被清算,7月份清盘200只,显著高于今年的其他月份。

  被清盘产品中,有10只产品存活期未超过一个月。其中,成立于6月29日的兴信赢1期,在7月22日便遭遇了清盘,可谓虽躲过了上半轮的暴跌,却逃不过下半程的噩运。

  不过,这份数据反映的情况仅是冰山一角。深圳一家小型私募基金负责人王铭(化名)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阳光私募仅占国内私募的一小部分,很多私募都是没有备案或没有阳光化的,他们受的影响是无法完全统计的。整体来看,私募基金这半年几乎是灭顶之灾,尤其是新成立的一批。”

  部分私募公司就遭遇了旗下多只产品连续清盘或触及清盘线的尴尬境遇,广东巨牛投资便是其中一家。

  今年3月10日,广东巨牛投资旗下巨牛-天子期货1号开始运行,短短20天后,该产品在3月30日提前清算,单位净值仅为0.55;随后,3月24日,巨牛华南一号推出,截至7月31日,单位净值为0.785;5月4日,巨牛保盈一号上线,至7月17日,单位净值为0.63;6月1日,巨牛智选一号上线,截至7月31日,单位净值仅余0.68。可以看到,上述三款股票策略产品,均已远低于0.7-0.8的惯例清盘线之下。

  上述情况并非个案,6月以来不少私募身陷旗下多只产品被清盘传言,福建滚雪球投资、清水源投资、展博投资等知名私募都遭遇了危急时刻。

  对此,深圳另一位私募投资总监陈数(化名)谈道,“虽然有的私募对清盘传言表示否认,但并不代表它们没有遭遇净值大幅回撤的风险。有的私募可能是重新与客户做了协商,更改清盘线;而有的私募甚至用自有资金垫资注入面临清盘的产品。不过,对于一些实力弱小的小私募而言,这些方法都不适用,另外,即便是大私募,如果面临清盘的产品规模大,自有资金肯定是不够填坑的。”

  而据Wind数据统计显示,截至8月20日,仍有477只阳光私募产品单位净值在0.8元以下,117只产品单位净值在 0.7元以下,可见面临清盘风险的私募产品仍不在少数。

  惊险逃脱

  尽管这轮连续暴跌对私募的杀伤面是全范围的,但少数风控严格的私募,却由于稍微提前减仓,而有幸使得遭“刀割”的深度有所减弱,林飞(化名)正是其中一员。

  2014年年底,林飞在深圳成立一家私募,今年1月发出第一只产品,至今已有5款,均为结构化产品,设2倍杠杆。“当时判断出这是牛市的趋势,而结构化产品能为客户带来高收益。”林飞告诉记者设立产品的初衷。

  随着上证指数的上升,产品亦分享牛市盛宴。据了解,公司产品收益最高时达到200%。

  然而,市场危机在上证指数突破5000点后显现,5月28日上证指数单日下滑6.5%。

  “6月我们持续在减仓。6月中已经调整到六成左右,6月底减到三至四成仓,7月第一周统一砍到两成仓位。”

  在其制定的风控管理下,母基金回撤幅度并不大;但杠杆仍然显露“刀光剑影”。据了解,母基金回撤20%,劣后则有50%-60%的回撤。

  “在我们之前订立的整个风控制度中,净值是不会触碰到0.95。在净值0.97的时候,仓位已经调整到两成左右。持股方面,我们单一持股集中度不超过10%。”林飞表示。

  但一方面行情急跌,一方面结构化产品通过信托发行,并没有引入股指期货对冲工具,林飞产品仍然“重伤”。“对于管理型产品而言,回撤20%并不算坏,但对于结构化劣后投资者来说,也是较大的冲击,虽然之前绝对利润是够厚。”

  回顾6-7月的仓位操作,林飞表示还算满意。“事后来看,仓位肯定降得越低越好。但在6-7月的政策环境中,政策偏呵护,利好仍不断出现,你要是把仓位全清掉,并不是太好的选择。同时今年股灾有其特殊性,譬如场外配资、股指期货对股市造成巨大的冲击。如果回到6月底,我还是坚持现在这样的仓位操作。”

