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创客
宏观 | 金融 | 公司 | 产业 | 财经人物

融资400万, 1年时间他让2万用户同样摆脱Office

来源:财经综合报道 作者:戎枳潓,铅笔道

"拽拽"的蔡建,2006年入谷歌,在一个没有Office的世界活了8年
 
►导语:

  一起写,一款多人实时在线协作软件,类似Google Docs、Quip。创始人蔡建来自谷歌总部的xGoogler,8年谷歌开发经验。

  在追求垂直领域的时代,蔡却样样都想做。他正从"在线文档"的轻模式切入,企图最终占领"基础企业软件"领域。"这是违背现在创业宗旨的一件事儿",蔡如是形容。

  在创业者都在讲"小"故事的时候,他在描述一个"大到不敢想"的故事。虽然蔡经常用"中国版Google Docs"来形容自己做的事情,但他们的产品动作却步步紧跟微软。"为什么没有一家公司去抄袭微软,因为没有人敢。"

  2014年11月,"一起写"成立,很快获得400万人民币天使基金,由云启创投领投、zpark基金跟投。2015年6月,产品上线。截至目前,个人用户2万+,企业用户500+。

  时长一年,这个一直在想"如何才能更清晰地跟人解释清楚我们做的事儿"的蔡建,找到了方法。

  注:蔡建已确认文中数据真实无误,铅笔道愿与他一起为内容真实性作背书。
8年不用Office

  "我从2006年入Google就没有用过Office。我写各种各样的文档,都是直接打开Google Docs。我在一个没有Office的世界活了8年。

  去年6月,蔡离开Google回国后,发现他习以为常的事情并不是惯例。"我回来了以后,跟很多的人聊天发现原来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人天天对着Word、有一种人天天对着PPT、有一种人天天对着Excel。我知道这里面有一个机会。"

  同期,国外有Google Docs、Quip,Office在2013版以后推出了在线协作功能。而在国内,先后涌现石墨、齐书等早期的创业团队。

  貌似是个"前途未知"的机会。在蔡看来,Google Docs、Quip在中国能访问和进入中国完全是两件事儿。"Google Docs肯定不会把所有数据开放。Quip在中国能访问,但速度很慢,中国用户付费意愿又低,不会是重要市场。其实我们最大的竞争对手是Office,但他太大了,大到没人知道他推出了在线协作的功能。"

  面对这片空白的市场,蔡的野心很大:"为什么没有一家公司抄微软?因为太大,没人敢抄。"豪言之下,2014年11月,"一起写"正式成立。
400万天使融资

  公司成立后,需要启动天使轮融资。如何用普通人听得懂的语言,将一个"小市场"描绘成一个"大版图",是他最头疼的问题。

  从用户端来说,一起写既针对个人用户,也针对企业市场;从服务程度来说,它以相对较轻的"在线文档"切入,避开了"任务协作"等重模式的产品;从功能来说,它跳出了在线文档协作的范畴,比如一起写今后会涉足表单的数据收集及处理领域。

  "确实比较难解释。"蔡无奈说道。在与投资机构的接触中,除了关于业务本身的解释,投资机构最关心两个问题。

  一是够不够痛。"所有人觉得不是特别痛。"然而在蔡看来,所有的"不痛"都是因为用得不够多。"我会举很多例子。创新工场举办的活动报了1000多人,3个投资经理审核名单,每人一个Excel表,在里面打叉去重。但是通过我们的应用,大家同步操作同一个表格,一下子就能搞定。痛不痛是相对的,解决问题、提高效率最重要。"

  二是够不够重。"我们被定义成了Saas,这个领域大家比较喜欢投重的东西,不喜欢轻的。因为重的东西跟企业内部结合得很紧,比如他们会投CRM系统、财务系统等。虽然可能就1%的用户,但是他们真的会用,一直用。"

  针对"重"的问题,蔡的回答乍听起来有些诡辩。"投资人一般有一个逻辑,美国有什么,我们就会找国内对标的公司。那么全世界最大的to B公司其实是微软,他们就是轻服务。国内有哪家在对标微软?基本上他们也没什么回答,这个逻辑很严密。"

  谈了一圈后,一起写获得了来自云启创投领投、zpark基金跟投的400万人民币天使基金。投资原因落到"情结"两字,"我说我要做中国版的Google Docs。他们都是谷歌人,所有谷歌人都有情结,非常怀念Google Docs。"

  敲定融资后,一起写进入了产品研发期,保持每天一个版本的迭代。
用户倒逼 不断妥协

  这是创业公司追求垂直领域,快速切入、建立壁垒的时代。蔡用"违背创业常规"来形容自己;在创业者都在讲"小"故事的时候,他在描述一个"大到不敢想"的故事。

  除了基于市场的判断,也与他"拽拽"的个性有关,喜欢反其道而行之。"这个世界上其实没有Word和Excel,Word和Excel只是微软帮你创造出来的名词而已",这是蔡的行事准则,一切需求都是被创造。

  然而6月份产品上线之时,这个近乎执拗、不愿屈服的创业者,也在用户的倒逼下,一次次选择了妥协。产品刚刚上线,用户就提出了3个在蔡眼里"怎么会有这样的问题"的问题:

  1、是否能和Word兼容
2、如何导入文档
3、如何导出文档

  第一、二个问题很容易理解。对用户来说,使用Office 30多年的习惯很难被撼动。为了减低文件迁移成本,蔡加入了导入文档的功能,而这也是与同类竞品的差异化的地方。

  第三个问题用户的回答,却间接道出了2B市场的艰难。"我希望的答案是因为要打印,我现在没做打印功能。但是他们的原因是,不导出不安心。但这里面有个逻辑,你把企业数据放在QQ邮箱、百度云盘上就不会不安心。"

  确实,相对个人用户,让企业相信一个初创企业,这将关系着"一起写"的盘子能做多大。
to B Or to C?

  截至现在,通过自然增长,一起写积累了C端用户2万+。通过与明道、微信的打包合作,B端企业也超过500+。

  面向用户还是面向企业?需要思考。用户端是产品规模化最快的方式,决定着一起写能否快速起步;企业端是能够变现的方式,决定一起写的自我造血能力。

  针对此问题,蔡有自己的想法。"我们这个东西注定一开始就不能垂直,一定是在中间的东西。Office当年怎么把WPS打掉,就是我让你盗版。当时他东西做得也可以,全中国人都用了,也不花钱,那你在家里面用的习惯,你肯定在公司也会用。于是WPS死了,它活下来了。所以一定是从C端开始切,让C熟悉这个做法之后,他才能带到他的工作上去。"

  然而靠C端带量需要很长的培育期。下一步,这个不喜欢带着目的和人交流的摩羯男,不得不跨出第一步——组建Sales团队。"我们是技术驱动的公司,10余人的团队,没有一位Sales。但是为了更好地教育用户,必须一家家去跟他们说这个东西怎么用,怎么样帮助你。"

  这是一个没有头的事情,注定会有很长的故事。

  采访最后,蔡说到:"我愿意把我们定义为是一个基础企业软件的公司。如果哪一天我去做邮箱一点不要奇怪。"

不奇怪,一如他的性格: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business.sohu.com true 财经综合报道 https://business.sohu.com/20151010/n422913251.shtml report 3634 "拽拽"的蔡建,2006年入谷歌,在一个没有Office的世界活了8年 ►导语:一起写,一款多人实时在线协作软件,类似GoogleDocs
(责任编辑:陈洋) 原标题:融资400万 他曾8年不用Office 1年时间他让2万用户同样摆脱Office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