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南安
2012年史称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元年。那时,我,一个普通的中学教师很好奇也很兴奋,Edx, Coursera, Udacity,都溜达了一圈。三个都报了课程,但是都没坚持到第二节课。
后来,学堂在线也注了册。再后来,有了幕客联盟,中学老师们也可以录MOOC。我感觉像回到十多年前刚参加工作那会儿,参加统一组织的中学老师PPT 比赛。PPT 是一对多的工具。传统课堂的老师们的优势正在于一对多的课堂的把控。PPT是锦上添花。然而MOOC不同,以可汗学院为例,无论是一百个还是一万个学生看这个视频,它本质上是制作者和屏幕前那一个学生对话。这也是为什么可汗作为一个教育界之外的人录出来的视频受欢迎程度超过了行内人。
随着时间推移,因为完成率的质疑,MOOC的热度似乎降了一些,很多老师以为这就像他们经历了很多的自上而下的改革一样,一波浪潮也许就这样呼啸而过了。然而,作为互联网移民一代的80后,我对互联网带来的今昔对比感觉尤其强烈,每一天似乎都有时代的车轮轰隆隆地从脊背上压过的感觉。互联网早就来了,现如今,互联网+ 就这么也来了。
一、中国“火”什么
互联网+教育这个圈里我们国内火的是什么呢?“比如拍照神器,拍个照,抄个答案,孩子用得很多,老师也没有办法,很难想象这样的产品在除了中国之外,在全球各地别的地方会有。中国出了一大堆类似这样背单词、考试、应试、答题的APP。很多人很辛苦,把知识点都划分得很细,贴了无数的标签,几万道题目,几十万道题目,这很难想象。”
有的地方老师硬性要求学生必须用这样或者那样的作业神器。以前老师出个阶段性测试题想要参考往届的题目,年轻老师还是要谦虚地请老教师帮忙。现在题库方便了,搜一搜,分分钟的事。原以为可以解放生产力。可是没过多久就发现孩子们其实比老师搜得更利索,押题的准确率也越来越高。结果就是互联网迫使老师们花更多的时间出更多的新题。也有平台在优秀师资上下工夫。可是如果老师们业余时间都在这些地方为更多的孩子做各种学科辅导,互联网解决的问题实际上是更多的孩子花钱做更多的作业。
回到课堂这个最核心的环节,MOOC ,翻转课堂被称作颠覆性的变革,可是有报道称,有些学校做了试验,发现使用好学校好老师的MOOC实践翻转课堂的理念后,学生的成绩并没有比其他传统班级成绩高。成绩是检验一切理念的唯一标准。终于潘鹏凯博士说出来了:“中国现在的”互联网+“教育,基本思路还是用互联网把应试教育做得更极致,这个我觉得是有问题的,而且会有很大的问题。”
潘博士其实很早就指出了这个问题,在2015年考察了美国教育圈之后他更加清楚地提出:“美国顶尖的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整体面向"三十年以后这个世界会怎么样"命题:我们需要培养怎样的人才,我们怎么培养。也就是说,我不是向这个冰球所在的位置滑,而是滑到冰球将要去的那个地方,这是非常有前瞻性的一种教育思维。”
二、Minerva的启示
始创于2013年的Minerva,被称作典型互联网时代新型大学,早就引起了国内关注。我们来看看他的前瞻性究竟在哪里。首先一条,不用跑地皮,不用建高楼,充分利用当地城市的公共硬件资源就好。“可以省去很多经费,可以将省下来更多的经费放在教学本身上面。让孩子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在不同的城市学习、体验。”不仅如此 ,他们课程是全新开发的。学生第一年就上四个课:理论分析、实证分析、综合系统分析、多元模式交流能力,号称Minerva 基石课程。官方解读是这样的:“人类现在包括以后面临的问题,都是需要方法论和工具去处理的,这四门课程,我们认为它是学生学习的基础素质,除了大学第一个学年会专门修习这四门工具课程之外,接下来的几年Minerva会把他们贯穿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北大俞敬松教授个人观点:Edx、Coursera这样的MOOC将有可能极大地冲击到二三线高校,但是对于北大、清华来说,真正令他们感受的危机的并非是MOOC的传播,而是Minerva大学这样真正专注于培养思辨和创造能力而不仅仅是传播知识技能的项目。
我第一次看到世界上有学校这样教课。我朴素地以为这个基石课程主要就是认知训练,是系统的关于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或者理解的再粗糙一点, 就是怎么样学得更好。而世界上的大学终于出现这样的内容,这和技术变化社会变化息息相关。互联网带来信息量过载,更新速度过快。应对这种状况,个体必须具备很强的学习能力。而这一点是可以通过认知训练培养和强化的。创始人当年也是想在体制内创新,经历重重阻力,终于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有了突破。
三、“在行”,解决的还是具体的学习内容或方法
