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报道 > 要闻快报
宏观 | 金融 | 公司 | 产业 | 财经人物

平安集团公布官方统计数据:违规代售金赛银1亿元

来源:界面 作者:离漓

  平安保险业务员违规销售“金赛银、汇融等理财产品”事件目前有新进展。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平安集团)方面今日公布了前期排查情况结果。

  10月21日,平安集团在接受界面新闻记者采访时称,根据前期排查情况,平安人寿业务员私下违规推介金赛银

产品的规模约为1亿元左右。

  此前两个多月以来,多地投资者联合维权,称通过平安业务员购买了金赛银、汇融等理财产品,但很多理财产品都遭遇了兑付危机。

  平安集团通过其代理律师在给界面新闻记者的采访书面回复中称,“因平安人寿并非合同主体,亦非投资项目的合伙人、管理人等其他相关主体。同时,平安人寿并未委托、组织保险代理人销售金赛银等产品。”

  从法律本身角度,由于在合同主体中只有投资人和金赛银两方并不涉及平安,因此从法律意义上,平安不属于合同主体,并不承担合同责任。但平安是否应对业务员涉嫌违规销售类似理财产品、以及平安业务员是否具有销售此类产品的资格、是否在销售过程中未对投资者进行充分风险提示等问题上负责,仍有待后续调查结果。

  平安官方表示,会积极配合调查,不会推卸责任,一切等待警方的调查结果。

  在近两个月的事件演化过程中,平安集团在一步步地松动口径。最初,平安集团坚持称金赛银等产品是“个别平安保险业务员的私人行为”。一周前,在红塔礼堂与投资受害人进行沟通会议时,平安集团首次正面承认,其“部分保险业务员销售过金赛银等产品”。而目前,平安终于对外公布了由平安官方统计的销售“金赛银”数据。

  目前,在涉及资金规模上平安和投资者双方存在分歧。平安官方排查统计北京地区违规推介金赛银产品的规模约为1亿元左右,但投资者自行统计的该规模保守估计为2亿6千万元。

  对于规模的偏差,平安集团回应称,并非所有投资者都是通过平安保险的业务员购买的金赛银产品,也有部分是其他渠道。而投资者则认为平安统计中未包含“汇融”等其他产品。

  此外,到底有多少名平安保险业务员参与销售并未有官方说法。据投资者称,有数百名平安保险的业务员参与其中,涉及上海、鞍山、郑州、深圳、杭州、天津等多地多种产品的涉案金额总计高达几十亿元。但平安集团最新向界面记者回应称,这些数据“无中生有”,严重与事实不符,但并未公布其它地区、其它产品的数据。

  目前,北京市朝阳区公安局正在受理此案,目前并未对此发布公开消息。

business.sohu.com true 界面 https://business.sohu.com/20151021/n423825997.shtml report 1618 平安保险业务员违规销售“金赛银、汇融等理财产品”事件目前有新进展。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平安集团)方面今日公布了前期排查情况结果。10月21日,
(责任编辑:UF029)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