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财经 > 全球经济
宏观 | 金融 | 公司 | 产业 | 财经人物

大公下调马来西亚评级展望至负面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10月14日讯 日前,大公决定将马来西亚主权信用评级展望从稳定调至负面,同时维持其本、外币主权信用等级A+。马来西亚偿债环境出现一定程度恶化,短期内经济放缓,融资成本和外部流动性风险上升对政府偿债能力构成挑战,并面临下降风险。

  下调马来西亚主权信用评级展望的主要原因阐述如下:

  一、国民阵线执政压力上升,改革难度加大。2015年5月马来西亚推出第十一个五年计划(2016-2020),在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提高社会包容性和公平性等方面做出重要战略部署。然而,政治体制僵化导致各种矛盾逐渐激化,反对党力量壮大、巫统内部派系冲突台面化,以及近期贪腐丑闻引发的民众不满情绪升温致使纳吉布政府执政压力上升,并对未来政策实施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金融体系出现大幅波动,稳健性逐渐下降。2015年受多重不利因素影响国际投机资本加速外流引发马来西亚本币大幅贬值,截至2015年9月底,林吉特本年度已累积贬值近23.1%。由于经常账户长期大幅顺差使私人部门具有一定的外部资产积累,金融体系的外债偿付能力尚未受到显著影响,但房地产市场泡沫较大,家庭部门负债过高的风险继续积累,美联储进入加息周期可能进一步恶化马来西亚金融形势,房地产和股市泡沫破灭风险加大。

  三、外需低迷及内需趋弱使短期经济增速放缓。信贷收紧和金融市场动荡使消费与投资走弱,出口增速因大宗商品价格低迷及中国经济减速而持续放缓,预计2015年和2016年马来西亚经济增速将从2014年的6.0%放缓至4.5%和4.7%。同时,家庭部门债务负担高企以及资产泡沫压力亦增加未来经济的不确定性。

  四、融资成本上升与外部流动性压力加大对政府偿债能力构成一定挑战。马来西亚联邦政府债务负担较重,预计2015年和2016年负债率分别为55.0%和54.0%,融资需求为国内生产总值的9.1%和9.0%。近期金融市场动荡导致政府融资成本快速上升,短期偿债压力加大。同时,马来西亚总外债负担率已攀升至72.0%,2015年资本外流和本币大幅贬值导致国际储备快速消耗,6月底对短期外债覆盖度降至87.2%,外部流动性风险明显上升。

  大公维持马来西亚本、外币主权信用等级的主要理由是:良好的制造业基础和出口市场多元化使马来西亚经济具有一定弹性,中长期经常项目能继续保持顺差,有助于其抵御正在上升的外部风险。积极的财政巩固可较好地缓解石油收入减少的压力,预测联邦政府初级财政赤字率自2016年起趋于收敛,并可能带动负债率在中期内实现缓慢下降。此外,相对合理的债务结构和一定规模的外部资产也为政府应对未来风险上升提供缓冲。因此,大公维持马来西亚本、外币主权信用等级A+,并将密切关注引起评级展望下调因素的变化趋势,适时对信用等级做出调整。

business.sohu.com false 中国经济网 https://finance.ce.cn/rolling/201510/14/t20151014_6697853.shtml report 1374   中国经济网北京10月14日讯日前,大公决定将马来西亚主权信用评级展望从稳定调至负面,同时维持其本、外币主权信用等级A+。马来西亚偿债环境
(责任编辑:田欣鑫) 原标题:大公下调马来西亚评级展望至负面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