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互联网金融公司提供的贷款产品,在利率上与现有传统金融机构相比并无优势,但在农村金融机构相对保守且受到的监管约束较多,互联网金融公司的主动出击,将占领可观的市场空白。
农村金融市场的巨大空白,因为村镇银行的出现,得到一定程度的填补,村镇银行亦迎来数年高速增长期。但村镇银行自身分散度高、规模小、信息化水平有限等问题的存在,又是村镇银行进一步发力的掣肘。而随着互联网金融公司“下乡”步伐的加快,给村镇银行的发展亦带来挑战。
2007年,首家村镇银行落地后,各银行迅速发展。据社科院2010年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6月末,可获得数据的192家村镇银行总资产规模为621.54亿元,净利润总额为2.77亿元。
到了2015年6月末,银监会统计的数据显示,已批准开业的1203家村镇银行,资产总额达8485亿元,行业净利润总额为59.2亿元。5年时间,无论是机构数量、总资产、净利润,均有大幅提高。
但根据银监会的要求,一个县只能设立一家村镇银行,目前全国2000多个县布局过半。经过几年高速增长后,村镇银行已有放缓之势。未来,村镇银行新的发展动力,需要更多的精耕细作,而这正是村镇银行的弱点所在。
此外,资金短缺、信息基础设施较为落后等村镇银行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制约村镇银行发展的重要因素。更重要的是,随着互联网金融机构陆续杀入农村金融市场,未来村镇银行将不得不面对信息化水平更高、覆盖范围更大的挑战者。
资金难题待解
当下,村镇银行整体上面临运营成本高、吸储难等问题。
运营成本主要来自基础设施建设及维护。由于与发起行业务覆盖面差别很大,村镇银行须有独立运营的系统支撑,但以村镇银行的实力,独立研发、建设、维护系统并不现实。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目前,村镇银行信息系统建设主要分外包和复制两种模式。由于将系统建设维护外包给专业公司费用较高,并且面临信息安全等考验,因此,多数村镇银行采用复制发起行IT系统的方式,由村镇银行自行管理或第三方托管。
“复制发起行系统,能够保证系统较快上线,而且成本也会比较低。”华东地区一家村镇银行行长称,但由于发起行系统,“一般配置要求高、系统复杂”,且需要额外向厂商支付应用软件、数据库等第三方软件的使用许可费。
此外,若要增加新功能,村镇银行则还需要支付相应的开发费用,维护费用也比较高,“总得来说,建一家村镇银行的成本,可能要达到一家成熟商业银行县级支行的2倍左右”。
但对村镇银行的盈利,影响更为深远的因素,则来自资金方面的难题。
信息化基础设施上整体而言相对较弱。
“拉存款难度很大,我们的网点是个位数,银行又很新,信誉度还没有积累起来,要跟信用社、农商行和城商行抢存款,”西部某村镇银行行长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该行加上法人银行本身,网点数量仅为5个,导致客户存款往往难以满足贷款需求。
“我们行的贷存比已经超过100%了,资金来源储户存款占比较高,发起行会给一点流动性支持,但也有限;有一些项目明明很好,但就是无法支持。”该行长说。
一家村镇银行的法人银行设立之初,其资金来源主要由发起行资金注入,社会资本参与以及政府财政存款支持构成。
根据银监会规定,每家村镇银行的股本结构中,发起行的占股比例不得低于10%。出于对风险的防范,目前发起行对旗下村镇银行法人主体几乎处于绝对控股的状态,占比高的甚至达到90%。
“农村的金融需求非常大,银行开业以后,只要产品设计对路,很快就会有贷款可以放出去。有了贷款,一些企业的存款也会跟着进来,然后慢慢地个人贷款也会进来。”前述西部行长称,由于资本金消耗较快,财政存款对村镇银行的业务增长,做了重要支撑。
作为农村金融工作的一部分,在村镇银行开业之初,当地政府通常会存入一笔财政存款,金额取决于当地财政实力,通常为上千万至数千万元不等。
“但后来财政部出台政策,要求财政存款需要存进更安全的大银行。”该西部行长表示,由于已经历过数年时间的发展,“企业和个人存款上升,降低了财政存款的占比,“对我们的流动性影响没有太大”,但“当年本来打算贷款的项目不得不延期了”。
财政存款支持的缺失,无疑加大了未来新开村镇银行的经营难度。
此外,村镇银行还可从中国央行处获得低成本的涉农和小微企业再贷款。“之前要求可以在此基础上加4个点,但后来国务院为了降低三农和小微企业的成本,把它减少到3个百分点,成本上划不来而且要受更多的监管,现在去申请这个贷款的动力小多了。”有村镇银行人士向记者表示。
互联网金融搅局
记者了解到,针对资金短缺的问题,市场上已有相关人士开始尝试盘活发起行之外的商业银行的资金,为村镇银行供血。
“我们正在开发一个互联网平台,预计明年初上线,主要功能是把对小微金融业务有需求的大中型商业银行引入平台,与村镇银行及其它中小农村金融机构对接。”该平台创始人之一,中国村镇银行发展论坛秘书长蒋勇称。
据其介绍,村镇银行可将其筛选出来的项目信息发布至该平台,由于彼此的系统接口互通,对此有兴趣的商业银行可以直接在该平台上参与。比如,一家村镇银行在当地锁定某个优质项目,但自身或发起行却没有足够流动性支持时,该村镇银行可在该平台上发起一个“银团贷款”,“村镇银行出少一点,大银行出大头”。
“村镇银行在农村金融市场上具有网点、地缘和人脉上的优势,可以为合作的大银行进行项目筛选和尽职调查。而商业银行主要发挥金融创新、产品研发、资金实力等方面的优势,对平台上的村镇银行及其他中小农村金融机构进行同业授信,开展银团贷款、委托贷款等贷款授信、同业存放、理财、租赁、保理、代理、资金等多方面的合作。”这是蒋勇认为商业逻辑成立之处。
若该模式真能落地,将在一定程度上打破村镇银行与发起行的垂直绑定关系,使不同商业银行、不同成本的资金得以在村镇银行间流动。
在村镇银行群体谋求通过互联网升级同时,互联网金融公司向农村金融服务领域的延伸也已经开始。而互联网金融公司的入局,将对目前农村金融市场的供给格局产生冲击,因为他们在服务上具有优势,且可通过网络,挖掘此前人力无法覆盖的长尾需求。
翼龙贷、短融网等不少P2P公司开始介入农村金融市场的。短融网CEO王坤告诉记者,目前农村金融市场的供给严重不足,农村金融机构受制于资金规模,无法全部满足当地的资金需求,“目前竞争并不激烈,还是一片蓝海”。
尽管互联网金融公司提供的贷款产品,在利率上与现有传统金融机构相比并无优势,但在农村金融机构相对保守且受到的监管约束较多,互联网金融公司的主动出击,将占领可观的市场空白。
“P2P公司参与农村金融市场,可能规模不会太大。”前述某西部村镇银行行长则不同意此观点,一方面互联网金融公司人力有限,“不可能像我们一样大规模下沉到乡镇一级的农村市场,而那里才是真正的大市场所在”;另一方面,且村镇银行在资金成本上的优势,“在银行把服务提上来以后,会成为P2P公司无法逾越的门槛。”
“村镇银行本身的业务定位就是县域以下。现阶段村镇银行的某些潜在业务可能被P2P公司抢了,但那只是因为村镇银行目前的业务在县一级的集中度还比较高。本质上,他们抢的是城商行、农商行的生意。”该村镇银行行长说。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