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财经 > 宏观经济
宏观 | 金融 | 公司 | 产业 | 财经人物

上海临港建国际智能制造中心 一大波政策来袭

来源:第一财经网站
  上海临港又迎来一大波扶持政策,以推动其成为国际智能制造中心。

  “上海建设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临港行动方案”14日发布,提出把临港地区打造成为辐射带动长三角、服务我国制造业能级提升并在全球具备一定影响力的“国际智能制造中心”。

  临港建设国际智能制造中 心的目标,分为5年目标和10年目标。

  其中,到2020年初步建成国际智能制造中心框架,被评定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在若干智能制造重点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成为我国参与全球智能制造竞争的战略高地。到2025年,基本建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国际智能制造中心,成为全球智能制造技术和服务输出的重要创新基地之一。

  临港地区位于上海东南角,距离市中心75公里的临港地区,开发面积达315平方公里,是上海“十二五”重大发展的六大功能区域之一,是上海面向未来的战略发展空间,承载着提振上海先进制造业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任。

  2013年2月,上海就已发布“临港30条”,在临港地区建立“双特机制”(特别机制、特殊政策),其中包括工业用地的弹性出让、低价位的双定双限房、居住证专项加分……以降低商务成本,使临港成为上海的成本洼地。

  彼时,上海市副市长周波称,“临港30条”是近些年来上海对一个区域支持力度最大的一次,目的就是举全市之力,使临港地区成为上海装备制造业和先进制造业的重要阵地。

  两年半后,上海大力度支持政策再度来袭,临港地区的定位也再度提升。

  具体措施包括:设立规模为50亿元的智能制造产业引导基金;支持智能制造功能平台建设,可按平台投资额的10%~30%给予扶持,总额最高5000万元;在临港投资的智能制造产业化项目,最高可给予扶持1亿元;支持智能装备企业创立自主品牌和并购品牌,最高补贴1000万元;鼓励企业开展智能装备融资租赁服务,最高扶持500万元;实现股改上市挂牌的智能制造企业,另给予50万元扶持……

  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徐子瑛说,经过近12年的建设,临港地区已经在高端制造业上成为上海最为重要的基地,在航空发动机、先进汽车、高端能源装备、船舶海工以及智能装备等领域,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基础。

  对于上海而言,智能制造也意味着上海制造业整体的转型升级,以及上海经济的提振增效。

  目前,临港地区发展智能制造产业的重点领域已经明确,主要集中在5个方面:一是智能制造技术和产品,重点发展机器人、民用航空、数控加工、增材制造、集成电路及专用装备、海洋工程装备、新能源汽车等重大装备和重点产品,实现关键核心材料、工艺和技术的重大突破;

  二是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和应用服务,推动无线射频识别、智能传感器、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等关键技术在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销售服务等全流程和全产业链的综合集成应用;

  三是传统制造智能化改造,支持鼓励中航商发、上海电气、上海汽车等骨干企业成为智能制造引擎企业,率先开展装备智能化升级、工艺流程改造、基础数据共享等试点应用;

  四是建设智能制造专业园区,推动集成电路及专用装备、民用航空、再制造、光电子、微电子、德国工业4.0等一批专业园区建设;

  五是培育发展智能制造服务业,加快发展技术转移、知识产权、融资租赁等专业服务。

  智能制造是全球热点,上海推动智能制造中心建设,也必须基于国际化和开放度的提升。上海市临港地区开发建设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陈鸣波说,近期也在研究智能制造和自贸区的对接。比如,从智能制造的产业链来讲,一个重点是要研发保税,进出关要便利。另一个重点是金融体系政策创新。

  作者:胥会云来源一财网)
business.sohu.com false 第一财经网站 https://www.yicai.com/news/2015/10/4697165.html report 2386 上海临港又迎来一大波扶持政策,以推动其成为国际智能制造中心。“上海建设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临港行动方案”14日发布,提出把临港地区打造成为辐射带动长三角、服务我国
(责任编辑:Newshoo)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