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财经 > 宏观经济
宏观 | 金融 | 公司 | 产业 | 财经人物

8.5万亿“蛋糕”当前 绿色信贷成银行“新宠”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8月25日电(记者姜琳)过去一度遭受“冷落”的环保产业,如今正成了越来越多银行的“新宠”。一方面随着经济转型升级,环保产业已成为极具投资潜能的新兴产业;另一方面金融监管部门陆续发布相关政策指引,各银行借此东风,大力发展绿色信贷。

  “我们分行成立才8个月,但绿色信贷已经占贷款投放总量20%多,意向合作金额超百亿元;此外还积极向节能环保企业推广"绿色债券",目前已储备三支,金额有二十几亿元。”恒丰银行北京?a href="https://q.stock.sohu.com/cn/601988/index.shtml" target=_blank>中行谐ぶ砉@赘嫠呒钦摺?br>
  环境治理的迫切要求,使得北京乃至整个京津冀成为当前绿色融资需求最旺盛的地区。据华夏银行公司业务部总经理肖钢介绍,该行已在京津冀做了21个项目,通过转贷世界银行和法国开发署资金加上华夏银行配套资金达十几个亿。截至6月末,该行绿色信贷余额417.5亿元,较年初增长23.1亿元。

  各家银行开始在绿色信贷上“摩拳擦掌”,在宫海雷看来,主要因为环保是一个朝阳行业,从行业前景来讲有无限空间,这对银行来说就意味着利润。华夏银行资产管理部总经理许明也表示,过去环境产业盈利主要是靠政府补贴,但其实现在一些环保企业盈利能力很强,特别是上市公司收入成倍增长。

  据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介绍,未来5年,中国每年至少需要绿色投资2万亿元,而政府的财政预算只能拿出3000亿元,其余的则需要通过构建绿色金融体系来激励民间资本投入环保行业。按此计算,银行未来5年将面临8.5万亿元的市场蓝海。能不能“吃到这块蛋糕”,则考验银行的“眼光”和专业水平。

  “作为一个新兴行业,技术是环保项目首要关注的问题。”宫海雷说,“我们支持过一个做变频空调的民营企业,年销售额一个亿,给了3000万元贷款,很多银行都不敢相信,我们就认为它的技术确实是无可替代,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专家表示,绿色信贷尚处发展初期,总体规模还是偏小。尽管近两年绿色信贷方面贷款增加较多,但和经济转型的要求相比,仍有相当大的差距。节能环保企业和项目大多科技含量较高,投资周期较长,预期效益不确定性很大,这让一些商业银行“望而却步”。特别是中小企业,没有抵押品,也找不到担保,贷款更是难上加难。

  恒丰银行研究院常务院长胡海峰坦言,总体看环保行业特别是其中的民营企业融资还是比较困难,由于投资巨大、周期冗长,企业能承担的贷款利率往往比较低,但风险又低;有的新兴技术刚开始看不到前景,“见效”很慢,能不能投、投多少,这对银行的专业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为加强对银行的统一指导,银监会已先后发布《绿色信贷指引》《能效信贷指引》等政策;央行目前正在起草绿色金融债的指导性意见。中国银监会2014年年报显示,截至2014年底,21家主要银行绿色信贷余额达6.01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5.67%,占其各项贷款的9.33%。

  专家建议,在当前银行不良率连连攀升的同时,另辟蹊径、把握8.5万亿元绿色融资缺口蕴含的巨大商机,应改变过去“高碳”贷款模式,根据节能环保企业或项目的特点,制定专门的绿色信贷管理机制。同时,金融监管部门也应加强与环保部门的沟通和信息共享,助力银行更多更好地发展绿色信贷。

  作者:姜琳
business.sohu.com false 新华网 https://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5-08/25/c_1116370290.htm report 2193 新华网北京8月25日电(记者姜琳)过去一度遭受“冷落”的环保产业,如今正成了越来越多银行的“新宠”。一方面随着经济转型升级,环保产业已成为极具投资潜能的新兴产业
(责任编辑:Newshoo)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