以可汗学院、Edx为代表的互联网教育创新解决的是把学习内容更好地呈现出来。以Minerva基石课程为代表的课程创新解决的是怎样让孩子具备更强的学习能力,表达的简单粗暴一点就是学习方法。这些创新都没有像其他领域被引进中国的互联网产品那样改善人们的生活。问题大家都看得很清楚了,就出在这些产品在美国服务于培养面向未来的人才。而在中国这些都服务于培养应试能力。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看到了中国式创新。2015年,果壳网的“在行”横空出世。各行各业的大牛们在这里就自己最在行的经验,出售自己的零散时间。就像拼车软件一样,学员点击付费行家同意就好!果壳网已经建起了Mooc学院, 姬十三老师想要建的社会大学,似乎跟Minereva有点神似。“公共教育通过Mooc学院,个性化教育通过"在行"。这两个就像两个半圆,如果完成得足够好,其实真的不需要上大学。”
我还是想先提果壳网的典故,“为筹备Mooc学院,姬十三去清华学生宿舍住了几天,和化工系男生卧谈、上课。少年们很踊跃,拉着他问东问西——搞学术还是找工作?去外企还是考公务员?实习该花多少力气?这次田野经历让姬十三备感意外。本来想研究怎么学,却发现更重要、更底层的问题是为什么而学。这个没解决,就只能平均用力。”从what,how,why,这个逻辑来说,可汗学院,Edx,Mooc学院解决的是“what”,也就是学习的内容。Minerva 的基石课程解决的是“how”关乎怎样学得更好。“在行”解决的似乎仍然是具体的学习内容或者学习方法,它的变革在于抛弃了教室里的专职老师。回答“why”这个问题,在行模式尚不匹配。
但重要的是,我严重同意十三老师的观点:“为什么而学”是比“学什么”和“怎么学”更重要更底层的问题。学校是有答案,国家也是有要求,但那是针对集体的答案。我这里说的是个体问题。大学的孩子没想明白,只能平均用力。中学的孩子劲儿于是都用在考试上了。难怪在线教育火的都是那些内容了。考试没有错,但是如果学习全部就是应试,那就错了。
四、我们拿什么来回答“为什么而学”
为什么中学孩子的劲儿都使在应试上呢?上大学啊!为什么上大学?找工作啊!上了大学找不到工作怎么办呢?上好大学!好大学一年就录那么些人,考不上怎么办呢?使劲学,好好考啊!(出国,拼爹等等选项就不提了)。难怪国内互联网的劲儿也都使在应试上。因为竞争太残酷,家长愿意出钱借助任何有助于考试的工具。物极必反,该赚的不该赚的都赚了,是不是可以把教育的本质放在第一位,来点创造性破坏,好好想一想这个应试的恶性循环,可以从哪个点突破?
学习、工作这都是刚需。考试和大学这都是路径。需求必须满足,路径却可以创造。我们把“为什么而学”这个大问题变小,学习终究是为了做事。做事最主要的是能力而不是学历。培养能力这个事,Minereva 给了我们很好的参考。找到做事的方向是指导学习以及能力培养的根本。“搞学术还是找工作?去外企还是考公务员?”这问的不就是找方向的事吗?找到方向了,不就知道为什么而学了吗?
换句话说,“学什么,怎么学,为什么学”变成一个操作性问题就是“找方向”。找方向这个事,华丽一点叫做梦想,接地气一点叫做“志向”,通俗一点叫做“兴 趣”,学术一点叫做“生涯规划”。假如学生找到了未来发展的方向,考试也好,大学也好,出国或者不出国这些路径选择都会变得简单。假如家长或者学生说我上 了大学再找方向,我会说,你有这样选择的权利,但是当你学得很辛苦,考得很痛苦的时候,也许有一个自己真正喜欢的兴趣或者有一个你自己选择的并愿意为之奋 斗一生的志向会给你一双飞翔的翅膀。
刚刚获得“物理学新视野奖”的祁晓亮在接受采访时被问到:一个人要在基础科学上做出重要发现最需要何种特质时,他这样说,“对 于基础科学的研究最重要的还是兴趣。早点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就可以早点坚定地朝着一个方向努力。兴趣本身还要有足够的深度,才可以一直指引一个人的努 力。比如有人可能高中毕业的时候觉得对物理感兴趣,但如果只是停留在解难题、得高分比较有成就感的层面,那就不容易指引他进一步向前走。真正要让科研成为 人生目标的兴趣,一定是那种本质上对于自然规律的好奇心。”
无论是普通的个体提高学习和生活的幸福指数,还是教育界回答钱学森之问,帮助孩子认识自己认识世界,培养纯粹的兴趣找到努力的方向或许是一个本质的方法!
而当前的现状是,找方向这个事,在中国,第一个坎儿就是大学选专业。Minereva似 乎已经摒弃专业这个概念了,但是在第一年之后学生们仍然是要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而我们的国情是高三报志愿那几天就要定下来。大学能转,但是转的成本比较高。现在上海浙江两地试点,根据兴趣,根据大学院系的要求高考选考具体科目。这就把选专业的时间推得更早了。帮助孩子们认识自己,认识专业行业的体系还没有成熟起来,实践中一些“田忌赛马”的做法已经开始搅局。
此刻,我们有机会也有责任创造一个让真正的兴趣能够成长的环境。11月份在京召开的首届高中学生发展指导论坛已经发出声音凝聚力量。互联网圈的朋友们,找方向这个事,是教育圈很深很深的痛点,也正是你们创新发力的点。现在风也来了,你们还等什么呢?(编辑 李二民)
作者:南安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