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外企在中国的扩张热情有所减退,但选择在上海设立地区总部跨国公司并没有减少。
9月16日,在第二十五批地区总部颁证仪式上,上海市政府公布了最新数据。
1~8月,上海共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32家,总部型机构3家,有10家企业被认定为亚太区总部(汉高、恩智浦、威能等知名跨国公司都将亚太区总部放在上海);新增投资性公司9家;研发中心9家。截至2015年8月底,外商在上海累计设立跨国公司地区总部522家、其中亚太区总部36家,投资性公司306家,研发中心390家。
自2002年9月上海市政府开始认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以来,落户上海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已突破500家,总部经济增速稳定,平均每两年增加100家。
美欧和日本企业最踊跃
从投资国别看,主要以美国、欧洲和日本的企业为主,其中欧洲企业总部的增速加快。
2015年1~8月,欧洲企业设立地区总部13家,占40.6%;美国企业7家,占21.9%;日本企业6家,占18.75%;其他亚洲企业6家,占18.75%。从落户上海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整体看,美国企业设立地区总部150家,占28.7%;欧洲企业144家,占27.6%;日本企业117家,占22.4%。
作为一家全球性的特种化学品公司,美国伊士曼化工公司在上海建立了大中华区的总部。伊士曼化工公司副总裁、亚太区常务董事丹特(Dante Rutstrom)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虽然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了,但中国的消费市场仍然非常有吸引力。”说起生产成本等问题,他认为,任何发展中国家都面临人力成本上涨等变化,因此也并不惊讶。
日本贝亲中国区总裁贺来健对本报记者说:“中国经济总体发展只是速度的放缓,趋于平稳,并不值得担忧。不论如何,中国都是不能忽视的重要市场。与此同时,中国的沿海地区还在带动内陆地区的发展。”
以往,跨国企业主要专注于大城市,但如今,成长机会开始逐渐向中小城市转移。
尤妮佳(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企画总部高级总监中野省二对本报称,作为日常消费品的生产公司,企业更注重人口的分布,而人口大国——中国仍然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上述两家日本企业都把亚太地区的总部设在了上海。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商会的一次覆盖440家在华会员公司的调查发现,超过三分之一的公司2015年没有投资扩张计划,这一比例创造了2009年衰退以来的新高。
仍以制造企业为主 自贸区是热点
从行业分布看,在设立地区总部的跨国公司仍然以制造业企业为主。
2015年1~8月,制造业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24家,占75%;服务业企业8家,占25%。从落户上海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整体看,制造业企业设立地区总部390家,占74.7%,服务业企业132家,占25.3%。
从落户区域看,浦东特别是自贸试验区是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主要区域。
2015年1~8月,落户浦东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1家,占34.4%,其中10家落户在自贸试验区;从落户上海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整体看,落户浦东的地区总部235家,占45%,其中落户在自贸试验区的地区总部185家。
经调研分析外商投资企业2014年联合年报数据,95%以上的在沪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具有两种以上的功能,82%的地区总部具有投资决策功能、61%的地区总部具有资金管理功能、54%的地区总部具有研发功能、35%的地区总部具有采购销售功能。
外资贡献一半研发经费
在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背景下,截至8月底,落户上海的外资研发中心已达390家,占中国内地比重约1/4,外商投资企业研发投入经费已占全市一半左右,研发人员高学历比重较高,硕士以上学位人数占比达46.4%,其中外籍人员的硕士以上学位人数占比高达72.8%。
外资研发中心已经成为上海嵌入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接口。据初步统计,落户上海的外资研发中心有30多家是全球研发中心,15家是亚太区研发中心,包括通用电气(GE)上海研发中心、杜邦上海研发中心、联合利华中国研究院等均为集团在全球布局的最高层级研发机构。
外商投资企业2014年联合年报数据显示,2013年,落户上海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实现营业收入5175.14亿元,税收总额(包括关税)324.88亿元。在2014年第三产业税收百强榜48家外资企业中,总部企业占11席、总部型机构占1席,在工业税收百强榜71家外资企业中,地区总部占2席。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