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创客
宏观 | 金融 | 公司 | 产业 | 财经人物

来自总编的奋力一击:媒体人创业可还行?

来源:财经综合报道 作者:虎嗅网格物吱吱
 

  winter is coming。

  6月7日,《第一财经日报》总编辑秦朔宣布离职,离开了他供职10多年的东家,这位28岁便担任《南风窗》总编辑的少壮派媒体领袖,在微博中宣布将投身于商业文明史和新媒体的探索,随后他搬进了喜马拉雅FM的办公室,在那边转型捣鼓起他的新媒体项目,而在今天(10月13日),双方正式宣布达成战略合作,“战略合作”这个概念有点虚,笔者了解到的情况是,秦朔将把他的音频内容产品,放到喜马拉雅平台上进行首发,而后者将提供包括关键资源位推荐,流量导入等一系列运营上的支持。喜马拉雅的官方负责人表示,喜马拉雅一贯坚持坚持PUGC生态战略,但在财经领域并没有特别优质的内容提供方,此次和秦朔合作,也是希望能够加强在财经领域上优势。

  看上去,这像是一场双赢的买卖,但类似这样互联网与内容产业嫁接的案例,并不是第一起。

  比如秦朔之前参与大头频道。2015年9月6日,爱奇艺宣布与财经作家吴晓波,万通集团董事局主席冯仑、《中国好声音》《奔跑吧兄弟》操盘手夏陈安、著名财经媒体人秦朔、经纬中国合伙人曹国熊、高端杂志前首席营运官厉剑等人组成的“大头帮”合作,共同推出“大头频道”。

  按照官方的说法,“大头频道” 将聚焦泛财经领域,以名人战略和专业化重度垂直模式,形成“公号+视频+O2O”的融媒体闭环,以专业视频节目与公号矩阵密切互动,拓展节目传播渠道,深度挖掘节目商业变现能力,力图打造“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财经融媒体平台”。

  大头频道能不能成不知道,但至少迈出了这一步。

  回到秦朔上,这位本可以安心在第一财经安稳度日的总编辑选择创业方向有些宏大,他的新媒体项目“秦朔朋友圈”将于10月16日正式上线,按照他的口述,这将是一个定位于财经领域众创性质的内容生产平台,内容来源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结构,一方面是他个人生产的结晶,比如脱口秀之类;另外来自于一些之前积累的人脉和资源,包括一些一财的他的老同事,一些金融机构的朋友;另外则是社会上的精英,KOL之类,在他看来,业余写作可能比职业写作更有效率:职业并等于专业,兴趣爱好反而能生产出很优质的内容上,这一点,已经在知乎等平台上得到验证。

  这更像是一个秦朔版的“吴晓波频道”。也难怪,谁让秦老师和吴老师都是新闻系当年的同班同学呢?

  关于这点疑问,秦朔并没有正面回答,他表示,在财经领域,未来两到三年的时间内,内容生产红利还没有结束,在平媒上,已经有很多很老牌的财经媒体,比如《21世纪经济报道》、《第一财经日报》、《每日经济新闻》等,但在移动端上,财经类的自媒体非常稀缺,事实上财经是一个非常广阔的领域,包括经济,包括商业、生活方式等等,任何一个细分领域,都可以诞生出一个很好的自媒体。换句话说,可能形式上看上去雷同,但还是有一定的差别。

  此外,秦朔还跟他的母校复旦大学合作成立了商业文明研究中心,这个中心主要的任务是对历史上的商业文明进行研究和梳理,作为秦朔创业项目之一,这个中心未来肩负着研究和出版板块的重任。

  媒体人创业靠谱吗?作为一个码字的人,我必须老实说,我觉得不靠谱,创业不是请客吃饭,习惯用笔来指点江山的人落到实际产业中来多多少少会有些不习惯,而创业会将这些缺点一一放大,最终变成一个死结。但这阻挡不了这些媒体前辈的奋力一击,也许,是最后一击。

  但至少目前来看,so far so good,秦朔新项目不差钱,找的合作方也都是该领域内的翘楚——视频搭上了爱奇艺,音频选择了喜马拉雅,并且后者将在第四季度宣布C轮融资情况,尽管选择资本寒冬,但资本圈对于内容行业依然看好。

  几天前,世相复活了,张伟注册了一个新账号,给它取了一个名字叫“新世相”,并认证了公司。就在不久前,张伟辞去了GQ副主编的职位,决定创业,开始专心致志打理这个公众号,在开篇的第一个结尾里,他把口号改了一下,这也是这个公众号成立两年零5个月第一次改口号:“我们够呛能改变潮水的方向,但还是要试试。”

  是的,尽管媒体业前途迷茫,但媒体人都还想试试。

business.sohu.com false 财经综合报道 https://www.huxiu.com/article/128146/1.html?f=index_feed_article report 2281  winteriscoming。6月7日,《第一财经日报》总编辑秦朔宣布离职,离开了他供职10多年的东家,这位28岁便担任《南风窗》总编辑的少壮派媒体
(责任编辑:陈洋)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