  巨鹿投资合伙人刘永对今年两只产品收益表示满意。

  据了解,巨鹿系列目前成立了2只产品,分别在去年9月、今年4月成立,规模合计不到1亿。

  与其它私募一样,刘永也在大跌前降仓。“暴跌过程中,我们产品收益也有受损,从净值最高1.87回撤20%,主要是因为有停牌股。”

  作为主动管理者,刘永有其严格的风控要求。他把风控列为三个层次,“首先是低于行业可接受的平均风险,若行业可接受30%回撤,我就只接受25%或者20%。”其次,他为自己设置的风控是在常规情况下接受15%-20%范围的回撤,极端情况下接受30%”。

  第三,要不要做标准动作。他向记者进一步解释,面对两种情况要执行标准动作,“当风险事件来临,我不再去逆风险而为,该跌停板价卖我就以这个价卖,但卖不出去,就不是我的错;当还在风险区时,譬如我在6月9日之前已经亏了5%-6%,那减仓就是我的标准动作。”

  而前述王铭也表示,6月受公司风控的指引,也已经提前撤退。

  “我们有一个"前哨"是负责报告异动,他发现风险后会告诉投资总监,然后他们俩做决策。我们风控总监是凌驾于投资总监之上,如果风控总监不在现场,那么"前哨"会要求投资总监下死令,无论意见有多大,投资总监和操盘手必须严格执行这一命令。”

  据了解,王铭所在私募分别设立了四级指令,一级指令要求减仓10%-20%、二级减仓20%-40%、三级减仓50%、四级则是全部清仓。“6月15日大跌前的一两天,我们的风控下达了二级指令,之后又下了4级指令,但当时股市形势已经走坏,因此我们也遭到了一定回撤。我们6月初的盈利还有20%,但当最后一笔出来后,形势已经非常差了。”

  风控乱象

  然而,在这场史无前例的持续暴跌中,尽管部分私募实现了惊险的逃脱,但各种风控乱象也有所暴露,风控之弱更凸显无疑。

  “私募的门槛太低了,随便什么人都能搞个私募”,王铭感叹,“遇到超级牛市这种难能一遇的大好行情,人人都想分一杯羹,但有的人并不具备专业性,更别提风控意识。”

  而正是这种专业性和风控意识的缺乏,使得不少私募在运作上常常游走于危险边缘。

  王铭进一步解释称,“牛市期间,有的公司是随便一两个证券公司的投资顾问,拉几个之前认识的大客户做投资方,就出来组建私募单干了。他们可能连价值分析和基本面都不懂,市场哪里热就跟着投哪里,这种蠢方法在牛市中很管用,甚至能做得特别好,但遇到极端行情时,就可能遇到很大风险。而且这类私募往往是投顾和客户都双双加了杠杆的,大家的想法就是一起凑钱干一票,等到风险来时,想撤也来不及了。我身边有很多这种类型的私募,股灾过后情况很惨,很多公司直接就被淘汰了。”

  从记者了解到的情况来看,一些新成立不久的私募的风控程度确实较薄弱,许多小私募并未设立风控管理人员,公司内部也完全没有建立风控系统。王铭谈到,“很多新成立的私募公司可能只有一两个人,连固定的交易室都没有,也没有所谓的风控体系,几乎与散户没什么区别。”

  对此,今年年初才从上海一家公募“奔私”的杨晨(化名)有些不屑一顾。“没必要那么严格,所谓的固定交易室、交易时不能与外界联系、加强风控硬件或软件等,这套模式都是无关紧要的事情,关键还是基金经理个人的投资能力。”

  不过,某种程度而言,这种“不屑”除了基金经理对自身投研能力的自信外,很大程度上还在于“囊中羞涩”。多数私募由于成立时间不长,资金紧缺,对于风控这块看似无关紧要的业务,自然不愿意做太多投入。

  而由于没有建立一套完备的风控体系,在操作过程中各种有可能导致“致命”风险的操作也成为行业潜规则。

  王铭谈道,“正常而言,如果公司风控严格的话,内部制定的一整套包括净值、仓位、个股等在内的风控规则都是必须严格执行的。但牛市期间,部分大胆的私募完全抛弃这套规则,例如有的公司在仓位上甚至敢超重比例配置一两只个股,这种豪赌的方法押中了可能收益猛增,但一旦押错要承担的风险是极大的,而有的私募在客户的默许下却甘愿做一些这样的冒险。”

  除了上述投资人员专业性差、风控配备不足、规则执行乏力等各种可能导致风险问题的因素外,私募行业的对冲基金部分也潜藏着暗礁。

  华南一家大型公募基金的量化基金经理李浩(化名)谈道,“国内私募量化对冲产品实行的是一套与公募完全不同的体系,因为他们几乎不受监管,也没有对外披露的要求,因此在对冲策略的实施上会比较大胆。”

  然而,对于李浩口中所言的某些较“大胆”的策略,实际上却正在演变为狂徒的冒险。

  王铭向记者透露,“严格来说,如果股票多单,那么期指就要开空单,但是有的基金经理基于自己的考虑,可能多股票的时候还多期指,这就不是对冲了,这种双向多或双向空的模式,风险大到可怕。我有几个朋友买了国外的一些对冲产品,其中,买的美国对冲产品今年收益是8%,而欧洲对冲产品的收益是4%,国内一些公募对冲产品的年化收益则在15%左右。但到国内私募市场,这么点收益率是根本没法竞争的,所以部分做对冲的私募迫于压力只能冒险。”

  行业洗牌

  值得关注的是,此轮暴跌私募业暴露出种种乱象之后,行业的风控已经在收紧。尤其在国内私募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深圳,牌照申请方面要求已经有所提升。

  王铭介绍,“深圳包括整个珠三角地区的私募申请门槛已经有所提高,尤其是从今年起,在深圳新注册一家投资管理公司,在营业范围上会写明不能涉及证券期货的投资,如果要做这项业务,则必须再申请有关牌照,而在之前,是没有这个规定的。”

  而从整个私募行业在本轮暴跌中的整体表现来看,在市场下行过程中,伴随着一批私募产品的亏损、清盘,私募行业已经进行了又一轮重新的行业洗牌。

  “对私募行业而言,不是赚钱越多就越厉害,而是活得越久才越厉害。”王铭表示,“无论去年收益是7倍、10倍甚至更多,假如今年亏得很惨,那么就可能被直接淘汰了。在我们业内来看,活得越久才越有能力。”

  而刘永则表示,牛市里面人人赚钱,但不一定每个私募都具有资产管理的综合能力。“很多私募在牛市里把亏钱原因归于市场急跌,但2008年下调是缓跌,依然有很多私募被淘汰。”

  刘永进一步分析称,很多私募管理者未能看清资产管理行业的本质,“资产管理行业的本质是经营风险、经营信用。客户之所以把钱委托给你,是希望把风险转嫁出去,我们做的其实就是帮客户管理风险。”

  “若风险经营不好,将失去信用。如果市场还要继续给他资金去管理,说明市场对他的信用给出一个错误的定价。以银行为例,银行可能会把这些风险经营差的机构列为黑名单,不再给他发放资金,这才是对风险、信用正确的定价。”

  在刘永看来,每一轮大跌的过程,都是真正考验私募能力的时候。“获取收益+风险控制”才是真正的“投资”。“投资与风控对于主动管理者而言,相当于是左右手,如果做不了风控,就做不了主动管理。”

  而经历过杠杆杀伤力后,林飞告诉记者,下半年将会更谨慎。“我们现在跟券商通过PB模式做管理型产品。这类产品前半年只能做管理型,后半年就可以做融资融券的,那时候加与不加杠杆会比较自由,就不像之前在产品设置里面2倍的结构。”

  多家私募坦言,在遭遇了此轮急速去杠杆引发的股灾阵痛之后,会加强公司风控,重视风控系统的建立。不过,在人性与欲望面前,风控能否扛住,终究是无解命题。(编辑 林虹)

  作者:李洁雪 谭楚丹
business.sohu.com false 21世纪经济报道 https://epaper.21jingji.com/html/2015-08/24/content_137229.htm?div=-1 report 5789 核心摘要多数私募由于成立时间不长,资金紧缺,对于风控这块看似无关紧要的业务,自然不愿意做太多投入,在交易过程中各种有可能导致“致命”风险的操作也成为行业潜规则。
(责任编辑:Newshoo)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